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新发现!柳州的河里,到底藏着多少宝贝?
迪丽瓦拉
2025-08-26 22:04:01
0

“这口甬钟是在融江河柳城段发现的,距今2500多年。”近期,柳州市柳城县博物馆刚刚入藏的青铜甬钟,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河流不仅是城市的天然屏障,更是一座隐匿的宝藏库。3月6日,记者了解到,柳州的河道中,还挖出过不少宝贝,包括廉州府铜印以及人面纹铜剑等。

01

挖沙挖出2500年前青铜甬钟

“它能在柳城出水,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3月5日,柳城县博物馆馆长廖桂引介绍,这口甬钟是柳城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属于春秋时期的文物,柳城与之年代相近的文物也不多,只有一件属于战国时期类似武器的圆形文物。目前,该青铜甬钟已经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青铜甬钟。柳城县博物馆供图

这口青铜甬钟高70厘米,宽28.8厘米,柄长23厘米,重27.3千克,是柳城当地村民在融江柳城段挖沙时发现的。

青铜甬钟局部。柳城县博物馆供图

仔细查看,这口青铜甬钟呈合瓦形结构,钟口呈椭圆形,顶部有钟柄,两面共36根甬柱。甬钟表面呈现蓝绿色,有奇特的纹饰。

青铜甬钟。柳城县博物馆供图

“甬柱长约7厘米,大部分保存完整。”廖桂引说,这口青铜甬钟造型稳重,纹饰清晰,整体保存较为完整。甬钟上的纹饰应该是由龙、凤、老虎、狮子、朱雀等寓意吉祥的图腾组成。

廖桂引在拍摄青铜甬钟。柳城县博物馆供图

经广西博物馆鉴定,这口甬钟为春秋时期青铜甬钟,距今已有2500多年,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

02

为何在河里捞出?

甬钟最早出现于西周早期,用青铜制作,属打击乐器类。在古人的眼中,甬钟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在祭祀、打仗、宴飨、歌舞等场合,都广泛使用。青铜甬钟主要流行于中原一带,融江柳城县河段为何会出现?

青铜甬钟。柳城县博物馆供图

廖桂引说,这口青铜甬钟不太可能是在柳城县铸造。为此,他也进行了多种猜测。

一种猜测是,可能与发生在柳城的洛崖阻击战有关。当年,日军驾船运载搜刮来的物资,沿着融江顺流而下,经过融江柳城河段遭遇阻击,可能在仓皇逃跑中,不慎将甬钟掉落江中。

另外一种猜测是,古代有王侯贵族驾驶的船只,经过融江柳城河段,甬钟从船上掉下,或者是船只发生了倾覆。

“如果是这样,那融江水下会不会还有其他东西?”柳城计划对发现青铜甬钟的地方进行水下考古。

03

柳州还有四口甬钟

除了在柳城,柳州其他地方是否还发现过类似的甬钟呢?

3月6日,记者来到柳州市博物馆展厅,看到了四口甬钟。

三口甬钟排列在一起。今报记者颜篁 摄

三楼青铜厅,三口甬钟排列在一起,样式与柳城的差不多,都有甬柱、纹饰,但个头比柳城的要小。变形蝉纹铜甬钟、云雷纹铜甬钟,制造年代为春秋(公元前770年—476年);云纹铜甬钟,制造年代更早,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771年)。

螺旋枚云纹青铜甬钟。今报记者颜篁 摄

二楼历史展厅,一口西周的螺旋枚云纹青铜甬钟与西周喇叭形青铜器放在一起。这两件青铜器,都是1986年4月,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木罗村村民,在务农时挖出。当时,博物馆还对发现者进行了奖励。

这口螺旋枚云纹青铜甬钟,高28厘米,重量2.95公斤,虽然历经了2000多年的地下埋藏,但细腻的螺旋纹、云纹、兽面纹等,依然清晰可见。

柳州市博物馆馆长程州表示,岭南出现甬钟,有本地、外来两种说法。本地说即本地铸造,目前还没有相关证据。外来说,即当时柳州这一带,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贵族,或多或少会接触到中原文化,委托中原代工。甬钟到了岭南之后,再把本土的纹饰,叠加到甬钟身上,有了属于自己本土特色的物品。

甬钟有配套的也有独立的,从目前柳州发现的来看,都是单个的,可能是军队中的乐器,用于鼓舞士气。

04

柳江挖出宝贝不少

融江河柳城段位于柳江河的上游。融江河柳城段出水了青铜甬钟,那么柳江河里有没有什么宝贝呢?

柳江水道是防卫柳州的天然屏障,柳江河里会藏有不少古人留下的青铜器等艺术品。此前,柳江河里还捞出来了柳州市博物馆的“明星”藏品明永历款廉州府铜印,此外还有两柄短剑等宝贝。

剑上刻有人面纹。今报记者颜篁 摄

游客在参观青铜短剑。今报记者颜篁 摄

记者看到,两柄青铜短剑都相对完整,剑上刻有不同的人面纹。巴掌大的铜印静静躺在展柜内,铜印呈正方体,有椭圆柱形握柄。一张有红色印痕的纸摆在其下方,印字方正,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像极了“古代二维码”。工作人员称,这种九叠篆体字,是官印使用的独特字体。

廉州府铜印。今报记者颜篁 摄

柳州市博物馆原馆长罗安鹄回忆,两柄人面纹青铜短剑,都是他们向市民征集而来,据市民说是从柳江河里捞出,但没有确切的地址。而廉州府铜印,是在原浮桥头上游,柳州市河沙公司船队的员工黄健忠挖沙时挖出。

廉州府铜印。今报记者颜篁 摄

1983年,黄健忠在捞沙作业,突然发现细沙中有一件奇特的东西,他稍作清洗后发现,是一件四四方方的金属物,上面刻的字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他和工友们看了半天,都不知道这个铜印有何来头,于是交给了博物馆。

古代廉州位于北海、钦州、防城港一带,这枚印怎么会跑到柳州呢?罗安鹄说,廉州府印来到柳州,可能是廉州的官员来柳州征集战时物资时随身带来的,也可能是由于兵荒马乱流失到此。在廉州府印出水地旁边,他们还发现了一些细碎的玉器和瓷片。这枚印对研究南明历史、明代职官制度以及地方历史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05

发现文物上报将获奖励

柳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文物保护法所称文物,是指人类创造的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包括古文化遗址、重要史迹、珍贵的艺术品、文献资料、手稿、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代表性实物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以及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遗存的起源于中国的和起源国不明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文物保护法明确,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发现文物或疑似文物后,应该怎么办?

该工作人员称,在建设工程、农业生产等活动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或者疑似文物的,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将会涉及行政处罚。

市民若将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献给国家,或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还会得到表彰、奖励。

南国今报记者廖艳明

来源:南国今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明明可以自己当家做主,张勋为何... 1917 年,刚诞生不久的中华民国那局势,简直乱得像一锅粥。就在这时候,一场荒唐至极,妄图把历史车轮...
原创 刘...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27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东吴篇第六章:刘繇和孙策曾死磕...
原创 赵... #头条创作挑战赛# 赵惠文王的王位并不是自己夺取的,而是他的父亲赵武灵王亲手送到他手中的,他还在赵武...
原创 库... 要说当今世界上最乱的地区,当属中东了。从二战结束后,这个地区几乎每年都在发生战争,各种国际政治势力在...
原创 张...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孟昶在天下丰收的时候,在他的卧室门板上写下...
原创 马... 20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旋即成为考古界的焦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除了利...
元朝为什么没有把朝鲜半岛纳入版... 蒙元帝国以横扫欧亚大陆,吞并了金、西夏、南宋统一中国,却对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采取了“羁縻统治”而非直...
原创 五... 历史上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些历史时期很多都是人们不愿意提及,或者是太过于混乱复杂的,比如历...
清代钱币《康熙通宝》 在中国古代钱币的历史长河中,《康熙通宝》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精湛的工艺以...
原创 土... 明朝作为我国曾经繁盛一时的皇朝,在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却开始逐渐的走向了衰落,经历过土木堡之变之后的...
原创 姜... 我相信很多人读过小说《封神演义》。这是一部以吴攻打周为背景的神魔小说。在小说中,对两种宗教的阐释和截...
原创 司... 公元263年,曹魏灭蜀汉,当时的曹魏却没有一鼓作气顺江而下的消灭孙吴政权,而直到公元280年,当时的...
宋代官刻书籍与市场 由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科举取士规模扩大,官私学校兴盛,重文抑武政策推动等原因,官刻书籍得到极大发展。...
巴尔干半岛是如何从奥斯曼的“边... 巴尔干半岛,这片横亘于欧亚之间的咽喉之地,曾见证了拜占庭的荣光与奥斯曼的铁蹄。自14世纪奥斯曼帝国征...
原创 上... 这组珍贵的中国近现代上色老照片,宛如一把时光钥匙,轻轻开启了往昔岁月的大门。照片中,色彩在岁月的沉淀...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数字化助力... 中新网 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国璇) 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6日在北京表示,数字化技术已广...
原创 从... 1917年3月8日至12日(儒略历2月),俄罗斯帝国突然爆发了一场革命运动,史称二月革命。 谁也无法...
原创 恒... 1997年的中国,正赶上房地产市场的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余音还在,城镇化的大幕刚刚拉开,各地都在大...
蒋纬国称:红军长征到西南后的突... 蒋介石的次子蒋纬国,曾在他的口述自传之中,谈起红军长征至西南各省的情况,他说: 当时,与其说是...
原创 中... “俘虏一号”?还是“中国俘虏一号”! 这个“名词”第一次听上去往往会让人惊讶不已,同时不明所以,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