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破釜沉舟的关键是什么?项羽能绝地翻盘,董明珠却翻车了
迪丽瓦拉
2025-08-25 13:04:28
0

实用历史·楚汉争霸篇·13

引子:

公元前208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威名。

2016年,格力掌门人董明珠也破釜沉舟,集资30亿造车,结果却令人唏嘘。

同是破釜沉舟,为什么项羽成就丰功伟绩,而董明珠却失利了呢?

让我们来看看破釜沉舟的关键。

正文:

楚军在安阳停了46天后,终于行动了。

项羽带着这支军队,奔赴了巨鹿。

但别急,在项羽到来前,巨鹿这边的情况也很热闹。

要说章邯也是个人才,他年轻的时候跟随嬴政出行,看到了甬道这种东西。

所谓甬道,就是两边有墙的高速公路,在里面,人可以安全行走。

在当时,甬道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皇帝陛下的隐私。

如今章邯将甬道灵活运用,转而用到了军事上。

甬道一路修道了巨鹿城下,在里面,士兵可以安心的运粮。

就这样,在甬道的帮助下,围城的王离那边压根不担心粮食供应。

吃饱喝足,士兵们攻城也有劲。

反观巨鹿城内,马上就断粮了,这可怎么办呢?

丞相张耳愁坏了。

他的兄弟陈馀在城外,拥有一支队伍,在围城之下,张耳就指望那支部队救援。

两人是

刎颈之交

,有多年的交情。按理来说,自己有难,他一定会来。

然而,陈馀让他失望了。

陈馀那边只有几万人,而且还是没经训练的乌合之众。

秦国这边呢?

章邯有大军几十万,大家可千万别轻视了这些人。

围城的王离,他所率领的是长城防卫军,正儿八经的老秦人,是当初横扫六国的部队。

陈馀不敢上,不能说明他怂,是真的打不过。

自己这点人,还不够秦军塞牙缝的,冲过去就是无畏的牺牲。

但张耳不管,陈馀的队伍是他唯一的指望。

张耳这边危在旦夕,人都快死了,要保持理智很难。

他想看到的,是陈馀的诚意。

但陈馀还是不敢行动,一拖好几个月。

张耳还是不死心,派了张黡、陈泽去责备陈馀。

“我和你是刎颈之交,如今,我和大王随时都会死,而你手下大军数万,却在旁观,还谈什么同生共死?如果我们的誓言是真的,为什么攻击秦军,大家死在一起?何况,还有十分之一二机会活命?”

九死一生,说的就是这个。

但以陈馀当时的实力,应该是十死无生。

他向那俩人说理,但对方捂上了耳朵。

不好意思,我不听。

俩人也很直接,要求同死。

陈馀无奈了,交给了他俩五千精锐,先试试。

说实话,这五千人太惨了,为了满足张耳的情绪,白白的丢了命。

五千人全军覆没,没一人生还。

当然,除陈馀外,其他人也陆续达到了巨鹿,其中就有张耳的儿子张敖,他带了一万人,也在作壁上观。

到达战场的,还有齐军,燕军,没一个人敢进攻。

都被秦军吓破了胆。

按照这个节奏,等收拾了赵国后,章邯下一步就会收拾他们,基本不费啥力气。

但变数出现了。

项羽到了。

当时的参战各方,差异是十分巨大的。

秦军有四十万人,最凶;诸侯联军数十万人,最怂;楚军五万,人最少。

但项羽这靠着这五万人,将气势如虹的秦军打趴下了。

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削弱敌方士气

项羽先派出了两位将领,把章邯的甬道破坏,致使王离那边开始缺粮。使秦军的气焰落低。

第二步:提高自身士气

项羽亲率大军北上,读过漳河后,凿沉所有船只,摧毁所有锅碗炉灶,焚烧军营,每人只携带三天口粮。

全军只求杀敌,不求生还。

第三步:正面战场对抗

项羽不玩计谋,直接包围了王离,硬碰硬开打。

章邯撤退后,诸侯们才敢狐假虎威,趁势进攻。

秦军这边,大将苏角被杀,王离被擒,涉间自焚。

巨鹿之战,项羽凭仅仅五万楚军,打的是气势磅礴。

在会战开始时,援军连营十余座,拥兵数十万,结果没一个人敢出兵,都在作壁上观。

项羽一支部队发动了攻击,楚军猛扑秦军阵地,每一个士兵,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杀声震动天地,营垒中的各国援军,一个个恐惧战栗,面无人色。

等到秦军崩溃,项羽召见各国将领,各国将领心怀敬畏,进军营大门时,不由自主的双膝跪地,匍匐而前,不敢抬头。

项羽从此成为所有国家的上将军,各国向他归附。

有句话说的一点不错,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这便是巨鹿之战的经过。

那么破釜沉舟的关键是什么呢?

1.对领袖而言,要把握正确的战略方向。

对楚国来说,救赵灭秦,是当时唯一的出路。

若赵国灭,剩下的诸侯一个个被章邯扫灭,就像当初秦国一个个灭六国一样。

巨鹿之战,章邯主动想把诸侯军引来一起消灭,其实,这也是楚国最后的机会。

项羽带着队伍攻秦,是正确的战略方向,于楚国来说,光复楚国,于人民来说,推翻秦暴政,为人民谋幸福。

虽然大家不知道楚国管理怎么样,但秦政府这里是受够了。

这是属于战略规划层面的内容,只有符合了这一点,大家才会愿意跟随,愿意出力。

孔子老人家说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正是这个道理。

2.对团队而言,要上下一心,对同一个目标努力。

这是属于执行层面的内容。

项羽之所以能击败章邯,整个团队的强大士气起到了关键作用。

整个队伍都不要命了,奔着同一个目标使劲,什么样的困难解决不了?

在巨鹿之战时,楚军的目标很单一,杀敌,灭秦!

不仅如此,这个目标的推动力也非常强。

楚国只留了三天的口粮,很简单,不完成整个目标,就会死。

利用这一点,项羽将整个队伍的潜力开发到极致。

所以说,

选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上下一心的专注

,是破釜沉舟的关键。

那董明珠这边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董明珠是格力的董事长,她破釜沉舟地去造车,却失利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2016年,董明珠不顾董事会的反对,拉着王健林与刘强东一起集资30亿,入股了银隆新能源汽车。

在推广时,董明珠将银隆电动客车宣传为“充电6分钟,使用30年”。

消费者信了,去购买。

结果不到两年,他们后悔了。

有司机坦言:“续航掉了一大半,有些车甚至开不了一个来回。”

关于银隆这个企业,着实让人尴尬。

2018年,媒体报道,银隆拖欠供应商货款高达12亿元,接着多个项目停工,很多员工几个月都拿不到工资。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董事长魏银仓在卷走董明珠的钱后,直接跑到了美国。

就这样的公司,怎么造出好车?

我们回顾下项羽破釜沉舟的关键,是因为他

选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上下一心的专注。

再看董明珠这边,大家觉得问题出在哪呢?

关于作者:

我是历史应用派。

我相信,阅读历史,不仅能以史明鉴,更能得到精英们为人处世的干货。

我目前在做的,正是挖掘这些干货。

所写故事以《资治通鉴》为主要参考,同时查阅了其他史书。

如果觉得这种读史方式还不错,欢迎关注我,定期更新。

最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敢说自己的观点一定正确,但写出了故事深层次的一些东西,若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珍惜罕见!100年前影像,颠覆... 你见过晚清时期的北京吗? 街上的人们还穿着大褂,留着长辫子。 路上遇到认识的人,想打招呼,就要叩安...
方北松代表:尽己所能,让简牍“... 武汉3月2日电 题:方北松代表:尽己所能,让简牍“重述历史” 记者 梁婷 近日,在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
原创 北... 权力的游戏,从来都是血雨腥风,赢家坐上王座,输家连尸骨都难存。 北魏的陆丽,位高权重十三年,竟在一夜...
原创 原...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三国英雄榜排名第四(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许六张飞)。有“万人敌”、“勇冠...
原创 刘... ###刘裕代晋之后,是怎么对待司马氏皇族的? 公元420年,刘裕废黜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建立刘宋政权...
革命旧址变身“长沙红”文化新地...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阳 摄 旧址完工后的效果图。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大明嘉靖年制五彩鱼藻纹盖罐:明... 在浩瀚的中华文物长河中,明代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其中,大明嘉靖年制...
古代的谋士为何成不了第一把手? 成为一把手需要实力和机缘。 实力足够强大,机缘又来了,自然会成为一把手。 刘邦一开始也不过是项梁集团...
长沙文旅开展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2月28日,在植树节即将来临之际,长沙市文旅广电局、芙蓉区文旅体...
原创 诸... 王朗在《三国演义》里面的悲惨遭遇,当真是罗贯中想要你咋死,你就得咋死,本文就结合《三国演义》与真实的...
原创 加... 导读:历史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大幅度改变历史。虽然也有一人兴邦的重要人物在,但是也要参照其他方面的客...
没有《三国志》还会有《三国演义... 没有《三国志》还会有《三国演义》吗? 梁满仓:“一定会有” 梁满仓(右)与主持人海江在“名家会客...
有的历史老师竟然能把学生教的不... 本文摘自《激发学习热情,展现历史魅力——历史系邓小南教授访谈》,原载《北京大学教学促进通讯》,采访人...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百年前的晚清老照片,君不见清史万里江山,案上笔墨千册惋叹岁月惊艳。这组老照片中不但有晚...
原创 诸...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文学著作,他的作者罗贯中以三国时期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加工,终于写成了...
原创 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读书时,每一年都过得慢,小时候总觉得时间慢吞吞,想快点长大;但长大后,却...
原创 为... 鲁迅有许多经典文章,为何接连从教科书里删除了?有5个重要原因 鲁迅是我国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家,鲁迅也是...
原创 全... 近代中国有三次重要的移民潮,一是“下南洋”,二是“闯关东”,三是“走西口”,移民潮也可以说是华人自主...
原创 5...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予55位上将军衔,经过补授,最终总数为57位。这些上将代表了新中国军...
原创 姜... 姜维是蜀汉最后的大将军,深受诸葛亮的喜欢,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可他为何结局那么凄惨?这还是要从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