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社会的影响
迪丽瓦拉
2025-08-27 01:02:31
0

明朝作为我国曾经繁盛一时的皇朝,在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却开始逐渐的走向了衰落,经历过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国内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旧政权更替之下朝廷的统治十分的不稳定。在明英宗又重新登上了皇位之后,为了重新调整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社会状况,在各方面的建设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行政措施方面的改进。

最开始的明朝在当时的张太后和“三杨”的辅助之下,国家的政治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到了正统七年的时候,王振开始逐渐地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王振本人是一个十分注重奢侈享受的人,根据张廷玉在《明史》中记载:“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兴麓川之师,西南骚动。” 由此可知,在他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之后,开始在国内大肆地兴建各种土木工程,同时在军事方面也经常发生战争,国家开始动荡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来土木堡之变的失败。

在明英宗成功的复位之后,他并没有对于朝廷中的官员进行很大的调整,在众多的官员之中,有三个人十分受到明英宗的信赖,他们分别是李宪、王翱和马昂,他们三人在当时的朝廷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明英宗一向对于他们三人十分的敬重。虽然后来明英宗曾经错杀过几个忠臣,比如于谦等人,但是后来明英宗对于这些官员的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对于贤臣更加的信任,这些贤臣在感受到明英宗对于他们的信任之后,也就更加认真地辅佐明英宗了。在众多贤臣的辅佐之下,明英宗对于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明朝的社会状况也逐渐的好转了。

明英宗在政治制度方面做的一项做大的贡献就是将人殉制度废除了,并且下令规定后来的明代即位的统治者也不能再次恢复这项制度。明英宗之所以能够废除这项惨无人道的制度,也是与土木堡之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的。当时明英宗在经过“北狩”之后,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民间的生活困苦,因此他能够站到百姓的角度进行思考。除此之外,明英宗承袭了前代君主的守成的策略,重新与外部的割据势力进行修好,从而稳定了明朝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状况。

边防形势状况的变化。

经过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军队实力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打击,根据谷应泰在《明朝纪事本末·土木之变》中记载,当时“军西宁侯朱瑛、武进伯朱冕全军覆没”,明朝的精锐部队几乎都被折损了,明朝整体的军事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然也会引起明朝在边防状况方面的变化,虽然后来统治者也进行过多次的改革,但是受到严重打击的军队实力是很难在较短的时间恢复的。因此明朝的边防政策已经由最初的主动进攻转变为了被动的防守,并且形成了一条用以防御的防御体系。

明朝自从建立以来,就一直受到蒙古对于其边境地区的骚扰,后来双方达成了协议之后,边境在逐渐地安定下来。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前,明朝的军事实力是很强大的,因此明朝一直凭借着自己的军事优势,对于侵犯自己边境的势力都是主动的进行打击,因此明朝也很少修建边境的防御体系。

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的军事实力大大缩减,已经无力主动对于边境的势力进行主动的进攻,因此开始转变为防守为主。为了减少士兵的作战,同时也为了更好的防守住边境地区,明朝统治者开始在边境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军事防御体系,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九边体制,由此明王朝在边境政策的形势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军事制度的调整。

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军队实力大不如前,因此明朝统治者急需重新建立自己的军队,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因此明朝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两项措施的调整。首先是对于京军制度进行了调整,当时的京军在经过明太祖和明成祖两代统治者的管理和改革之后,在众多的军队中是最为具有实力的一支军队,但是经过土木堡之变,这支京军几乎全军覆灭了。后来于谦发现了在京军的训练中的不足之处之后,将重新在各个营中挑选出十万精兵,然后将他们分成十个营进行训练,将他们命名为团营,由此京军制度也形成了一种新的编制方式。

同时,明朝为了更好地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募兵制度,由朝廷的官员去到各个地方招募士兵,让通过招募来的士兵进行作战和防守,并且规定这些士兵除了最后的退役之外,其它的情况下一律不能够离开军队。

通过采取这两种军事制度的调整,明朝军事力量衰落和军队人员不足的状况已经有所缓解。

宦官在朝廷中的地位变化。

明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宦官扰乱朝政比较激烈的一段时间,最开始的宦官干政就是开始于明英宗时期的王振。作为担任了两朝统治者的明英宗,他在位期间对于宦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宠信,由此也给后来的明朝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明太祖在建立明朝之后,因为吸收前朝宦官专政的教训,因此一直限制宦官的势力,对于宦官集团的管制也较为严格。到了明成祖时期,宦官逐渐开始得到统治者的信任,宦官的权力也逐渐增多,开始逐渐地参与朝廷的政治。在明宣宗统治的时候,司礼监已经可以拥有了“批红”的政治大权,但是这个时候的宦官集团仍然处于统治者的严密监管之下。

到了明英宗统治的时期,由于当时刚刚继位的明英宗才九岁,还不具备独立处理国家政治的能力,他身边的宦官王振则开始利用明英宗对于他的信任,逐渐的开始干预朝廷政治,他掌握了“批红”的权力,对于内阁的票拟他也经常随意的改动。最开始的王振在张太后的压制之下还不敢太过放肆,等到张太后去世之后,王振更是无所顾忌干预朝廷中的政治,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断地谋取私利。地方官员在进京担任官职的时候,也免不了向王振进行贿赂和奉承,一旦官员没有向他示好,通常都会遭到王振的强烈报复。由此可见,当时的宦官集团势力已经十分的膨胀了。

虽然中间明代宗即位的时候,因为明英宗过于宠信宦官王振而造成土木堡之变失败,对于宦官集团进行了一定的压制和打压,宦官集团的势力一度衰弱下去,但是到了明英宗再次重新登上皇位之后,因为对于为自己成功复辟付出努力的曹吉祥心存感激,因此就让曹吉祥以太监的身份称为了三大营的总督,由宦官带领京城的京军,这无疑是给了当时宦官集团很大的权力,宦官集团的势力经历过短暂的低谷之后,再次膨胀了起来。最终在宦官集团不断地干政之下,明朝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环境开始变得十分混乱和动荡,最终促使了明朝必不可免地走向了灭亡的道路。

土木堡之变的最终失败,对于明朝的历史发展进程来说,是一次影响十分深远的战役,并且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木堡之变所造成的新旧政权的交替和更迭,国使得家要想保证正常的运行,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说,土木堡之变对于明王朝和蒙古地区的势力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不同的是,明王朝时开始走向了衰落,而蒙古地区的势力则是走向了繁荣。

参考文献

张廷玉《明史》谷应泰,《明朝纪事本末·土木之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宋元明清铜器特展”在纽约开展 明代胡光宇花卉纹铜炉(上海博物馆藏)。 本报电(记者邹雅婷)近日,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
原创 虎... 东吴最厉害的前三战将应该是孙策,甘宁,太史慈了。但是这三位的排名基本都在十名开外,只能算是二流武将。...
“文化大咖说”之《品味胡同》 受北京市老干部局活动中心邀请,2025年3月6日,我以“品味胡同·探寻藏在胡同里的古都文化”为主题,...
原创 明... 在明朝,倭寇如同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死死笼罩着我国沿海地区长达两百余年,百姓深陷水深火热,痛苦不堪。...
原创 美... 说起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毫无疑问绝对是美国。二战之后,美国总体实力迅速上升,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
30秒|接百岁福气啦!四川宜宾... 2月5日至7日,99岁抗美援朝老兵陈云清的百岁宴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水清村举行。连续三天,20...
原创 诸... 引言 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表达过“非学无以广才”的观点。在他出茅庐之前,曾经苦学二十余年,才有了“...
原创 诸... 公元234年,统领着蜀汉北伐军在五丈原屯田的诸葛亮,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至,用颤抖的手写了几封遗书,其...
原创 抗... 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山东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蓬勃发展,以及八路军第115师进入山东地区,到了194...
原创 商...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古代的部落也是层出不穷。然而,有一支部落却是一直生存在商朝的末期。商朝灭亡之...
原创 诸... 作为中国历史上智慧与忠诚的代表人物,诸葛亮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与推崇,有无数的少年将其作为偶像,甚至还...
中华民国十五年《100文的铜币... 中华民国十五年,即公元192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一年,不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经济...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巾帼精神 英雄浩气千秋在,烈士忠魂万古存。2025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厅机关工会组织妇女同志赴阳泉小河古...
原创 英... 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西班牙、葡萄牙率先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霸主。当然,霸主...
原创 欧... 二战以后,世界崛起了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苏联。由于世界观的不同,这两个超级大国到处拉帮...
甲骨文,“活”在现代的安阳 第一百五十六场直播页面二维码 【地方做法】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
原创 这... 据环球人物网报道,清末民初,有一位扬名中西、享誉杏林的传奇女性,被当时的《纽约时报》誉为“典型的中国...
《亮剑》为什么楚云飞在晋绥军活... 提到楚云飞,很多人都觉得人家是李云龙没办法比较的存在,毕竟是蒋委员长的黄埔五期出生,还在晋绥军掌握了...
原创 淮... 1948年11月初,华东野战军主力从临沂等地出发,向淮海铁路东段急进,矛头直指驻 新安 的第7兵团(...
陈刚:缅北电信诈骗把我们坑得比... 政事儿消息,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在驻地召开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