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朝晚期,可谓令人唏嘘不已。清政府内忧外患,中华民族也遭受巨大的国难。在这期间,西方列强入侵,各地军阀割据,战争频繁。而在这巨大的灾难面前,最痛苦的莫过于底层老百姓了。他们原本就生活艰辛,遭此劫难,更加民不聊生,在这乱世中被饿死害死的无辜百姓,数不胜数。
不过,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越是混乱的时代,越能凸显一些英雄人物,也能刺激到一些有识之士的觉醒。1910年,一本名为《新中国》的书横空出世,瞬间照亮了当时被黑暗笼罩的中国。《新中国》的创作者叫陆士谔,他在一次喝醉酒后,在书中创作了一位名叫陆云翔的主人公,然后在1910年做了一场梦,奇迹般的梦到了40年后中国的发展。
在梦中,40年后的上海已经完全变了模样。没有战火、没有穷苦的老百姓,更没有外国侵略的场景。1951年的上海呈现出一派全新的繁华景象,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百姓们可以乘坐飞车出行,还可以穿着水行鞋在水面自由行走。所有设想出来的场景,与今天的真实情况所差无几。
最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书中还描写了万国博览会,描述为: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江,一直通到对面的浦东。还描述了这座桥搭建的原因,是因上海人往来不便利。而为了顺利开办万国博览会,特地在浦东辟地造屋……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很多,但大多数都与如今的现实情节精确吻合,令人称奇。
这本书一经面世,就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更是斥责其为“黄粱一梦”,穿越之说也是无稽之谈。其实,如此评论也能理解,毕竟当时的中国混乱不堪,谁都不会想象到,之后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新中国》的问世,的确给当时麻木的百姓及沉睡中的中国点亮了一丝光明,让更多的百姓对未来生活有了美好的向往,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此外,这本书也符合作者的心愿寄托,陆士谔是当时晚清的一名医生,他用自己一生的实际行动,拯救了无数的病人。更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无数人描绘出了那些心驰神往的未来场景,为他们带去了梦想之光。对此,你如何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