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泼在张居正身上的一盆脏水:他的一顶大轿三十二人抬,未免太扯了
迪丽瓦拉
2025-08-26 22:33:16
0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代名相。张居正从隆庆六年(1572年)开始,到万历十年(1582年)病逝为止,担任了内阁首辅整整十年。他在任初期,面临的形势极不乐观。明王朝已经度过了繁花似锦的盛世,朝政国事百弊丛生,开始一步步滑向倾颓边缘。

但张居正上任后,立即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新政”,用积极努力的态度和高超的治国理政之道,试图对危机深重的明王朝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全面革新,给明朝打了一针“强心针”,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明朝灭亡的步伐,被后人视为“救时宰相”。

在经济上,他首创并推行“一条鞭法”,严厉打击地主豪绅、王侯将相们隐匿田亩、偷漏赋税的恶劣风气,明朝田赋收入大为增加。在吏治方面,他实行严厉的“考成法”,“课吏职,行赏罚”,对官吏进行严格缜密的年度考核,使得朝中官吏尸位素餐、无所作为的作风大为好转。在人才选拔上,张居正慧眼识人,是一代名将戚继光在朝中的坚实后盾。

在他努力下,明朝出现了“万历中兴”的大好局面,国家财政储备充裕,武备强盛,明朝统治危机大为缓解。但由于张居正在位期间,很多措施都触犯了王侯将相、豪绅富户的切身利益,一条鞭法动了他们的“钱包”,考成法更是直接动了他们的饭碗,很多人都对张居正恨之入骨。加之张居正本人也置身于激烈的权力之争漩涡中,因此在朝中树敌甚多。

在此背景下,一些奇谈怪论应运而生。有一个很著名的段子,说是张居正作风奢侈,乘坐的一顶轿子,要由三十二个轿夫抬。这个段子影响力很大,流传很广。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都对这个说法信以为真,在作品中绘声绘色描绘了张居正的这顶三十二人抬大轿子的细节,并且信誓旦旦保证:“相信我,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关于这部分,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追根溯源,这个段子的始作俑者,是明朝史学家王世贞,他在《嘉靖以来首辅传》中第一次写道,张居正有过这么一顶轿子,是真定知府钱普进献给他的,“前为重轩,后为寝室,以便偃息。傍翼两庑,庑各一童子立”,“凡用卒三十二舁之”。

这个王世贞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大臣,历任湖广按察使、郧阳巡抚、兵部尚书,还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学者、史学家。

他是张居正的同年进士,张居正青云直上升任首辅后,王世贞一度与张居正走得很近,但因为在官职升迁之路很不如意,没有得到张居正的提携,两人有了嫌隙,从此交恶。

王世贞怀疑张居正故意给他穿小鞋,心中愤恨难平,认为“此江陵始终弄我也”,从此对张居正有了很深成见。他多次说过张居正坏话,指桑骂槐说张居正有野心,私生活糜烂,“相公情窦渐开,浸耳目之好,恐非宗社之福”等等。因此他说张居正坐轿三十二人抬,可信度大可打一个问号。

万历年间另一个知名学者沈德符,治学以严谨、详实、中立著称。他本人和祖辈父辈都是明朝京官,对当时朝中典故知之甚详。他的著作《万历野获编》中,也提到了张居正的这顶轿子,但只说这顶轿子个头不小,“可以贮童奴,设屏榻者,江陵甚喜”,一字未提三十二人抬轿。如果真是三十二人抬轿,属于典型的热点焦点,他怎会一字不提。

另外,从明朝官制而言,各级官吏大臣乘坐的轿子的轿夫数量,有着严格的规定与限制,绝对不是说谁想用多少人抬轿就用多少人。《明史》记载,“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再大的官,也只能坐四人抬轿子,用八人抬已经属于“违例”,遑论三十二人抬。《清史稿》记载,“清初仍旧明制”,清朝仍旧沿用明朝规制,即使是皇帝的轿子,也不过“臾以十六人”。

用三十二人抬大轿,已经超过皇帝的轿子轿夫数量一倍,铁定无疑属于严重的“逾制”和“僭越”,是要杀头掉脑袋的。张居正一不傻二不疯,岂会在激烈的朝中权力之争中露出这样一个大破绽,岂会做出这种图虚名而受实祸、让自己成为千夫所指的蠢事。

综上所述,所谓张居正大轿32人抬之说,纯属戏说,可能性几乎为零,完全是泼在他身上的一盆脏水。张居正并非完人,他也有很多缺陷和错误,但坐32人抬轿子这件事,未免太扯了,的确是冤枉了他。

参考史料:《明史》《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明朝奇女子,被载入史册的女将军,40岁替夫出征,让敌人闻风丧胆 中国古代一向的传统是:女人在家相夫...
原创 史... 引言 《后汉书·丁鸿传》中写道:“如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再如朱伯庐在《治家...
原创 明... 自秦朝以来,2100多年的帝制王朝中,皇权至上,除了古代官僚制度对皇权有所限制外。还有两股势力对皇权...
原创 晚... 晚清四大奇案,我们最熟悉的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戏曲舞台上演,拍成了电视剧。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
原创 将... 1946年11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六师在师长吴信泉(1955年成为开国中将)率领下,离开哈...
原创 傅... 傅崇碧是一位军政双全的将军,抗美援朝铁原阻击战一战成名。在学习期间病重,很多老领导去看望他,还差点闹...
原创 梁... (惊堂木一拍)各位看官注意了!今儿咱们把梁山泊当**北宋职场综艺来趴一趴,表面兄弟情深,背地刀光剑影...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主教授予赎罪券,洛伦佐·洛托的壁画,约1524年(维基共享资源) 将宗教改革仅仅局限于神学辩论的范畴...
云嫔:曾是咸丰身边宫女,慈禧见... 前言 在紫禁城这个帝王权力中心,一位出身卑微的宫女竟能让慈禧太后行礼相迎!她就是云嫔武佳氏——这位...
原创 利... 利簋,一个看似普通的青铜器,却藏着一个让历史学家激动不已的秘密。 它不像四羊方尊那样华丽,也没有后母...
原创 清... 清朝和宋朝,哪一个更屈辱? 大清和大宋算是网络历史圈口碑比较差的两个朝代了,主要就是他俩给华夏历史都...
原创 东...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成立于1936年7月。她是由东北抗联第1?2军组成,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第1军...
原创 大... 前言 他是隋朝开国第一功臣,灭陈朝、破突厥,战功赫赫;他权倾朝野,连皇帝都要忌惮三分;他风流奢靡,...
明明可以自己当家做主,张勋为何... 1917 年,刚诞生不久的中华民国那局势,简直乱得像一锅粥。就在这时候,一场荒唐至极,妄图把历史车轮...
原创 刘...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27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东吴篇第六章:刘繇和孙策曾死磕...
原创 赵... #头条创作挑战赛# 赵惠文王的王位并不是自己夺取的,而是他的父亲赵武灵王亲手送到他手中的,他还在赵武...
原创 库... 要说当今世界上最乱的地区,当属中东了。从二战结束后,这个地区几乎每年都在发生战争,各种国际政治势力在...
原创 张...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孟昶在天下丰收的时候,在他的卧室门板上写下...
原创 马... 20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旋即成为考古界的焦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除了利...
元朝为什么没有把朝鲜半岛纳入版... 蒙元帝国以横扫欧亚大陆,吞并了金、西夏、南宋统一中国,却对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采取了“羁縻统治”而非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