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
迪丽瓦拉
2025-09-01 13:35:00
0

做人从政,必先知事晓事。只有深刻洞明、明察秋毫,做正确的事,才能把事做好、做出成效。

《曾国藩家书》记载,曾国藩主张“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意思是遇事时当以明事为第一要义,只有明白事情的缘由、道理和趋势,才能行当所行、止当所止,取得良好的办事效果。如果不晓事,头脑简单、内心糊涂,就可能分辨不清方向,徒费其力,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欲要明事,当登高望远,追求高明。先贤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人敬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审时度势,站得高、看得远。他在“隆中对”中判定“三分天下”,可谓洞察形势、深通事理。正是明字当头,见事较早、判断准确,助力诸葛亮名垂千古。

欲要明事,更应善于思考,从中发现端倪,及时规正航向,避免盲从,甚至走冤枉路。《世说新语》记载了一个故事:“竹林七贤”之一的西晋王戎,有一天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这么大的李子,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明摆着这些李子很苦。”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这就是判断力的重要性。

一个明字重千钧。我们党一直要求党员干部要做明白人。不管在政治上还是纪律上,不管是履职尽责还是干事创业,都要增强敏锐性、洞察力,明明白白、决不能闭目塞听。

执行力的前提是理解力。对党员干部来说,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最重要的就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我们常讲,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关键要有一双政治慧眼,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党员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切实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自觉在党和国家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

明字不仅体现在认识上,更体现在行动上。以明字为第一要义,还要做干事创业的开拓者。工作成效是检验知事、晓事的一把铁标尺。事情如何干,不仅要有目标图、路线图,还要有具体的思路、措施,以及行之有效的办法。党员干部只有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善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工作效益,成为行动派、实干家,才能更好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离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清朝,一直都有很高的关注度。在晚清政府被推翻时,其规模庞大...
原创 考... 公元263年,邓艾率军翻越摩天岭,穿越阴平险道,突然兵临成都城外。蜀汉后主刘禅惊恐之下,并未布置城防...
原创 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满清的总督,会挂着兵部尚书衔或者是督察院右都御史衔。兵部尚书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六部尚...
原创 中... 在这个辽阔而纷繁的世界中,生活的每一口气仿佛都在某种无形的规律下运转。你看,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旋转,每...
原创 武... 一、李治登基 公元649年5月26日,李世民驾崩于翠微宫。虽然李世民临死前,玩命替李治铺路,为此都不...
原创 蓝... 提起蓝玉,大家马上想到了朱元璋口中的“骄兵悍将”—蓝玉 。 蓝玉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人,眼看着朱元璋执政...
原创 5... 1955年的元旦,毛泽东站在窗口深深地长叹了一口气,对着空气喃喃自语道:“走进人民群众中去,真是个有...
董明珠放话“海归有间谍”!打工...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100%当选,董明珠还能再干3年。 “铁娘子”依然不改自己的...
原创 说... 昨天我看到了头条上某个人评价我和另一位作者,说是三无明粉。真不知道这些清吹用心何在?只要稍微说了一点...
超越忠奸之辩:重塑晚清政治史的... 政治史的“门槛”处于一种“诡异”的状态。一方面,“讲政治”的门槛低,无论仕宦中人、专业研究者还是“平...
原创 文... 商成汤,生卒年不详,子姓,原名履,又称武汤、武王、天乙。商族部落首领,商朝的建立者。 夏朝末年,...
原创 他... 他是纣王的救命恩人,却被纣王追杀,一生命运悲惨,死后却成诸神之王 说起《封神演义》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原创 他... 说到叶名琛这个人物,人们应该也不会感到特别的陌生,有了解过历史的人群应该都知道,他是非常著名的两广总...
原创 古... 引言: 阿提卡地区中的村社—德莫,是位于雅典的村社,德莫是一个基层群众自治的村社,但是受到城邦理论的...
原创 1... 在解放战争期间,前期老蒋依靠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各种各样的手段确实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后期,...
原创 无... 伴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昔日的“天朝上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 ...
原创 宋... 若你有机会穿越,会选择回到哪个朝代?秦汉强盛,唐宋繁荣,明清多元,五千年历史长河,每段涡流都各有波澜...
原创 本... 公元1649年,此时距离明朝灭亡已经五年了。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长江以南又先后出现了南明弘光政权,南...
原创 蓝...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在世上想要做成一点什么事,单纯靠单打独斗显然是很难成功的...
原创 简... 在古代,河南省称豫州,地处中原,是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火不断,涌现了一大批名将。今天,我们就简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