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在其统治之下,清朝一派繁荣昌盛。
康熙本人也是一心为民着想,所以深受人民的戴爱。在康熙的身上流传着许多微服私访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也为康熙的生平增添了些许的传奇色彩。
康熙的身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微服私访的时候,他曾经来到过一位老妇人家中就餐。
但是没想到老妇人却不满康熙吃饭时候的座位,康熙最开始满心的不悦,但等到老妇人说完缘由之后,康熙心里却乐开了花,还赏了一件黄马褂。这事听起来就很新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
一、御驾亲征微服私访
事情起源于康熙17年的一场外敌侵犯战争,当时蒙古的首领噶尔丹率兵进犯清朝的边界。
康熙在得知之后,思考再三最终下令给予噶尔丹反击,并且率兵亲征漠北对敌人进行讨伐。
御驾亲征对士气的鼓舞是空前的,所以这场被称为乌兰布通之战的斗争是以清朝大获全胜而告终,最终也让清朝由此变得更加强盛,蒙古不敢来犯。
大获全胜之后,御驾亲征的康熙自然是欣喜万分。
与此同时,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的他决心想要微服私访,去领略一下边疆的风土人情。毕竟康熙作为一位皇帝,他本身是久居深宫的,每次出门都有浩浩荡荡的官员随从跟随,所以很不方便,也没有办法真正的领略到百姓的生活状态。
所以康熙就决定隐瞒自己皇帝的身份,带了一些随从保障他的安全,就开始了微服私访。
打了胜仗的一行人路上欢喜不断,还顺便领略了边关的风土人情,也让康熙对自己的国家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
在旅途中康熙一伙人行走半天之后,突然到了饭点,他们也该吃饭了,所以就四处寻找饭馆。
但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后来还是遇到一个路人为他们指点了方向,顺着路人的指点,康熙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一个蒙古包之中。
蒙古包很干净但是显得也很落寞,因为里面没有几个人。
打开门之后出来了一个60多岁的老妇人,虽然衣着朴素,但是十分的干净,同时老妇人非常的热情,满面笑容地迎接了康熙一伙人。这位农村老太太,看上去头发已经花白了,身体也因岁月的侵蚀而变得佝偻起来,但好在精神很好,而且因为打了胜仗,所以这位老太太也显得很开心。
在康熙一行人点餐之后,老太太急忙为几位客人倒水,然后就匆匆地出去做饭了。
因为家里只有老太太一个人,所以她自己全权负责了整个招待客人的流程,虽然年纪很大,但是手脚很利落,干活也很痛快。当康熙一行人在屋里有说有笑的时候,老妇人也在忙着做饭,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将饭菜做好端了上来。
二、妇人对康熙座位不满
但当老太太一进屋的时候,就立刻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非常生气地看着康熙,然后还大声让他站起来,不要坐在那里。
康熙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突然有人用命令的口吻和他说话,自然很不满意,于是怒斥反驳:我是来这里做客的,坐一下有何不妥?
老妇人看到康熙愤怒的样子,顿时觉得招待不周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连忙解释起来。
说道“并非是老妇人我不想要好好招待你,而是你坐的位置不对,我家这个位置是专门用来供奉康熙爷的,您不能坐在这里,是大不敬的行为,所以您还是换个座位”。听到了这里,康熙的脸色立马缓和了起来,原来这个位置是留给自己的!
此时老妇人又娓娓道来说“我们家生活在这个两国交界的地方,所以经常会受到外军的侵扰。
此前几次打仗的时候,我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所以现在只剩下我自己带着一个小孙子了。如今多亏了万岁爷,亲自带兵打了胜仗,我们才能安安稳稳的生活。如今这好不容易如今终于打了胜仗,以后的生活有盼头了”。
同时老妇人也解释道,正因为皇帝为民做事,所以大家都很感激,于是自己就在家中开始默默地供奉,祈祷当今万岁健康无忧。
看到了客人坐在了康熙爷的尊贵位置之上,老妇人也是一时着急了,所以说法没有注意分寸。
康熙听完了老妇人的解释哈哈大笑,他特别的开心。
一方面是老妇人并不知道康熙的身份依旧是大为赞扬,这是实打实的民声丝毫没有掺假,所以让康熙十分受用;另一方面是康熙看到了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是如此高,所以也十分的开心。
三、赏赐黄马褂
光是开心还不够,康熙马上就决定给老妇人一些赏赐,于是他选择了一件宝贵的黄马褂赏赐给了老妇人。要
知道黄马褂在古代有着非同寻常非同寻常的意义,是只有那些大功臣和对国家有着重要贡献的人才能得到,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妇人被康熙赏了一件黄马褂,自然是一份天大的荣耀了。
老妇人在收到黄马褂之后,这才认出来原来眼前的人就是康熙帝,顿时心生感动连忙跪下叩首。
从此这样一件黄马褂就到了一位普通的老妇人家,随后几经流转又传给了子孙后代后。很多人曾出钱想要购买这样一件黄马褂,但都被老妇人一家谢绝了,他们认为这是皇帝给的一份天大恩赐,有这种恩赐在家中就足够让人感觉幸福了!
总结
关于康熙赏赐老妇人黄马褂这个传说,真假性我们暂且不讨论。
从这个故事之中却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康熙御驾亲征的赞扬态度,康熙帮助边疆的百姓创造了安定的生活,改写了他们的未来。对于康熙这位名留青史的帝王人物,大家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故事,欢迎在文末留言,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