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最后结局,令人叹息
迪丽瓦拉
2024-11-04 18:07:14
0

原标题: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最后结局,令人叹息

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乐毅伐齐”

乐毅对齐国的进攻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齐国的实力,但这还不够。第二年,秦联合其他四国,联合进攻齐国。在这场诸侯攻齐的战争中,赵国出现了一位将领,他就是廉颇。廉颇率领赵军深入齐国腹地,攻占了齐国战略要地西阳,使他名闻天下。

赵国王赵惠文王为了表彰廉颇,封廉颇为上卿。也在这一年,赵国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谋士。他就是蔺相如。蔺相如出使秦国,将完成的和氏璧归还给赵国。

赵惠文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封他为大夫,官职在廉颇之下。

赵国有文学上的蔺相如、军事上的廉颇,具有人才优势。

秦国将玉还给赵国后,突然发兵攻打赵国,攻占了赵国的几座重城,歼灭赵国士兵两万。赵惠文王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前往渑池与秦王议和,蔺相如随行。蔺相如再次用计挽回了赵国的面子,让秦王得到了不到一半的好处。

这次鸿门宴,史称“渑池会”。

蔺相如在渑池会议上立下大功。回到赵国后,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官职比廉颇还高。廉颇不服气,千方百计寻找机会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处处向廉颇屈服。廉颇一开始很得意。当得知蔺相如不愿内战,给敌人可乘之机时,廉颇很佩服蔺相如识大局,亲自主持大局。蔺相如连连道歉。

从此,廉颇与蔺相如结下了结拜之交,认罪的故事也到此结束。

那么,廉颇和蔺相如的最终结局是什么?结局是非常悲伤和遗憾的。

秦国的这一战略在赵惠文王统治时期就已悄然实施。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继承衣钵,领导赵国。

赵孝成王统治时期,赵国国力一落千丈。

韩国上党县连接秦、魏、赵、韩。对秦实行“远外交、近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公元262年,秦军大举进攻上党。韩国守将冯亭被击败,将上党郡十七城全部献给赵国。赵孝成王接受了这份“丰厚的礼物”,激怒了秦国。

公元260年,秦军再次围攻上党。赵孝成王派廉颇增援上党。不幸的是,当廉颇大军到达长平时,上党已经失守。廉颇于是驻兵长平,阻止秦军趁机进入赵国境内。

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廉颇准确分析了敌我形势,决定采取坚守等待时机的策略。他在长平精心布置了三道防线。秦军三年攻不下长平。

很快,范雎的计划成功了。赵孝成王不顾蔺相如、赵括母亲等人的反对,一意孤行。他罢免了廉颇,派赵括接替他。国王的命令很难,廉颇只得服从。

赵国集结全国大部分兵力,征战长平。不到两个月,他们就被白起击败。白起共屠杀赵军四十五万,血流成河。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彻底崩溃。

长平之战后,蔺相如悲痛西行。

长平之战后,齐、楚两国意识到,在他们的保护下,赵国能够继续生存。

不料公元251年,燕国见赵国有机可乘,便趁势突然进攻赵国。此时,赵孝成王完全信任并任命廉颇。廉颇率领八万大军与燕王较量。他安排了许多战斗,其中少数人战胜了多数人。最终,燕国彻底溃败,赵国才免于火海。

廉颇乘胜追击,率军进攻,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最终割让五城给赵国求和。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道襄王继承衣钵。

魏王虽然收留了廉颇,但他并不信任廉颇,也没有重用他。

此后,秦国再次率兵进攻赵国,赵国接连败北。这时,赵某襄王想起了被赶到异国的廉颇,于是派使者到魏国询问廉颇是否愿意为赵国效力。

廉颇看到赵有襄王派来的使者,非常激动。虽然他已经老了,年近八十了,但他的实力却还在不断增强,实力依旧如故。在使者面前,他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说明他依然可以带兵作战。

谁知赵多相王派出的使者却遭到奸臣郭开的暗中贿赂。使者回来报告赵多相王,说自己只和廉颇聊了一会儿,廉颇就上厕所三趟了。为此,赵道襄王相信了使者的谎言,认为廉颇老了,就放弃了。

廉颇的后半生是极其悲惨的。他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像一只丧家之犬一样流浪在异国他乡。他虽然是楚国的将领,但是却不愿意为楚国牺牲自己的生命。廉颇心里一直想为赵国效力。当他在楚国时,连在梦中都说:“我想用赵人。”他要指挥赵国将士勇敢杀敌。

等不到赵道相王的任命,等待的却是赵国连败的报告。廉颇心灰意冷,郁郁而终,死在异国他乡。

虽然他死在楚国都城寿春,但他的灵魂却回到了故乡赵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你听说过汪辜会谈吗?那是在1993年4月27日至29日举行的,地点在新加坡,主要人物是汪道涵和台湾海...
原创 淮... 1948年5月,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黄寿发在太行山深处被执行死刑。令人震惊的是,黄寿发并非敌人间谍或...
原创 为...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知名的传奇故事,尤其在民间话本、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影响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
成语“秋毫无犯”中的历史典故 【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点赞”以及“转发”,以支持继续创作,谢谢大家!】 哎,你说这“秋毫无犯”...
原创 慈... 慈禧太后,虽然并非皇帝,但她却是清朝政权的实际掌控者。长达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让她在政治上拥有了无法...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比,在国家治理方面同样展现出卓越才能。无论是驱逐北元势力...
原创 李... 李世民,唐朝的开国皇帝,一直致力于巩固大唐的繁荣与稳定。他深知自己的时日不多,于是决定将国家的未来托...
原创 如... 如果丢失街亭的是赵云,诸葛亮会“挥泪斩杀”他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有很多层面的考量。让我们从《...
原创 徐... 在许昌,曹操对徐庶极为重视,极力想让他加入自己的阵营。虽然徐庶心里憎恨曹操,因为曹操的种种行为令他无...
辽沈战役决战前,蒋介石能把国军... 全文共2396字 | 阅读需6分钟 1945年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这也是蒋介石的人生巅峰...
原创 公... 提到夫差,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些成语,如“卧薪尝胆”、“兔死狗烹”以及“闭月羞花”等,这些成语常常与他...
原创 六...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了1979年越南战争中,各方的态度,包括苏联、中国、美国等国家的立场。今天,...
原创 中... 历史上有两个公认的事实: 1. 战争在历史上是常态,和平则是短暂的; 2. 一个朝代的灭亡后,几乎没...
原创 建... 在建国初期,陈毅陈老总一人身兼十大要职,而且还推掉了两个重要职务,都是什么职务呢? 首先来看军事领域...
原创 清... 历史上,推翻满清的革命远比历史书上描述的更加残酷。虽然到了1911年,大清王朝已经彻底崩溃,但北方一...
原创 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的火种迅速蔓延,迅速席卷全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令人难以置...
原创 汉... 汉武帝与匈奴开战的原因之一,涉及匈奴人对粮食的依赖。 《史记·匈奴列传》和《汉书·匈奴传》曾提到匈奴...
原创 李... “一个皇帝,为什么会写出让人泪崩的绝唱词?”李煜被后世称作“千古词帝”,却又为何要以“千古亡国之君”...
原创 为...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即使司马懿年逾七十,仍能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夺取了曹魏的政权。武则天也是在接近...
原创 日... 日本皇室成员虽不多,但其间的戏码却让人叹为观止。从弟弟成为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到天皇之位传给侄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