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张晋藩
迪丽瓦拉
2025-08-26 19:02:40
0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

图为张晋藩教授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图书馆蓟门法史书苑(2024年9月13日摄)。 新华社发 卢云开/摄

张晋藩是我国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他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是新中国首批法学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生百余人。

  张晋藩,男,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7月生,山东龙口人,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张晋藩就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制史专业研究生。1979年以前,国外曾3次召开中国法制史国际研讨会,都未邀请大陆学者参加。张晋藩提出必须加快编写《中国法制通史》,不能让子孙后代到外国去学习中国法制史。他牵头召集国内法制史学界的学术力量,历时19年,苦心钻研,出版《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为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做了奠基性、开创性工作。他牵头历时23年编辑出版《中华大典·法律典》,历时16年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撰写《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华法制文明史》等60余部著作,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中国民法史》等30余部专著和20余部教材,发表专业论文430余篇,其中部分专著和文章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出版。不仅著书立说,张晋藩更是一位师者。他在新中国法律史学上创造了多项“第一”:招收了第一届法律史学博士生、第一届博士留学生、第一届论文博士生,创建了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法律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中心。

  “不自满,不偷懒”,是张晋藩的治学名言。如今95岁高龄的他视力严重下降,但仍借助高倍放大镜,坚持阅读写作、指导研究生论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他“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并亲自颁授。

来源:《求是》2025/0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的灭亡,许多人认为是外力压倒了这一历史巨人,尤其是在八国联军的侵略下,国家的命运已经注定。然而,...
原创 慈... 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者,拒绝取消维持了300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
大结局揭秘!你绝对想不到《我与... 第十八章:步步惊心,暗潮汹涌入宫后的日子并未如外界想象般风光,姜宓深知她不过是一颗棋子,若不主动求变...
原创 二...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丢失的领土达300多万平方公里,如海参崴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德国和中国类似,二次世...
原创 与...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两位著名的名媛交际花,她们被称为是“南唐北陆”。北陆就是陆小曼了,那么与她齐名的...
又有新发现!柳州的河里,到底藏... “这口甬钟是在融江河柳城段发现的,距今2500多年。”近期,柳州市柳城县博物馆刚刚入藏的青铜甬钟,引...
原创 刘... 文/纪布 话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所谓的“名言”指的就是一些“名人”所说过的一些很有哲理、深意的话,后世...
关羽和孙权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关羽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阶段:合作与联盟 在赤壁之战前,关羽作为...
原创 人... 《采访曾国藩》系列之四 曾国藩首次为官,30岁成为翰林院实缺检讨后,还是豪情万丈,欣喜了很长时间。可...
原创 全... 引言 成语“事出有因”,出自晚清时期文学家李伯元的著名小说作品《官场现形记》中“说了些‘事出有因;查...
原创 李... 公元前446年,参加三家分晋的魏氏老大魏驹去世,他的孙子魏斯即位,也就是魏文侯。作为战国初期的大国,...
原创 朱...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曾出现过无数的强大鼎盛的国家及颇负盛名的君主。而纵观历史,在这些不计其数的君主中...
原创 四... 巴比伦曾经存在于现代伊拉克所在的位置,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巴比伦这座城市,或者至少听说过当时世界上最高...
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丨学习《云浮市... 历史文化遗址承载着一座城市独特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址...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国祚268年,诞生过12位皇帝,有超长待机的康熙大帝,也有被野史记...
原创 刘... 刘备先后跟过多位老板。 跳槽时,刘备往往能得到各位老板最“顶格”的欢迎和尊重。 挣扎的早期跳槽:离职...
原创 关... 大概在公元220年曹丕将汉献帝赶下台,自己称帝建立魏国史称曹魏,三国历史也因此正式拉开了序幕。这一段...
原创 陈... 学过历史的人,都会记得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的大宋王朝。 历史课本上蜻蜓点水般的一笔带过,让我们记住...
传承的铜光岁月:一枚中华民国二... 在重庆市的深处,龚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意义的铜币——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壹分铜币。这枚铜币是龚先生在前几年...
原创 她... 导读:在以前的时代,掌权者往往为了巩固与另外一个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就挑选一些无辜女子作为信任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