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拥有世界地图,为何不征服世界?为何中国崛起小国更安全?
迪丽瓦拉
2025-08-27 13:34:14
0

只有中国崛起变得更强大,小国才能更安全,世界才能更安全。

这不是小编我胡编乱造的话,来哄爱国人士的欢心,这是叙利亚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一次演讲中所提到的,其实不仅仅是叙利亚这样小国有这样的感触,包括美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也或多或少在一些场合提及此类话语,就比如美国杂志《外交政策》就曾刊文:《中国越强大,世界人民少挨打》的文章,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越强大,小国越安全,世界也更安全,这样的观点会出自外国政要之口呢?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背后深刻历史原因,请诸君与我一起思考。

我是青衫弹史,用中国视角看世界问题。全文共3300字,请您耐心阅读,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哦~谢谢!

声明:
本文独家原创,内容引用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章结尾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禁止转载盗版,谢谢~

01 明朝的世界地图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陈列着一幅巨型世界地图,名为《大明混一图》,尽管地图上满满的都是满文标记,却难以掩盖汉文字的字迹,更难以抹去大明王朝的辉煌历史。

《大明混一图》成图于1389年,由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绘制,是现存最早最好的彩绘世界地图,让后人有机会一窥古人的天下观。4.56米×3.86米的《大明混一图》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西欧,南括爪哇,北至蒙古,描绘出印度洋以及非洲大陆的轮廓,甚至非洲的好望角都清晰可见。虽然说与现代地图相比精度上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整个亚欧非大陆的基本轮廓,已是跃然纸上了。

21世纪之初,一张从古玩市场淘来的地图,引发历史学界的惊天骇浪,地图名为《天下全舆总图》,经检测这是一幅来自18世纪的古地图,与地图中的文字相印证,真正引发广泛讨论的是,地图文字中的介绍:乾隆葵未仲秋月,仿明永乐十六年,天下诸蕃识贡图。

明朝永乐16年,也就是1418年,如果《天下诸蕃识贡图》真的存在,并且与《天下全舆总图》一样完整绘制出了世界的轮廓,那可真是地理历史大发现了。因为这幅地图上清晰画出了澳洲、美洲大陆、南极洲,要知道的是,目前公认的是,美洲是由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的,澳洲在17世纪被发现,南极大陆直到1820年才被发现。

这要是《天下诸蕃识贡图》真实存在,1418年中国就已经完成了全球航行,早西方半个世纪发现美洲,两百多年发现澳洲,402年发现南极大陆,这会颠覆多少人的历史。英国学者孟席斯出版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年》,详细考证郑和船队发现美洲的推测。

02 明朝为何不征服世界

今天咱们不想讨论上述《天下全舆总图》的真假,也不讨论《天下诸蕃识贡图》是否真的存在。只从上述地图的存在中,我们可以轻易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明朝时期,洪武永乐两位大帝在位期间,明朝官方就已经对地球有所认知,至少亚欧非大陆基本情况是知晓的。

按照西方在大航海时代的尿性,那么,问题来了,明朝为什么没有征服世界呢?

1405年6月,郑和率领2万多人的庞大船队远航,郑和宝船长达150米,可谓是古代世界的航空母舰,对那个时代来说,绝对拥有碾压的实力。郑和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足迹遍布亚非大陆,爪哇、暹罗、苏门答腊、满刺加、古里、锡兰山、东非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记载在历史书的国家,没有记录在册的国家或许更多。

相比较于西方地理大发现的血腥残忍,郑和船队下西洋可就文明多了,古里建碑、镇压海盗、布施锡兰佛寺等等事迹,至今仍在当地流传,三宝井、三宝庙至今造福后人。而郑和船队不仅仅没有殖民掠夺当地,反而促成朝贡贸易,互惠互利。

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手中又拿着世界地图,可郑和船队却在印度洋上玩起了《和平精英》,用丝绸瓷器,换回香料特产,还有号称麒麟的长颈鹿,那明朝为什么没有建立世界霸权,殖民全球呢?或许明朝走上殖民道路,首个日不落帝国将会在世界东方诞生,也说不一定呢?

如果古代帝王有个朋友圈,像是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这类的皇帝,一定是频繁发朋友圈的一群皇帝。

汉武帝可能会说:哎呀,张骞又从西域给我带来葡萄了,愁死朕了,都吃不完了。

唐太宗则会如此说:哟嚯,这突厥可汗跳舞是真好看,明天让那谁给朕跳个舞。

明成祖则会炫耀他的祥瑞:哎呀,好愁啊,今天又有一个叫做某某的国家,给朕进贡祥瑞麒麟,你们没见过吧,咯,就长这样,给大家看看。

这画面想想就很好玩,让其他没有享受过万国来朝的皇帝,那是流下了羡慕的泪水,满清后期的皇帝更是要把搓衣板跪烂掉。

九重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其实古代中国王朝对于周边国家也好,对于更遥远的国家也罢,所追求的更多是万邦来朝的认同,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朝贡体系。这种宗主藩属的朝贡体系,相比较西方的殖民体系,更加和平友好,根据不完全统计,明朝立国276年间,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大规模战争屈指可数,同时期的欧洲爆发的大规模战争则是多达数百起。

孰优孰劣,自有历史评判。

03 铁血与怀柔

中国的疆域版图并非一成不变,自始至终也呈现出扩张的趋势。秦朝时期,疆域版图不过340万平方公里,到了汉武帝时期,凿通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领土已扩大到600多万平方公里,唐朝极盛时期版图甚至多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明清两朝鼎盛时期疆域面积都稳定在1000万平方公里。

如此庞大的版图,自然不可能是天降大礼包开出来的,而是老祖宗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苦心经营下来的。

秦汉帝国时期,中原王朝版图扩张所采用的方式,多以铁血征服为主,编户齐民,设立郡县。秦灭六国,灭掉的可不仅仅只有韩赵魏楚燕齐,还有无数个小国、部落,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可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一句话,背后是秦朝将士的浴血奋战。

汉武帝时期,同样延续了这一政策,汉反击匈之战历时44年之久,大决战打了3场,小战役不计其数,如此才有了河西四郡、河套八郡,征服南越设立九郡,开拓辽东设立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如此丰功伟绩,奠定了中国版图最坚定的基石,成就了一个民族的骄傲。

然而,快速扩张也给西汉王朝带来危机,文景之治两代帝王积累的财富一朝用尽,有得有失。相比较而言,另一位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在处理扩张问题上,就更具手段。

唐太宗在对待边疆问题,铁血与怀柔并用,不服者如东突厥,那就狠狠地打,往死里揍,打到对方亡国。愿意臣服的,则是怀柔为主,赐官赐爵,给予自治权,如此一来很快赢得了周边各族的尊重和爱戴,周边各族表示不爱戴不行啊,实在太强了,给的也太多了。

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唐帝国出现了九重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般的盛世景象。唐帝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疆域短时间的极速扩张,与这种开放怀柔政策脱不开关系。

但是这种政策,也不是全然没有坏处的,安史之乱便是明证,终究会壮大地方势力,北宋面对诸多异族崛起的挑战,或许与唐朝的开放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铁血与怀柔,贯穿中原王朝版图扩张始终,强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弱则保留自古以来的权利。中原王朝的扩张之路,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以中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以文化为纽带,将四方纳入中央体系,形成整体为终极目标。

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的,有时候甚至都不是一个朝代能够完成的,明王朝经略漠南两百余年,将蒙古逐部落打崩溃,经济上依赖,清王朝补上贵族和亲最后一块板子,最终解决蒙古的威胁。同样在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的经营也是同样的道理,明王朝两百多年的羁縻政策牵绊下,这些地方纳入中央,彻底融入中原王朝的统治,已是时间问题。清随明制,大方向上不变的情况,自然水到渠成。

最终在咱们老祖宗的不懈努力下,中原王朝北达蒙古高原,东临大洋,西止荒漠,南有丛林,达成古代中原王朝兵力所能辐射的最大极限,将东亚这片地界上最肥沃的土地稳稳的握在中华民族手中,同时顺手还能中华文明的四周构建起一道道天堑,保护中华文明在其中稳定发展。

所以在老祖宗眼中,中华之外的土地,我们不是不感兴趣,只是不开化之地,要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不值当罢了。与其花费大代价,不如互通有无,开通朝贡贸易,当然你得先臣服于我,也许哪天我高兴了,你那里也能自古以来了。

终章

基于此思想,在朝贡体系下,中原王朝显得很是大方,因为咱们真的不图外邦的那点点土地和人民,因为真的看不上啊。周边国家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中国则给予军事保护、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大家一起愉快地玩耍,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可谓是宾客尽欢!

当中国强大之时,有能力镇压四方的时候,周边小国围绕在中原王朝周边,搭着盛世王朝的快车,也能分上一杯羹,并且有着中国的镇压,周边环境也会相对的和平稳定,鲜少战争。但若是中国衰败,周边的野心家也会趁机崛起,朝鲜、越南的王朝更迭似乎也印证了这一道理。

所以,在东亚这片地界上,中国的强大是定海神针,地区稳定的基石。有了中国崛起,便能将域外大国挡在风雨之外。

同样地道理,对于世界来说,中国的和平崛起带来的同样是和平发展,这一点咱们的老祖宗早在明朝的时候,就向全世界证明过,强大的大明帝国,拥有冠绝于世间的武力,手里掌握着世界地图,我大明的舰队出航,带给世界更多的是和平的贸易和友好的朝贡。

当西方殖民者用圣经换黄金,郑和则用瓷器换来长颈鹿,当欧洲列强忙着用经纬线切割地球时,中国用朝贡体系编织起朋友圈。明朝舰队桅杆上的灯笼,曾照亮半个地球的夜空。唐太宗宴请突厥贵族的琵琶声,仍在丝路古城回荡。中国式扩张从来不是战马踏碎的疆界,而是文明编织的纽带,真正的征服,从不需要征服。

如果还有人问,中国强大了会不会称霸,请甩出这个明朝故事。告诉世界,我们祖传的“扩张”方式是送快递(丝绸)、建群聊(朝贡)、发红包(赏赐)。

人心所向,万邦来朝。我中华民族,重返世界之巅的日子不远了。

参考资料:
1.【英国】孟席斯《1421:中国发现世界年》
2.《大明混一图: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世界地图》
3.《明史·地理志》
4.《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5.《中国边疆经略史》
6.《图说中国历史地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北十堰完成堵河流域旧石器文物... 武汉3月12日电 (记者 梁婷)记者12日从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获悉,湖北十堰近日完成堵河流域旧石...
原创 为... 前言 如果说史书是以“汉族”为正统民族的史书,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虽然大部分事件华夏大地是由汉族为...
原创 诸... 在民间,诸葛亮被描绘成高人、智慧的化身,被一代又一代人封神,其实,他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人,也有...
【视频】百年回望:帅府红色文物...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3月11日,“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广州大元帅府里的红色文物”展览在孙...
原创 花... 中国古代能够名传千古的女性很少,哪怕是像马皇后那样贤能的皇后,史书上也没有留下确切的名字,而能够去领...
原创 保... 南朝青釉瓷唾壶。 福州人都知道台江有个南公园,开设至今已有百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它是福州城内最具...
孙中山铜像被拉倒后尘封11年,... 中国台湾网3月12日讯 据台媒“中时新闻网”消息,11年前被拉倒的孙中山铜像近日重见天日,矗立在台南...
原创 孙... 古代作战,特别是三国时代,擒获敌军大将通常都是要劝降的,很多著名的将领也都就此投了降,比如张辽、关羽...
上新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三年新... 三载集珍,今朝开启。从运河出发: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2—2024年藏品征集成果展,将于3月14日至...
原创 康... 康熙作为清朝最能生的皇帝,除了生了35个儿子以外,还生了20个女儿。为什么说康熙是清朝最能生的呢?根...
原创 史... 说起女子,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提倡自由,平等等观念。尤其是近来,女权主义女性思想更是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原创 朱... 核心提示:朱棣派亲信郑和下西洋,表面是为通商,实则暗查明惠帝下落。 一 《百家姓》上没有“让“姓记载...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下跪... 中国古代皇帝有400多人,但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朱元璋。 作为起点最低的皇帝...
原创 光... 光绪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不过,他这个皇帝可以说做得十分憋屈,从登基开始,朝政大权就事实上掌握在...
泥河湾文化专题临展走进国家自然... 日前,由国家自然博物馆、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张家口市科协联合举办的“闪耀东方——泥河湾...
原创 孙...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亥岁》 这首诗是晚唐诗...
商鞅为秦国富强称霸,立下汗马功... 商鞅之死 渭水之畔,血色残阳映照着森森白骨。一袭玄色官袍的商鞅端坐于青铜轺车之上,冷眼看着刽子手...
原创 为... "呜——" 绿皮火车驶过鸭绿江断桥时,同车厢的北京大爷突然红了眼眶。他颤抖着指向窗外:"1983年我...
原创 南... 南昌起义是三大起义中最宏大的一次,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都是它的后续。 起义的部队首先是张发奎的二方面...
原创 瓦... 明朝时期的瓦剌曾经盛极一时,怎么可能看得上倭寇那三瓜两枣的兵力,纯粹不在一个档次上,瓦剌联合谁都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