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下跪吗?方丈回答8字救了全寺的人
迪丽瓦拉
2025-08-27 17:33:16
0

中国古代皇帝有400多人,但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朱元璋。

作为起点最低的皇帝,他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逆风翻盘”?什么又叫“卸磨杀驴”?

朱元璋的一生最终浓缩成两个字——杀戮。无论是张士诚、陈友谅,还是元朝的百万大军,都在朱元璋面前灰飞烟灭,成了他登上皇位的垫脚石。

而他为了巩固皇权,对于那些开国功臣照样大开杀戒。明初四大案,直接或间接处死的人高达十几万。朝堂上血流成河,大臣们换了一波又一波。

正是这么一位皇帝,他在一次游览寺庙的时候看到僧人们都对着佛像礼拜,于是问寺庙住持:“朕要下跪吗?”

如果住持说“要”,以朱元璋的性格,只有死路一条。如果住持说“不要”,又违背了自己的信仰。万一朱元璋觉得他“心不诚”,结局一样好不了。

然而住持机智地说了8个字,不仅化险为夷,保住了全寺僧人的性命,更是让朱元璋龙颜大悦。

那么,住持到底说了什么?

朱元璋与“佛”的不解之缘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这便是朱元璋一生的真实写照。

朱元璋虽然和刘邦并称“两大草根皇帝”,但是相比起刘邦,朱元璋的起点低了不止一星半点。

要知道,刘邦家、小时候可以上私塾,十几岁的时候,他爹刘太公还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四处游历。刘邦回到沛县后,整天游手好闲,竟然也不用担心生计。后来还当上了泗水亭的亭长。

这刘邦家里少说也是个小地主。

但是再看看朱元璋家,那可就真的是家徒四壁了。一家人就靠着给地主刘德做牛做马,换取微薄的收入,勉强活下去。有时候遇到粮食青黄不接,还要忍饥挨饿。

这样的生活条件,自然无力抵御灾荒。所以当元朝末年,灾荒四起时,第一批倒霉的就是朱元璋这样的家庭。

很快,朱元璋家里就断炊了。接着,父母、兄长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家里就剩下他和二哥了。

幸亏得到好心人刘继祖帮助,朱元璋才得以安葬家人。此后,他便与二哥各奔东西,寻找生路。

朱元璋在同村人的帮助下进入了皇觉寺,做了一个小沙弥,也就是小和尚。

寺庙的生活并不像他想象得那么好,因为是新来的,他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多。打扫卫生、劈柴、挑水,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他这种小和尚来做。

然而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们这些小和尚都是最后吃饭的。师兄们剩下什么,他们吃什么。如果师兄们什么都没剩下,那么朱元璋就要饿肚子。

朱元璋觉得这不公平,于是特意前去质问住持。然而住持告诉他:“你的师兄们也是这么过来的,这是一种历练,新来的僧人都要经历。

住持说得没错,这确实是一种历练。只不过这段历练不止于此,后来寺庙里也断炊了,于是住持让僧人们外出化缘。容易化缘的地方都被师兄们占据了,朱元璋只得去穷乡僻壤化缘。

正是由于这段经历,使得朱元璋养成了什么都靠自己,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性格。

而这种性格伴随了他一生,使得他得以从义军中脱颖而出,击败一个个强敌,最终建立明朝。

可以说,做和尚的这段经历,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巨大。他与“佛”是有缘的。

朕要下跪吗?

在一些野史和传说中,朱元璋对于自己当初曾经出家为僧的事情很是敏感,他不允许任何人提起这段经历,更是不许在他面前提起“和尚”二字。

甚至在一些传说中,就连“光”字都不能提及。

一旦有人提起这些,那么结局只有一个,就是处死。

事实上,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朱元璋对于佛教的态度一向是支持的。他从未避讳过自己当过和尚的这段经历。

他特意下旨,重新修缮了当年出家的皇觉寺。还在游历毗卢禅寺的时候,特意与住持聊起往日当和尚的经历。

怎么看,朱元璋都不是会为了这点事情耿耿于怀的人。

皇觉寺重新修缮完毕后,朱元璋特意前去游览。他觉得这座寺庙是他人生的真正起点,乃是“巨龙兴起之地”,于是特意赐名“龙兴寺”。

事毕后,龙兴寺住持便陪着朱元璋在寺中游历。可惜时过境迁,朱元璋已经找不到多少昔日的影子了。

他在龙兴寺转了一大圈,最后来到了大雄宝殿。重新修缮后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正中间立着一座巨大的佛像。

僧人们进入大殿后,纷纷跪下来礼拜佛像,包括主持也是如此。一时间,整座大殿只有朱元璋一个人“鹤立鸡群”般站着。

一时间气氛十分尴尬,朱元璋看了看主持,问道:“你说朕需要跪下礼佛吗?”

住持闻言,立刻吓出一身冷汗。他心说:谁敢让您跪下呀?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万一您一怒之下,将本寺的僧人全部处死,我去哪里说理去?

主持刚准备说“不用跪下礼佛”,突然又愣住了。因为他如果这么说,就显得不够虔诚,到时候说不定还是被朱元璋给处死。

最终,他急中生智答道:“见在佛不拜过去佛”。

所谓“见在佛”,就是“现在佛”的意思。也就是说,朱元璋是现在的佛,那佛像是过去的佛,大家都是佛,朱元璋自然不必跪下来礼佛了。

这主持不仅化解了危机,还不留痕迹地拍了下朱元璋的马屁。朱元璋闻言龙颜大悦,狠狠地夸奖了主持一番。

朱元璋的“阳谋”

如果换作其他人,可能写到这里就结束了。那样就太没意思了,我们不妨稍微深挖一下。

其实这件事有好几个版本,朱元璋前往的寺院就换了好几个。此外,住持的回答也有好几个版本,当然意思都大差不差。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朱元璋当和尚时候的传说。

比如自从他到了皇觉寺后,他所住的厢房每天晚上都是红光一片,等朱元璋离开皇觉寺后,人们就再也没有见过红光。

还有一个更玄乎的。说是有一天晚上,和尚们做了同一个梦。寺庙中的佛像一个个在收拾包裹,打算搬家。

和尚们见状,急忙阻拦。佛像却说:“不是我们想走,但是当世主发话了,要我们发配3000里。”

和尚们不依不饶,硬是拉着佛像不让他们走。毕竟一个寺庙连个佛像都没有,如何能留住香客,积攒香火?

最终,折腾了一晚上,佛像也没能走成。当然,僧人们一晚上都没睡好。

第二天,僧人们急匆匆地前去看佛像。发现佛像前面的佛台上摆着一张纸条,竟然真的写着“发配三千里”的字样。

事后一问,原来这字条是朱元璋写的。朱元璋整天在寺庙里打杂,多次被佛像绊倒。加上摆在佛台上的蜡烛也被老鼠咬了,害得朱元璋被住持给训斥了一番。

朱元璋气不过,对佛像说道:“你这么大个家伙在这里,老鼠咬蜡烛你不管一下,反倒给我添乱,要你何用?给我发配3000里!”于是写下了那张字条。

当朱元璋听其他僧人说起那个奇怪的梦后,大笑道:“我当时说的气话罢了。既然如此,那我就放过他们吧,”说完,就将字条撕掉了。

当天夜里,僧人们又做了一个梦。梦里佛像在向他们道谢。

如果你生在明朝初年,听到这一系列传说,会有什么想法?肯定会觉得朱元璋就是佛主再世。而这正是朱元璋要的效果。

朱元璋的出身实在是太低了,他虽然成为九五之尊,但是他总担心别人不服他。毕竟那个年代是很看重出身的。

包括明初四大案处死的那十几万人,其实也有“立威”的目的在。

朱元璋想要让自己称帝显得名正言顺,最终将主意打到了“佛教”身上。为了给自己造势,他和他手下的那群心腹才编织了这一系列传说。包括朱元璋问住持跪不跪佛像这事,现代人只看到了住持会说话,但是古人看到的却是朱元璋是“见在佛”

朱元璋就是想要借此告诉世人,他当上皇帝完全是顺应天意。

而且佛教也有助于稳定社会,所以他才会大力推崇佛教。

做皇帝可一点也不简单,要考虑的事情千头万绪。尤其是朱元璋这种毫无背景的皇帝。他的一切事情皆有目的,一切行为皆有算计。而这 一系列朱元璋与佛门的故事,就是在算计天下人。

当然,朱元璋所做的这一切算不上阴谋,只能算阳谋,毕竟这是每一位开国皇帝都会做的事情。只不过那些皇帝的出身比朱元璋高贵不少,所以不用像他这样花那么多心思。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五... 五帝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历史文献对此有所记载。比如《吕氏春秋》中提到的五帝包括太昊...
原创 陈... 人类和动物,或者说文明和蒙昧的区别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在于价值观。当然,价值观属于文化的范畴。比如在中...
原创 中... 中美博弈,日本却成最凄惨国家,追悔莫及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揭秘历史的头条 世界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特点,...
原创 深... 公元前205年,韩信带领的汉军在井陉之战中以3万兵力击败了号称20万的赵军,这一战例成为冷兵器时代极...
原创 古... 古代军队有一条在现代人看来十分奇特的军法。 在野战中,两军列阵完毕后,各营部队依次排好,士兵们整齐列...
原创 朱... 朱棣盯上了朱权这一块大肥肉,发誓非得占有不可。他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而朱权虽然心思缜密,但完全没料到...
原创 冲... 冲之鸟礁是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的一组环礁,涨潮之前,有五块岩石露出海面,涨潮之后,只有两块岩石露出海面...
原创 宋... 刘昶(436年-497年6月12日),字休道,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南北朝时期大臣,...
原创 隋... 瓦岗军的结局,并非仅仅是战败的问题。五虎、八彪、十三上将,他们都曾英勇奋战,最后却一个个死得无人知晓...
原创 东... 西园八校尉是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所设立的军事组织。刘宏是东汉倒数第三位皇帝,也是汉少帝刘辩与汉献帝刘...
原创 为... 北宋和明朝都被一个叫金的国家所灭,但为什么北宋灭亡后,能够保住半壁江山,建立了南宋,而明朝灭亡后,南...
原创 如...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西方历史真伪的讨论在中国舆论界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与历史无关的公众人物和网络红人纷...
原创 明... 你绝对想不到,在一粒普通的大米上,明代的手艺人能玩出多少花样。他们用比绣花针还细的刻刀,在方寸之间刻...
原创 5... 两万年前的广西人就吃螺蛳 麻辣烫起源于川渝地区,最早是江上谋生的船工和纤夫为了方便快捷地填饱肚子而发...
原创 三... 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等枭雄的阵营中,虽然涌现了不少来自寒门的英雄,比如关羽、张飞、典韦、张辽、...
原创 美...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
原创 皇... 清史里最绕不开的一段糊涂账,就得数孝庄和多尔衮了。一个是六岁天子的生母,一个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最后...
原创 能... 老虎被誉为“百兽之王”,是自然界中最强大的掠食者,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威猛,几乎没有动物能够与之抗...
原创 南... 冯云山,这位被称为南王的人物,是太平天国的中坚力量之一。若不是杨秀清的背叛,他或许能引领太平天国走得...
原创 美... 三十年来,全球格局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谜题:美国向来对竞争对手毫不留情,曾以狠辣手段收拾苏联、打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