赵惇又一次拿起镜子照了照自己,不停地唉声叹气,镜子里那几根白头发分明在告诉他,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
赵惇25岁那年就被宋孝宗选为了太子,之后他就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出错,就等着接班呢。可谁知这一等就是十多年,老爸的身体硬朗得很,精神头十足,完全没有要让位的意思。
赵惇开始坐立不安了,他都到中年了,身体条件也不及老爸,要是继续这么等,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等到呢。
这天,赵惇进宫看望父亲,跟父亲聊了聊家里的琐事,让气氛热闹起来后,就假装随便地说:“父皇,您看,儿臣的胡子都开始变白了。前几天有人送了我染胡子的药,可我不敢随便用呢。”
老爸最懂儿子心,宋孝宗一听这话就猜出赵惇那点小九九,心里有点不痛快,儿子这不是明摆着想让老爸早点让位嘛,简直就是想翻天了。
宋孝宗对儿子开玩笑说:“长着白胡子也挺好,这样正好能让大伙儿看到你的稳重,还用什么染发药啊!”
赵惇心里挺郁闷,但没敢显露出来,结果这次聚会大家都闹得不开心,散了场。
赵惇觉得自己的盼头没了,回家后心情更加郁闷。
看到老公这么没出息,李凤娘经常埋怨他,而赵惇这个怕老婆的人,只能心里生气却不敢说。被老爸管着,又被老婆压着,赵惇这个太子当得真是憋屈。
赵惇心里挺郁闷,其实宋孝宗心里也一样烦闷。
刚当上皇帝的宋孝宗,那时候也是个有激情的小伙子,天天喊着要打金国人,说要北伐。结果真的去打了,却被金军打得落花流水,他的梦想也泡汤了。更惨的是,太上皇宋高宗还在旁边不停地说要继续北伐,非得等他死了才肯罢休。
宋孝宗最终还是向严酷的现实低头了,那份激昂的热情渐渐退去,但遗憾却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
做了二十多年皇帝后,宋孝宗终于感到厌倦了。在太上皇宋高宗去世后没多久,为了给养父守孝,他决定把皇位让出来,让自己的儿子去坐那个他天天念叨的宝座。
赵惇高兴极了,这么多年总算熬出头,当上了皇帝,这就是宋光宗。
盼了好多年的愿望总算达成了,赵惇当上了皇帝,可他还是不开心。为啥呢?因为他有个特别厉害的老婆,就是皇后李凤娘。
看到老公周围美女越来越多,爱吃醋的李凤娘逮着个机会就动手了,打算杀一儆百。
有一天,宋光宗在洗手时,瞧见旁边端盆的宫女,她的手又白又嫩,特别好看,他忍不住多瞅了几瞅,笑得有点不自然,嘴里直夸:“这手可真漂亮啊!”
过了几天,宋光宗接到了皇后那边送来的一个装食物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双女子的手,吓得他差点儿昏倒,两条腿直哆嗦。
他从没见过杀鸡宰鱼的场面,那样残忍的景象害得宋光宗连着好几个晚上都做噩梦。
宋光宗对李凤娘特别害怕,根本不敢惹她生气。
李凤娘根本不打算退让,宋光宗越显得懦弱,她就越发肆无忌惮。人都是挑软柿子捏,可宋光宗好像就是不懂这个理儿。
1191年冬天,宋光宗外出搞祭祀活动,李凤娘就趁机把宋光宗最爱的黄贵妃给害死了。这个黄贵妃啊,是宋光宗当太子时,太上皇宋高宗赏给他的小妾,身份挺特别的。
但李凤娘会怕谁呢?她谁也不怕呀。
宋光宗在外面正打算祭祀时,听到了消息,哭得稀里哗啦。皇后说黄贵妃是突然生病死了,但宋光宗心里明白,是黄贵妃被李凤娘给害了。李凤娘这个女人真是太狠毒了,可宋光宗却没胆子去质问她。做到这个份上的皇帝,真是太丢脸了。
宋光宗心神不宁,但老祖宗的规定在那儿,他得先把祭祀做完,才能回皇宫。
祭祀是在半夜三点左右开始的,可中途出了怪事。宋光宗站在祭台上主持时,突然刮起大风,尘土飞扬,蜡烛被风吹得乱晃,不小心点着了台边的帘子,祭台很快就被大火围住了。眼看宋光宗就要被困在火里,这时却下起了大雨,还夹着冰雹,电闪雷鸣,场面吓人极了。
大风呼呼刮,暴雨哗哗下,大火熊熊烧,冰雹砰砰砸,雷电轰隆隆,这些凑一块儿就像放了部恐怖灾难电影,看着就像是超级不祥的预兆。古人嘛,都比较信这些。宋光宗心想,这肯定是老天爷在提醒自己呢,肯定是自己哪儿做错了,才让老天爷发这么大火。
宋光宗一屁股坐在地上,脸上呆呆的,嘴里不停地嘀咕,别人把他扶起来后,他还是一副傻乎乎的样子。从那以后,他的精神就越来越不对劲,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宋光宗身子弱,没什么本事。李凤娘掌控着国家大权,她心思简单又粗鲁,不替老百姓着想,只想着往自家口袋里装好处。
她给自己的亲戚们赏赐官职,一个个都升了官,光是回家祭拜祖先那一次,就给172位亲戚封了使臣的职位,就连李家的门客,也都给安排了官职。“她给祖宗三代都封了王,家庙建得超标,守庙的卫兵比皇家太庙的还多”,李家家庙的守卫比赵家太庙的还要多,真是嚣张到了极点。
宋光宗对她束手无策,就连太上皇宋孝宗对这个儿媳妇也是没辙,整个朝廷乱成了一锅粥。
李凤娘曾找太上皇,想让自己的儿子赵扩当太子,但被太上皇给拒绝了。这让李凤娘心里很不爽,所以她经常挑拨宋光宗和他父亲宋孝宗之间的关系。
她心里明白宋光宗的烦恼,宋光宗本事不大,再加上宋孝宗不肯立他的儿子赵扩做太子,所以宋光宗老是担心自己会被废掉。
皇上和皇子之间要是有了猜疑,那隔阂可就会越来越深了。
宋孝宗还没看出儿子的心思,他晓得儿子心脏不太好,就派人到处找医生,给儿子做了个据说很灵的药丸。然后,他让儿子来宫里拿药。
李凤娘却对宋光宗说,还是别去了,免得一去就被关起来。
她的话正好戳中了爱猜疑的宋光宗的心,于是宋光宗不肯服用父亲送来的药,也不再信任父亲了。
原本讲好每月要去重华宫看望太上皇四次,但宋光宗去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到后来连老爹的生日都不去了。虽然被大臣们又是威胁又是恳求,他才勉强又去了几趟,可慢慢地他就像块硬石头,不管别人怎么劝,他就是不肯再去尽孝了。
在1193年宋光宗生日那天,奇迹般地,有大臣劝他去探望太上皇,说的是孩子想孝顺时父母可能已不在,别等到失去了才懊悔不已。
宋光宗心里有点动摇了,打算第二天出门,可被老婆拽着袖子硬是不让走。李凤娘说:“天冷,皇上先喝杯酒暖暖身子。”宋光宗特别听老婆的话,一点都没反抗,立马就转身回去了,大臣们的劝说他也全当没听见。
老爸因为好久不见儿子,伤心地掉了眼泪,而李凤娘却在背地里偷着乐。
她觉得只要紧紧巴结着宋光宗,下半辈子就能过上享不尽的富贵生活,可是一个脑子越来越不灵光的皇帝,又怎么能稳稳当当地坐在皇位上呢。
李凤娘没什么文化,也不明白长久发展的道理,所以她的好运没多久就没了。
太上皇病得厉害,可宋光宗就是不去看望;太上皇去世后,宋光宗连葬礼都不肯主持。大臣们没办法,只好请南宋第一位太上皇宋高宗的妻子吴太皇太后出来,为宋孝宗操办丧事。
宋光宗还是在那儿喝着小酒,哼着小调,就算父亲已经过世,他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他的所作所为惹恼了所有人,不论是老百姓还是朝廷里的大臣,都对这位糊涂皇帝感到极其失望,一场针对皇宫的变动眼看就要爆发了。
瞧着宋光宗赵惇对老爸不孝顺,当皇上也没本事,他坐了五年皇位,老爸打下的“乾淳之治”好局面慢慢没了,南宋开始从强盛走向衰落。照这样下去,赵家的半壁天下怕是要被他给搞丢了。
大臣们开始焦急起来,宰相留正劝宋光宗快点确立太子,结果反被宋光宗一顿臭骂,说自己的身体硬朗得很,指责留正心思阴险。
留正是个厚脸皮,没过几天,他又把之前的事情拎出来说。这次宋光宗却笑着回应:“挺好的。”当天晚上,宋光宗还写了张小纸条送到翰林院,上面简简单单八个字:“服务多年,想退休啦。”
这样变来变去,宋光宗看起来好像对当皇帝没那么热衷了。
后来大家才明白,宋光宗那只是精神出了问题,不然他肯定不会答应退位。
大臣们琢磨着,既然宋光宗自己都打算退隐了,那可得赶紧趁热打铁,生怕他突然变卦。于是,赵汝愚、韩侂胄这些大臣连忙和吴太皇太后一起,商量好了让宋光宗下台的事。
1194年7月24日,宋孝宗去世那天,南宋的大官们都聚集在他的棺材前,送他最后一程。枢密使赵汝愚问吴太皇太后,皇帝接下来该怎么办。皇帝既然说自己生病了,不想管父亲的丧事,还主动要求退位,那就顺了他的意吧。
吴太皇太后让宋光宗的儿子赵扩继承了皇位。
这些都是在宋光宗不知情的情况下做的,等他糊里糊涂地当上太上皇后接到消息,气得脸都歪了,谁也不搭话,就躺在床上,啥也不吃不喝。
宋光宗当上太上皇后,就是不肯搬出自己的住处,最后还是让太监们给抬走了。
宋光宗住进新屋子,开始养老日子没多久就完全疯了。
赵扩想好好尽孝心,所以打算每五天就去探望一次太上皇,可太上皇就是不肯开门见他。
宋光宗因为儿子抢了他的皇位而心生怨恨,所以不让儿子来见他。
宋光宗这人挺倔,以前不愿见父亲,现在又不愿见儿子。
他爱回想过去的事情,经常会笑着笑着就哭了,或者自己跟自己说话。那个曾经嚣张跋扈的李凤娘,现在再也没了威风样,整天只能陪着她那疯疯癫癫的丈夫,痛苦地过着日子。
宋光宗精神失常后,就不再惧怕李凤娘了。新帝赵扩即位那年冬天,他祭祀完毕回到宫中,宫里响起了皇家乐曲。
宋光宗听到了那个声音,心里很震惊,就问李凤娘那到底是什么动静。
李凤娘没敢对他说这是新皇帝回宫了,只是说外面有户人家在办喜事儿。
宋光宗一下子火了,这个一辈子受李凤娘折磨的皇帝,使足了劲儿,一拳就挥向了李凤娘的脸,大声吼道:“你到底还要骗我多久!”这一拳仿佛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李凤娘被揍得往后一倒,撞上了门,疼得她哇哇大哭,直叫爹娘,可宋光宗只是在一旁冷笑。
从那以后,宋光宗的精神就更不正常了,老拿着锥子追着李凤娘不放,动不动就摔东西发脾气,还老在皇宫里乱跑乱窜,大家就都叫他“疯皇”。
李凤娘精神崩溃了,打那以后,她和宋光宗分开住,做起了女道士,好像在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错。
六年后,李凤娘因病离世。她走后仅两个月,宋光宗也跟着去了。他俩这缘分真是让人唏嘘,就连走的时间都那么近。
宋光宗心里头可能直嘀咕,要是从没碰见过李凤娘那该多好啊。
对宋孝宗而言,生个啥都比生赵惇强,哪怕是生个普通的肉包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