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次子朱高煦,谋取帝位十几年,最终却将造反搞成了一场闹剧
迪丽瓦拉
2024-11-05 12:44:00
0

原标题:明成祖次子朱高煦,谋取帝位十几年,最终却将造反搞成了一场闹剧

古代为了争夺皇位而造反的人不少,但把叛乱变成闹剧的却并不多。明朝开国皇帝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就是其中之一。朱高煦因在“靖难之战”中屡立战功,多次救了朱棣的性命,深受朱棣的喜爱,但这也催生了他争夺皇位的野心。

明成祖当政时,朱高煦与弟弟朱高炽争夺皇太子之位。即使皇太子的位置已经确定,他仍然没有放弃。被赶到封地后,他甚至开始策划叛乱。首先,他们在明仁宗即位时密谋造反,但还没发动就失败了。明宣宗即位后,他们发动叛乱。结果他们在乐安城被包围挨打,然后跑出城投降了。

在“靖难之战”中屡立战功后,朱高煦开始发展野心

作为燕王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小时候就与其他诸侯一起在南京读书。当时,他因“狡诈无情……言行轻浮”而受到太祖朱元璋的不喜欢。朱元璋去世后,朱高煦与弟弟朱高炽一同前往朝廷参加葬礼。结果,朱高煦偷了叔叔徐辉祖的宝马,渡河回到北平。途中还杀害了涿州翼成等官员和百姓。结果,朱棣受到了批评。

朱高煦虽然从小就不是一个太平主子,但是在战场上却异常勇敢。朱允炆即位后,因诸侯减少而引发“靖难之战”。由于长子朱高炽身体不便,朱棣命他镇守北平,次子朱高煦则随行出征。

朱高炽不仅作战英勇,还立下了许多战功,甚至多次救了朱棣的性命。 “白沟河之战”中,朱棣遭到禁军两面夹击,险些被翟能生擒。恰巧李景珑的帅旗被狂风吹断,他这才松了口气。朱高煦趁机率精锐骑兵突围,自杀身亡。他放火烧敌后背,猛烈攻击建文军,杀死了斋能父子,从而反败为胜。

“蒲子口之战”中,朱棣被徐辉祖、盛庸击败,眼看就要崩溃。然而,朱高煦率军到来,燕军重新威风凛凛,彻底击败官军,才得以进军南京。又或许是因为朱高煦及时出现,朱棣安抚他说:“儿子辛苦了,太子却经常生病。”或许正是这句话,在朱高煦的心里种下了夺取皇位的野心。

靖难四年期间,镇守北平的朱高炽也算是立下了卓著的功劳,但终究不如始终陪伴在朱棣身边的朱高煦。他不仅生死立下许多战功,还多次救过朱棣的性命。因此可以预见,在即位之前,朱棣在朱高煦和朱高煦之间应该会更倾向于朱高煦,而这无疑会鼓励朱高煦日后争夺皇位的野心。

明成祖时期,他们争夺太子之位。太子意志坚定,但仍没有放弃。

由于朱高炽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深受荆南英雄派的拥护。朱高炽虽然不受朱棣喜欢,功绩也不及朱高煦,但他有长子的天然优势,性格贤惠仁慈。所以很受朝臣们的喜爱。导致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对于皇太子的问题一直难以抉择。

永乐二年(1404年),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命朝臣商议立太子问题。以齐公仇父、永春侯王宁为首的荆南英雄们纷纷上书,请求立二皇子朱高煦为太子。但兵部尚书金钟却对朱棣“历历古警事”,认为应任命皇长子朱高炽。一时间,朝堂上争吵不断,双方各执一词,陷入僵局。

无奈之下,明成祖私下召见金进、黄槐、易昌隆等人征求意见。三人无疑都支持金钟的观点。黄淮和易昌龙都主张“立嫡子,立长辈”,而解缙在强调“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其心”的同时,还强调了一句“善圣人之道”。孙子”。虽然朱高炽不被朱棣喜欢,但是朱棣却非常喜爱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而解缙的话无疑正合了朱棣的意愿。

于是,朱棣于同年二月正式册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分别被封为汉王、赵王。

皇太子已经定下来,朱棣直接将朱高煦的封地定在了云南,打算彻底避免麻烦。然而朱高煦仍然不死心,立即跑到朱棣面前哭诉:“我有什么罪,非得把我赶到千里之外。”他拒绝离开北京,加入诸侯国。随后,朱高煦陪同朱棣游览北平,并趁机请求朱棣可以与儿子一起留在南京。朱高煦无奈,在朱高煦的坚持下,只能点头答应。

很快,留在京城的朱高煦重新获得明成祖的宠信,得以请天策侍卫担任汉朝侍卫。后来,他又要求再派两名警卫。随着朱高煦的宠信与日俱增,他的礼仪远远超出了直系亲属的标准。由此,朱高煦重新燃起了争夺皇位的欲望,经常将自己与唐太宗相提并论。后来,他因迁怒解缙等人,劝说朱棣立朱高煦,但朱高煦百般挑衅,最终导致解缙被冤杀,黄怀入狱。

永乐十三年(1415年),由于朱棣对朱高煦的态度,朝廷再次分裂为两派。为了避免党内纷争,朱棣将朱高煦调往青州,严令他前往封地归附诸侯。然而,朱高煦不但不肯挨打,而且行事越来越飘忽不定。他不但私下招募了三千侍卫,而且还让手下的士兵在抢夺百姓财物的时候将他们杀掉,被兵马统领徐耶律当场抓住。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回到南京,得知朱高煦数十次触犯法律,遂痛斥他,剥夺了他的官服,将他囚禁在西华门,准备废黜他。太子朱高炽求情后,砍掉了自己的两名侍卫。杀掉亲信后,于次年三月改封为山东乐安,并严令立即前往封地成为诸侯。朱高煦随后离开京城。

在这场持续了十几年的太子之争中,我们能说太子朱高炽和孙子朱瞻基不恨朱高煦吗?恐怕根本不可能。只是父子俩出于私利,不敢表现出来。而且父子俩不但不敢表露仇恨,反而常常假装是兄弟姐妹、友好亲戚。但内心深处,他们恐怕已经对朱高煦恨之入骨了。

为了夺取皇位,他甚至不惜造反,但造反却演变成一场闹剧。

如果朱高煦成为诸侯后就放弃了争夺皇位的愿望,那么即使他在当地仍然触犯法律,明仁宗和明宣宗也不会为了名誉而杀他。然而朱高煦成为诸侯之后,依然没有放弃皇帝的宝座,甚至再次开始策划谋反。

然而,叛逆也需要天赋。如果朱高煦能够暗中积蓄力量,然后等待崛起的机会,利用自己带兵打仗的能力,他也不是没有战斗力。结果这个人虽然有造反的野心,却根本没有造反的能力。结果,叛乱变成了一场闹剧。

别人暗中策划谋反,是怕被发现,但朱高煦谋反,是怕别人不知道。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炽即位。朱高煦得知消息后,急忙派心腹前往京城伺机发动叛乱,但消息却被泄露。

由于朱高炽刚刚即位,无论是为了维持朝廷的稳定,还是因为他真正的仁义,朱高炽不仅没有详细调查朱高煦的叛乱,反而将他召至京师,并赏赐他。他。此后,他立嫡子朱瞻坛为太子,朱高煦其他儿子皆为郡王。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朱高煦稳定了一段时间,但也仅仅几个月。原因是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就于洪熙元年(1425年)去世。得知这个消息后,朱高煦再次雄心勃勃。

朱高炽执政时,由于太子朱瞻基镇守南京,朱高煦就打算在半路设下埋伏,截杀准备进京奔丧的朱瞻基。但由于事情仓促,朱瞻基的路线并不清楚,结果最终还是失败了,朱瞻基才得以回京登基。

朱瞻基即位后,对朱高煦还是很有礼貌的。不但重赏了他,而且朱瞻基也答应了他的一切要求。然而朱瞻基的行为却让朱高煦认为他软弱无能,甚至想要造反。在他看来,既然我的父亲可以从他的侄子手中夺走王位,我为什么不能呢?

朱高煦投降后,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严惩他。然而明宣宗只是严惩了其他涉案人员,朱高煦父子却只是被废为庶人,囚禁在北京皇城西安门内。

后来明宣宗去探望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明宣宗大怒,命人用重达300公斤的铜缸来约束朱高煦。然而,勇猛有力的朱高煦居然举起了铜缸,朱高煦一怒之下,就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了木炭。结果,朱高煦被活活烧死在铜缸里。

当然,朱高煦绊倒朱瞻基并被朱瞻基一怒烧死的说法并非出自正史,而是出自明朝万历年间焦洪所著的《国朝宪政录》。关于朱高煦的命运,《明史》只记载:“高煦父子被废为庶人,筑府于西安门囚禁……高煦等他的儿子们相继死去。”由此可见,朱瞻基很可能并没有因为刚刚即位而杀死自己的父子。然而,皇位稳固后,朱高煦父子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叶... 《——【·前言·】——》 1900年,八个列强瓜分了中国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他们当时意气风发,觉得这...
原创 蒋... 蒋介石,近代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拥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除了广为人知的蒋经国和蒋纬国外,还有一位...
原创 进... 要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他的一生既传奇又充满无奈,而且短暂异常。原本与皇位毫不相干的他,靠着好运和关键...
原创 土... 土耳其一直以来对中国新疆有着特别的关注。尽管两国相隔甚远,但土耳其对新疆的热情似乎从未减退,甚至可以...
原创 罕... 这是一张民国初期,1910年代的北京大栅栏老照片,可见其繁华热闹的景象,商号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
原创 抢... 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一天,襄亲王博果尔奉皇帝之命入宫,顺治帝对他说:“我爱上了你的福晋,如果没...
原创 原... 刘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夏朝,随着历史的变迁,刘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
原创 蒋...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心情格外激动。他从1929年1月到1930年10月,接连战胜了对手,成功实现...
原创 结... 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历经了2132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共经历了20个朝代的更替。但真...
原创 原... 自从西汉黄巾军起义以来,中原的战争从未停歇,只有西晋曾一度实现过短暂的大一统。然而,晋朝因为发生了八...
原创 拿... 拿破仑·波拿巴,这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崭露头角的历史人物,最终成为世界历史中举世闻名的帝王。他如何从一...
原创 明... 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古代,许多医生以仁心救人,他们医术高超、德...
准噶尔究竟干了什么,清朝要花七... 在清朝历史上,能让三个皇帝轮番上阵、打了整整七十年、最后还下狠手“灭族”的敌人,准噶尔可以说独一份。...
原创 历... 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国相。管仲的治国才能,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大,国力充实,内部整...
原创 八... 晚清最耻辱的战争就是与多个国家宣战,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难让晚清失去了权威,彻底沦为外国列...
原创 李...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901年11月5日),李鸿章在京城的病床上奄奄一息,已经无法发声,四周是...
原创 原... 清宫秘史一直是电视剧和小说中常见的题材,深受人们喜爱。清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有一位女性不仅抚养了两位皇...
原创 日... 解放战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不过,在与我解放军作战的国民党军中,居然有大量...
达拉特旗:河流沧桑巨变,治理之... 1973年,千万巨资打造的现代治水工程,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而一百年前,一个民间水利专家仅用土法,就...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很多忠实的刘备支持者会幻想,如果当时曹操进驻襄阳后稍微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