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国祚268年,诞生过12位皇帝,有超长待机的康熙大帝,也有被野史记录成壮年出家的顺治帝,其中不少皇帝的离世为后人留下了诸多谜团。回顾一下,清朝12位皇帝的死亡原因。
1,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出身在明末乱世,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凭借父亲留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兵,最终统一了女真各部。随着势力不断壮大后,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东北正式建立了后金政权,两年后他整装待发,开始了对明朝的复仇之路,取得过很多胜利,后金大军一度直逼山海关。但在宁远之战中,努尔哈赤遇到了明朝将领袁崇焕,袁崇焕殊死抵抗,在两军激战的过程中努尔哈赤不幸被明军的红衣大炮击中,虽然没有当场饮恨,但最终还是因伤势过重而去世,享年68岁。
2,清太宗:皇太极。
皇太极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汗位,也继承了父亲优秀的军事才能,甚至比父亲还要优秀。开疆拓土,攻城拔寨,西征蒙古,成功将蒙古纳入后金版图,东征朝鲜,迫使朝鲜承认后金地位,之后重创明朝精锐之师,使明朝元气大伤,山海关以外尽归后金所有。皇太极也在1636年称帝,正式建立清朝,大清朝登上历史舞台。
此时的皇太极雄心勃勃,本有大展宏图之机会,然而却在1643年的一个夜里突然暴毙,使得整个朝廷震惊不已。皇太极身体硬朗,即便在严寒的冬日行军也是衣着单薄,因此后人推测他可能死于一种类似热血症的疾病,加之满人饮食多以肉食为主,皇太极生前体态肥胖,可能还伴有和肥胖相关的并发症,这些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他的突然离世。
3,清世祖:顺治。
顺治
因皇太极去世的突然,他生前并未指定继承人,于是在皇太极驾崩后,在关于谁继承皇位的问题上曾展开过激烈的争斗,这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多尔衮。为了避免内部斗争危及刚建立起来的清朝根基,最终各方势力采纳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拥立皇太极的第9子,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皇位,多尔衮为摄政王。
顺治帝登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朝政大权都在多尔衮手中,直到他14岁才开始亲政,顺治帝的运气不错,他亲政时天下基本已经被多尔衮平定了。顺治帝在此基础上,也推行了一系列民族融合政策,使满汉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不过,顺治帝在24岁染上了天花,在那个时候无药可医,他的生命也定格在了24岁。
关于顺治帝的死因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称他因心爱的董鄂妃去世而悲痛欲绝,最终选择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但这一说法只是民间传说,没有正史记载。
4,清圣祖:康熙。
康熙
康熙在幼年时便继承了皇位,纵观历史,康熙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14岁就能用计谋擒获鳌拜,夺回朝政大权。在他漫长的统治生涯中,立下了丰功伟业,平定三藩,收复台湾,远征沙俄,亲征葛尔丹,哪一项都可以说明他卓越的文治武功。在他的统治下,清朝国力不断增强,在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722年,这位伟大的皇帝在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后,寿终正寝于北京畅春园,享年69岁。
5,清世宗:雍正。
雍正
雍正是残酷的“九子夺嫡”中的胜出者,他登基时年龄已经有44岁,他的父亲康熙给他留下的是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雍正也是有能力的皇帝,他在位时,施行了摊丁入亩等重要政策,很好的延续了清朝的繁荣,而且雍正以勤勉著称,常常批阅奏章至深夜,是一个工作狂,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也使得他身体逐渐垮掉。
公元1735年,此时雍正帝的身体状况已经十分糟糕,8月21日还能照常处理政务,23日夜里就突然驾崩了。历史上对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炼丹修仙导致身体垮掉,也有人说他是被太监下毒致死,但都是民间传说,缺乏确凿的证据。从现有的史料来看,雍正帝大概率是因为长期过度劳累导致的猝死。
6,清高宗:乾隆。
乾隆
乾隆是清朝历史上,实际行使权利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同时他的命运也很好。24岁登基,他接手的是祖父两代帝王打下的一座坚实的江山,乾隆前期也是很有作为的,大清朝最鼎盛的时期就是乾隆统治时期,而且版图也是最大的。但是,后期的乾隆帝就不敢恭维了,封建专制在他手上达到了极致,晚年的他精力衰退,思想固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会,科技水平逐渐落后,乾隆的一生属于前明后昏,历史上很多帝王都是如此。
乾隆85岁才退位,公元1799年,乾隆在养心殿寿终正寝,安然离世,享年89岁。
7,清仁宗:嘉庆。
嘉庆
乾隆驾崩后,39岁的嘉庆终于得以掌握实权,然而他此时接手的大清潜藏着诸多前朝遗留下来的弊政,这些问题如同定时炸弹,随着乾隆的离世被逐一引爆,意外状况如潮水般涌现,让嘉庆帝应接不暇,他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解决,惩治腐败镇压起义,如同消防员四处灭火,尽管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始终未能取得显著政绩。
公元1820年,61岁的嘉庆帝前往承德山庄避暑,一个月后突然驾崩。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当时的嘉庆帝处于中暑的状态,因此人们推测他是因为中暑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暴毙。也有一些野史传闻称嘉庆帝是被雷劈中,当场面目全非,但这些说法仅限于民间传说并不可信。
8,清宣宗:道光。
道光
道光1820年继位,此时的清朝国力已显颓势,科技已经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走私鸦片至中国,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社会动荡。道光帝深知鸦片的危害,先后三次颁布清朝史上最严禁烟令,严禁鸦片在中国贩卖种植。然而英国为迫使清朝开放市场,1840年,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惨败,被迫妥协。
道光帝在位期间虽力图振兴国家,但始终成效甚微,1850年道光帝寿终正寝,终年68岁。
9,清文宗:咸丰。
咸丰
20岁的咸丰帝登基之时,此时的大清已深陷内忧外患之中,国内太平天国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不断的冲击着清朝的统治根基,国外,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一路北上攻陷北京,尽管咸丰帝试图力挽危局,但清朝的衰落已如大厦将倾,难以挽回。
面对重重压力,咸丰帝最终选择逃离京城,前往热河避难,不久后便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甚至开始吸食鸦片,最终因吸食鸦片过量,30岁便在承德驾崩。
10,清穆宗:同治。
同治
咸丰帝驾崩后,他唯一的儿子同治继承了皇位,成为清朝第十位皇帝,由于继位时年纪太小,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他的亲妈慈禧太后手中。慈禧忙于争权夺利,忽视了对统治帝的教育,导致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约束,在他成年后,他经常出入烟花之地,生活放荡不羁,由于不注意防范疾病,公元1875年,年仅19岁的同治帝便在养心殿驾崩,尽管事后清朝官方称其因感染天花不治而亡,然而民间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认为同治帝因私生活不检点染上了花柳病去世。你觉得哪一种更接近事实呢?
11,清德宗:光绪。
光绪
因同治帝早逝且无子嗣,慈禧太后为了继续掌控朝政大权,立其年仅四岁的外甥光绪为帝,实权仍由慈禧牢牢把握,直到光绪18岁亲政后,他才开始尝试主导政局。面对清朝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光绪帝联合维新派的康有为等人发起了戊戌变法。试图用改革来挽救国家,然而变法却遭到了朝廷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和慈禧太后的镇压,慈禧最终囚禁了光绪帝,变法也宣告失败。
此后,光绪虽仍被尊为皇帝,但实际已失去政治权利。1908年,光绪帝在慈禧太后去世前一晚突然驾崩,终年37岁。后经过科学检测证实,光绪是被毒杀而死,至于被谁毒杀,各位相信都能猜到!
12,清逊帝:溥仪。
溥仪
公元1908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登基,但此时的清朝已处于崩溃的边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军阀势力的崛起,溥仪的处境也日益艰难。
特别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面对全国范围内的革命浪潮,年幼的溥仪无力回天,最终在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年幼的皇帝颁布了退位诏书,这也宣告了统治华夏大地长达268年的清王朝自此终结。
1967年,溥仪在经历了从万人之上的皇帝到普通公民的巨大人生转折后,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