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时,于阗国王对唐僧说自己是托塔天王的后裔,从此天王姓了李
迪丽瓦拉
2025-09-01 13:03:17
0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360期:天王

文/王事情

一、毗沙门信仰

东汉明帝夜梦佛祖,乃以使者远赴西域取经。经年余,使者偕胡僧俱归,白马驮经,明帝建白马寺,自此佛教兴于中土。《封神》中接引出场时,有诗“佛光出在周王世,兴在明章释教开”,指的正是此事。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五百多年的传播,佛教在中国兴盛一时。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梁武帝舍身入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两次灭佛,透露的正是佛法之盛,已威胁到帝国的统治根基。

北周武帝死后,满打满算也才三年,外戚杨坚便篡位建隋,时为公元581年。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时年李渊长子李建成出生,小字毗沙门。在此之前的571年,后来在民间传说中大放异彩、并与毗沙门产生了千般联系的李靖出生。

说这么多,这位毗先生究竟是干什么的呢?

佛经中有四天王之说,即东方持国天王,名提头赖吒;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留勒叉;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四天王之中,以毗沙门与唐人关系最深。

《新唐书·卷79》“隐太子建成小字毗沙门”,正史有载,这也罢了。

《三教搜神源流大全》中“天王”条云:

昔唐太宗从高神起义兵,有神降于前,自称毗沙门天王。头同乃定乱,其手将有猪首象鼻者,故所向成功。及即位,诏天下公府祀之。

高僧不空译《毗沙门仪轨》也讲了一个故事,唐玄宗时西域五国联军围攻安西都护府,援军救援不及,天子求教于不空。不空遂为请毗沙门天王父子神兵。一个多月后安西表到,详述其时场景:

雾中有人身长一丈,约三五百人尽着金甲,至酉后鼓角大鸣,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停住三日。五国大惧,尽退军抽兵。诸营队中并是金鼠咬弓弩弦,及器械损断,尽不堪用。有老弱去不得者,臣所管兵欲损之,空中云:“放去,不须杀!”寻声反顾,城北门楼上有大光明,毗沙门天王见身于楼上。

“身长一丈”之人为毗沙门之子独健二郎,“空中云”者即为毗沙门。安西表章之后,并附有天王父子画像。后来皇帝下旨,“宣付十道节度,所在军领令置形像,祈愿供养。天宝元载四月二十三日,内谒者监高慧明宜天王第二子独健,常领天兵护其国界。天王第三子那吒太子,捧塔常随天王。”独健领天兵护唐,有词牌名《二郎神》唱响神州大地,后来成了二郎神杨戬的原型。那吒即哪吒,为天王第三子,封神和西游中都保留了这种人物关系,被称为哪吒三太子。而天王则被附会到了开国元勋卫国公李靖身上。

有唐一代,毗沙门信仰盛极一时,《酉阳杂俎》里记载了一个叫赵高的地痞,在背上纹着毗沙门像,衙门里公人竟然不敢下杖。当时毗沙门庙宇几近遍布全国,晚唐士人卢弘正《兴唐寺毗沙门天王记》说“十室之邑,亦严其庙宇”。可见其盛。

二、托塔李天王

昔年明帝使者写浮屠遗范,到的并非印度,而是今天中亚一带的大月氏。在包括今天新疆在内的中亚一带,佛教信仰极盛,到唐朝时,这种状况更是有增无减。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玄奘)取经归来后,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先写缚喝国(约在今阿富汗北部),谓其城西南有纳缚僧伽蓝,伽蓝即佛寺,寺中有毗沙门天王像。突厥肆叶护可汗领兵欲取之,夜梦毗沙门托梦质问,并“以长戟贯彻胸背”,肆叶护遂死。见卷一。

又瞿萨旦那国(即于阗国),“其王迁都作邑建国安人,功绩已成齿耋云暮,未有胤嗣恐绝宗绪。乃往毗沙门天神所祈祷请嗣,神像额上剖出婴孩。”意思是国王建国后春秋已高,没有子嗣,于是求祷于毗沙门,神像额头裂开,产下婴儿。玄奘取经过于阗时,见于阗国王“甚骁武敬重佛法,自云:毗沙门天之祚胤也”,祚胤意即福报及于子孙后代,这是以毗沙门苗裔自居。见卷十二。

于阗国祚极长,长达千余年,直到北宋时期仍然存在。在唐时,于阗是安西四镇之一,其国王自认唐之宗属,在唐朝没落后,国王尉迟僧乌波易姓为李,改名李圣天,并取年号同庆(912~966年,据《中国历代年号考》)。唐五代时的异族首领又称天王,故李圣天即称“李天王”。于阗王族既自称毗沙门之后,相应地,毗沙门天王也渐渐被称之为“李天王”。就这样在西域这块地方,毗沙门就姓李了。

所谓:唐朝时,于阗国王对唐僧说自己是托塔天王的后裔,从此天王姓了李;

唐僧就是玄奘,托塔天王正是毗沙门天王的典型形象,所谓“右扼吴钩,左持宝塔”其易姓为李,大抵始于此时。

而在中国这边,李靖的神话化也正在如火如荼。

李靖本是大唐军神,一生百战百胜,灭国之战有四,即南破萧铣、东击辅公祏,北亡东突厥、西破吐谷浑。贞观十七年(643年),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上元元年(761年),成为武庙十哲之一,配祀武成王姜子牙庙,一应祭祀与文宣王(孔子)相等,这标志着李靖神话化的开始。

官方这么宣传,民间自然也不甘落后。比如千古流传的《虬髯客传》,我们都知道了红拂夜奔、虬髯客海外称王的传奇。还有李靖代龙王行雨的传说也为人所知。

《续幽怪录》“李卫公靖”记载,李靖微时,借宿山中,曾代龙王家族行雨,结果他好心办坏事,多下了二十尺雨,把山村全淹了。而龙王家族也很讲理,以他是凡人没有为难他,临走时反而赐其二奴(丫鬟),“惣(总,全部)取亦可,取一亦可”。

两奴一个从东廊出来,贞和悦怡;一个从西廊出来,愤气勃然。李靖因为刚把事办砸,不敢两个全取;又不想让人觉得他胆小,就带了西廊的走。刚出门景物全杳,奴亦不见。后来李靖成为唐时第一武将,却终身不及于相,被解读为他没带走东廊的悦奴:

世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岂东西而喻耶?所以言奴者,亦臣下之象,向使二奴皆取,即位极将相矣!

这个传说在唐宋时极为著名,影响也极为深远,在山西翼城的李靖庙就又被呼为“风雨神庙”,河南考城李卫公庙被视为“岁旱祈雨辄应”。而众所周知的是,兴云布雨本是龙王的事,而在佛经中,毗留博叉天王又统领龙王,一来而去,故事的脉络就全混乱了,最后:

毗留博叉名字不好记,就变成了毗沙门统领龙王;

李靖行雨犯了错,龙王也没把他怎么着,这显得他比龙王家族牛逼多了,再加上西域那边一直有“李天王”的说法,于是李靖就变成了毗沙门;

又因为毗沙门名字中有个门字,老百姓就把他编排成了看大门的;

而既然李天王姓李,再跟着佛家混明显不大合适,结果道家就把他吸收进了道家神谱之中。

元刊本《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下“鬼谷下山”一节有云:独孤角独战四将,五匹马混战,如黑煞真武贤圣斗,毗沙门托塔李天王。可见最迟在元代,李靖已正式与毗沙门天王合而为一。

《西游》与《封神》都写作于明代,西游在前,李靖为托塔天王,征讨花果山时被玉帝封为降魔大元帅;封神在后,实是仿西游而生的作品,又煞有介事的写了李靖一家的前传故事。

三、商朝无李姓

封神中,李靖本为陈塘关守将,在与哪吒的父子之争中拜燃灯道人为师。后来出山助周,功成回山,后来肉身成圣。

很多朋友都觉得,李靖就是李靖,跟唐朝的军神没有任何关系;杨戬就是杨戬,跟北宋的大太监也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最强大的理由就是,为什么商朝不能有个人正好姓李名靖、有个人正好姓杨名戬呢?

您别不信,还真没有。

李姓出自商末的理征改姓,理征在纣王倒行逆施时出逃,见李树而改姓。在他之前,世界上是绝不会有个人姓李的。

杨姓出自周武王之子唐叔虞一系,至少得在武王伐纣后三十多年才出现,因此,封神大战中也绝不会有个人姓杨。

待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离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清朝,一直都有很高的关注度。在晚清政府被推翻时,其规模庞大...
原创 考... 公元263年,邓艾率军翻越摩天岭,穿越阴平险道,突然兵临成都城外。蜀汉后主刘禅惊恐之下,并未布置城防...
原创 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满清的总督,会挂着兵部尚书衔或者是督察院右都御史衔。兵部尚书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六部尚...
原创 中... 在这个辽阔而纷繁的世界中,生活的每一口气仿佛都在某种无形的规律下运转。你看,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旋转,每...
原创 武... 一、李治登基 公元649年5月26日,李世民驾崩于翠微宫。虽然李世民临死前,玩命替李治铺路,为此都不...
原创 蓝... 提起蓝玉,大家马上想到了朱元璋口中的“骄兵悍将”—蓝玉 。 蓝玉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人,眼看着朱元璋执政...
原创 5... 1955年的元旦,毛泽东站在窗口深深地长叹了一口气,对着空气喃喃自语道:“走进人民群众中去,真是个有...
董明珠放话“海归有间谍”!打工...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100%当选,董明珠还能再干3年。 “铁娘子”依然不改自己的...
原创 说... 昨天我看到了头条上某个人评价我和另一位作者,说是三无明粉。真不知道这些清吹用心何在?只要稍微说了一点...
超越忠奸之辩:重塑晚清政治史的... 政治史的“门槛”处于一种“诡异”的状态。一方面,“讲政治”的门槛低,无论仕宦中人、专业研究者还是“平...
原创 文... 商成汤,生卒年不详,子姓,原名履,又称武汤、武王、天乙。商族部落首领,商朝的建立者。 夏朝末年,...
原创 他... 他是纣王的救命恩人,却被纣王追杀,一生命运悲惨,死后却成诸神之王 说起《封神演义》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原创 他... 说到叶名琛这个人物,人们应该也不会感到特别的陌生,有了解过历史的人群应该都知道,他是非常著名的两广总...
原创 古... 引言: 阿提卡地区中的村社—德莫,是位于雅典的村社,德莫是一个基层群众自治的村社,但是受到城邦理论的...
原创 1... 在解放战争期间,前期老蒋依靠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各种各样的手段确实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后期,...
原创 无... 伴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昔日的“天朝上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 ...
原创 宋... 若你有机会穿越,会选择回到哪个朝代?秦汉强盛,唐宋繁荣,明清多元,五千年历史长河,每段涡流都各有波澜...
原创 本... 公元1649年,此时距离明朝灭亡已经五年了。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长江以南又先后出现了南明弘光政权,南...
原创 蓝...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在世上想要做成一点什么事,单纯靠单打独斗显然是很难成功的...
原创 简... 在古代,河南省称豫州,地处中原,是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火不断,涌现了一大批名将。今天,我们就简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