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宰相问高僧,自己能活多久,高僧:吃到一万只羊,就是你的死期
迪丽瓦拉
2025-08-27 18:04:26
0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朝代最强盛?答案肯定是唐朝,因为唐朝的影响力至今依然存在,比如华人在海外的聚集地一般都被称为唐人街。那么,唐朝为何会如此强盛呢?答案可能就是唐朝的皇帝比较会用人吧。

从皇帝的角度来说,唐朝的皇帝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其实并不如何出色,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治或者是李隆基,他们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性格缺陷。不过,缺陷归缺陷,唐朝皇帝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用人。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唐朝诞生的著名宰相远比其他朝代要多,例如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张九龄等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

在唐朝的历史上,曾经多次经历过亡国的危机,例如武则天代唐建周、安史之乱等等,每一次都是靠宰相们力挽狂澜。比如张柬之发动的“神龙政变”,让李唐皇室再次掌权,李泌“计困吐蕃”,平定安史之乱等等。唐朝能够经历多次磨难而屹立不倒,唐朝的宰相们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在唐朝晚期,同样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宰相,此人名叫李德裕。从个人知名度上来说,李德裕可能无法与他的初唐前辈们相比,可实际上李德裕的治国才能在整个唐朝时期都是最顶尖的存在,他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也是一段佳话,更是被誉为“晚唐绝唱”。

说起李德裕和唐武宗这对君臣,就不得不提到“会昌毁佛”,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唐武宗灭佛。在这件事情中,李德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的一些建议和设想,对唐武宗造成了直接影响,促成了“会昌毁佛”的发生。而且,对佛教的态度也是唐朝后期“牛李党争”的一个重要体现,早在李德裕在浙西为官时,就曾捣毁寺庙一千多座,他在西川为官时,也曾捣毁寺庙若干座,把寺庙霸占的田产都分给了无地百姓。

唐朝虽然早期经历了贞观盛世、开元之治等辉煌盛世,可到了唐朝晚期的时候,百姓的日子却过得越发困苦。究其原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土地都被兼并到了寺庙里的和尚手中,真正要种地的百姓反而无地可种。而且这些僧人还不需要交税,这样一来很多人都跑去出家当和尚了,谁还愿意从事生产劳动呢?

从本质上来说,天下的劳动力就那么多,如果当和尚的人多了,那种田的人肯定就少了。况且这些土地还大多囤积在僧侣手中,而他们由于身份的缘故又不需要交税,这对于朝廷来说意味着每年能够收到的税肯定也就大幅度减少了。可朝廷又面临着内忧外患,需要大把的银子,长此以往下去,若是不能纠正的话,唐朝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佛教太过昌盛,使得人们宁愿去当和尚也不愿去种地,而没有人种地朝廷就收不到税,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唐武宗继位后,立志要铲除这种弊端,使得人人有地种,朝廷有税收,他与李德裕两人一拍即合,都认为当前朝廷的当务之急就是捣毁这些寺庙,迫使寺庙中僧人还俗从事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挽救唐朝。

毫无疑问,唐武宗和李德裕这样做,对佛教的发展肯定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对当时的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所以李德裕在出任宰相后,立刻对天下间的寺庙进行统计,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整个唐朝竟然寺庙数万座之多,僧侣更是有数十万之巨。而这些人不事生产,全靠役使仆人赡养,被他们役使人数更是高达七八十万人以上。

在清查工作完成后,李德裕上书唐武宗,要求唐武宗下旨捣毁寺庙。当然,李德裕此举也并非是要对佛教赶尽杀绝,而是对寺庙的数量以及僧侣的数量进行控制,例如长安、洛阳左右街各留二寺,每寺僧侣30人人,每个郡只能保留一座寺庙,而且这些寺庙还被分为上、中下、三等,不同等级的寺庙的僧人数量也不同,例如上寺20人,中寺10人,下寺5人。

也难怪唐武宗和李德裕对寺庙恨得牙痒痒,因为当时的和尚实在是太富了,简直可以说是富可敌国,而且在生活方面简直过的比贵族还要优越。根据朝廷统计,当时天下间的寺庙一共霸占了良田数千万亩,而且供他们役使得奴婢数量高达十五万人,这些人还仅仅只是负责伺候他们吃斋念佛和生活起居的,另有50多万的良人(相当于佃户)给他们当牛做马,负责种地供养他们。

百姓们都没饭吃了,寺庙修的再金碧辉煌又有何用?养这么多和尚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李德裕上书皇帝,强烈要求收缴寺庙田产,遣散奴婢和良人,逼令僧侣还俗。唐武宗本就有尊道抑佛的想法,于是大手一挥一切照办,共有26万多的僧侣在朝廷的监督下还俗。那些原本给寺庙当奴婢的人也都遣散,朝廷分给他们土地耕种,成为朝廷的纳税户。

李德裕的新政见效很快,因为僧侣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而劳动力又大幅度增加,使得朝廷的税收也水涨船高。而且,因为僧侣数量减少,种田的人多了,使得谷物的生产也大大提高,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富足起来。后来李德裕又上书唐武宗,建议整顿吏治,削减各级官府的冗余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官府的办事效率,百姓们安居乐业,史称“会昌中兴”。

李德裕虽然与唐武宗君臣相宜,可他的结局却不太好,因为唐武宗之后继位的唐宣宗素来厌恶李德裕,而且他还是一个十分崇信佛教之人。所以在唐宣宗亲政的第二天,就下旨罢免了李德裕的宰相之职,将他外放为荆南节度使。

虽然李德裕建议唐武宗灭佛,但这主要也是出于维护朝廷统治的需要,所以才不得不对佛教太过兴盛的现象进行遏制。就李德裕本人来说,他对佛教还是比较信任的,所以在史书上也有李德裕“食万羊”的典故。据说李德裕遭贬时曾问高僧,自己还能活多久,高僧回答说,吃一万只羊就是你的死期。

李德裕因为常年患有风湿的缘故,所以喜食羊肉驱除湿气,到他问高僧时已经吃了9500头羊。所以在听了高僧的回答后,李德裕心里十分高兴,想着自己大不了以后不吃羊肉了,岂不是能多活几年?结果没多久就有一个他以前提携的部下听说恩人遭贬后,特意命人送来500字羊供恩人享用。不久后,李德裕再次遭贬,被贬往万里之外的崖州(今海南三亚),没多久就死在了那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匈... 2012年4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接待中国访问团时提到,匈牙利和中国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那就是两国都...
原创 此... 清朝末期,列强纷纷入侵,国家危在旦夕。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百姓疾苦,生死未卜。社会动荡,灾难不...
原创 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句话非常恰当地描述了毛主席的伟大一生。他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还对世界...
原创 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在此时被重新整编为八路军,分成三个主力师,每个师下设四个主力团,合...
原创 为... 网友们常说,项羽虽是英雄,却未能得到天下,而刘邦这个小人却最终得了天下,真是天理不公。然而,项羽为何...
原创 刘...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杀手,许多人立刻会想到马忠,因为关羽和黄忠都是死在了马忠的手上。但其实,三国中真...
原创 长... 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时,长春已经被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围困了将近半年。驻守在长春的国民党东北剿总...
原创 日...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宣布投降,全国人民顿时欢欣鼓舞,喜悦的情感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然而,...
别错过!《三国:谋定天下》社交... 朋友们,在众多SLG游戏中,能把社交和竞技完美结合,还注重智慧较量的并不多。但《三国:谋定天下》做到...
原创 越... 纵观历史,我们常常看到某些历史人物与特定的时代紧密相连,就像越王勾践与春秋战国的关系一样。虽然勾践的...
原创 李... 前言 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在他退位时留下了14个字,这段话看似简单,却隐藏了深刻的预言。更令人惊讶...
原创 国... 戴笠是中国近代史中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做了许多不为人称道的事情,但他在国民党兴衰的历史中...
原创 赵... 张闾琳站在祖父张作霖的墓前时,周围的人并未认出他是谁。他的声音充满情感,嘶哑而急促,尽管言辞略显不准...
原创 难... 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大致可分为三界——神、妖、人。每一界都有一位掌管者。在这些界限中,...
原创 唐... 最近有一个问题在网络上热议,直到现在它的热度才稍微有所下降,所以小编才鼓起勇气,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
原创 隋... 隋炀帝,这位皇帝一直以来都被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他几乎没有受到过正面的赞扬,反而成...
原创 西... 在三国时期,蜀汉在公元263年就已经被司马昭灭掉了,但直到17年后的公元280年,西晋才最终消灭东吴...
原创 太... 前言 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与其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其...
原创 如... 历史的发展常常是必然的,很多人对这一点没有深刻理解,他们往往会把历史事件归结为某个个人的功劳,而忽视...
原创 守... 提到“首富”这个话题,我们常常会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现代的中国企业家马云、王健林,当然还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