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潮人丨南大教授张良仁,他用味蕾考古
迪丽瓦拉
2025-09-01 14:08:27
0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陶韬

张良仁最近在为新书《吃的中国史》练签名,预备前往多个城市签售。这个抖音平台粉丝近200万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在“美食考古”之路上越走越远。

拍摄视频时的张良仁。受访者供图

“中国人2000年前就撸串了”“油条跟秦桧有关”“中国人有多爱吃鸭子?”“叫花鸡是叫花子发明的吗?”……在抖音视频里,张良仁边品尝美食边将美食背后的考古与历史知识娓娓道来,网友通过他的短视频“云听课”感受“舌尖上的历史”。

从事考古学研究与教学30余年,“60后”教授为何转型做“吃播”?近日,记者在南京大学和张良仁面对面聊了聊。

美食里满是文化基因——

“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

“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张良仁在抖音账号简介中这样自我介绍。

考古与美食,搭吗?或者说,一个考古学教授去探店、去介绍美食,是不是太“大材小用”了?

张良仁觉得,这里好像存在一点误解,“美食要吃得有文化才有意思。考古学教授也要走出书斋,把知识带给公众。”

在张良仁看来,美食天然就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联系在一起,“美食里就埋藏着中华的文化基因。”就像他最近在看的《东京梦华录》,里面介绍了皇帝宴请大臣的美食,开封城充满商业气息的节日活动,还介绍了宋朝人的清明节踏春习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物。

张良仁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拍摄。潮新闻记者 陶韬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考古学家最适合讲美食,我称之为‘美食考古’。”张良仁介绍道,因为考古是个小众学科,挖掘现场大家看不见,写出的论文、报告大家看得费劲,但考古学家可以“划重点”,从中找出有趣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作为考古学者,张良仁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和欧亚大陆(含中亚)史前考古,2010-2013年曾主持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的发掘,目前主持中俄和中伊合作考古项目。

他有不少关于美食的记忆。曾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吃过当地的红菜汤、烤肉和酸奶,在伊朗吃过烤馕和藏红花米饭,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个“美食家”,更不是个“美食博主”。

“我爱吃,但并不懂做菜和品评美食的艺术,也不感兴趣。”在张良仁看来,美食是吸引网友的关键词,但视频是为了借美食来传播考古和历史知识,讲的是各种美食的历史渊源。

新媒体创业者戴运哲是张良仁的自媒体“合伙人”。据他回忆,2023年,在共同好友的引荐下,想要“触网”的张良仁和策划孵化知识型创作者的戴运哲一拍即合。两人都注意到,“知识含量”较高的账号受欢迎,于是选定了“美食考古”作为方向。

拍视频的“副业”让张良仁多了一层考量:考古学不该这么“高冷”,作为学者不能只是获得知识、生产知识,还应该与社会公众分享知识。于是,本月他所著通俗读物《吃的中国史》上线,以飨读者。

张良仁(中)所著通俗读物《吃的中国史》上线后,开始多地宣传、签售。受访者供图

“全国从事考古的工作人员大约1万人,但对考古感兴趣的人甚至可能多达几百万。我们有必要向社会公众做科普,告诉他们考古是什么,考古工作者都在做些什么。”张良仁也提醒亲朋,不要再让自己帮忙鉴定文物,也别再问“你们是不是盗墓的”。

“I人”博主养成记——

为拍视频请播音员矫正发音

4月15日,张良仁的拍摄主题是“人间四月天”,他要分享春菜的吃法与艺术,拍摄地址选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附近。

“纯为自费拍摄,平时的探店并不是广告。”张良仁说,为了达成每周更新三条视频的KPI,这学期每周有两个半天要用来拍摄。

成为博主,一定程度上算是张良仁“重启人生”的选项。

以前,科研和教学就是张良仁的生活主题,生活半径基本上在南京大学周边,生活也还算“从容”。但现在频频体验被KPI追赶的紧张,更不用谈,中年“I人”还要表演。

团队成员不仅负责拍摄内容,还偶尔要客串“助演”。潮新闻记者 陶韬摄

按照团队的计划,视频需要具备一定的剧情。视频里喊着“张教授”的“助演”,其实是团队里的工作人员。短视频的选题、剧情编排由团队负责,而张良仁会在专业知识上进行把关。

对张良仁来说,上课比出镜容易。

“颜值、演技、口才,视频博主怎么也得占一样,但我有的只是不够标准的普通话、镜头恐惧、知识和身为南大教授的一点‘光环’。”张良仁回忆,他甚至请了一位播音员指导吐字发音,“就像当年三十多岁转行俄罗斯考古开始学习俄语一样,又过了一次语言关。”

戴运哲还记得,视频刚开始运营时张良仁顶着怎样的压力。“有些人会说,之前带着研究生在知乎上答答题就算了,你还拍视频!拍视频就算了,你还拍探店!挺掉价的。”戴运哲补充道,“但教授跟我说,管别人做什么,我们就是要干起来!”

“刚认识张教授的时候,他面对镜头就像一个NPC,听从安排。但现在他会主动提出哪段希望重来。”摄像师油油告诉记者,镜头外的张良仁要“生动”得多,记得一起去40多度的新疆出差时,除了拍摄时自己举着相机,其他时候都是张良仁帮忙拿着,“他负重比我轻装上阵走路都快”。

张良仁为帮忙推广新书的“互联网好友”赠书、写寄语。潮新闻记者 陶韬摄

两年过去,互联网重塑了这位“60后”的心理。以前在学生论文里看到网络用语会气得够呛,但现在张良仁对着镜头喊出“YYDS”毫无压力;以前上课时很少谈笑,现在面对学生调侃会回答“喜欢夸张幽默版可以去看视频”;甚至连女儿都说,做了短视频之后,爸爸“活泼可爱”多了。

“现在南大的学生已经习惯了,不像刚开始发视频的时候,走在校园里总感觉有镜头在对准我。”张良仁说,走红以后,想要报考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数也激增,“真实感受到了‘考古热’,能让更多人喜欢上考古学那是再好不过。”

“追求变现没什么好羞耻的”——

计划用自媒体收入自费外国考古

张良仁从不遮掩,自己做自媒体追求的就是变现,出书也是其中一种方式。毕竟,自己喜欢的外国考古和学生从事的科技考古都需要经费支持。

“追求变现没什么好羞耻的。我们有一个愿景,希望跑到世界各国,边考古边直播,边发论文边介绍风土人情、美食美景。”张良仁告诉记者,希望能够用美食推动外国考古。

做考古,为什么要出国?

张良仁解释,外国考古其实是很好的“学术外交”渠道。外国考古产生的发掘报告、论文会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能够提升中国的学术影响力。同时,考古发掘势必需要和当地政府、大学和百姓打交道,这就促进了交流和了解。

此外,张良仁认为,在考古领域,中外是联通的,要理解、研究中国历史,不能仅仅聚焦中国本国的考古工作,多了解外国考古,看待问题时视野会更加开阔。

张良仁2019年在俄罗斯考古。受访者供图

“我们在中国经常会发现罗马的货币、波斯的银币、印度的佛像等,要研究这些历史文物,就需要了解外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张良仁和记者分享此前外国考古的发现:

在俄罗斯的考古现场,发掘出了两处古代的冶金遗址,研究后发现所使用的技术与古代新疆地区的冶金技术有着联系;

前几年伊朗的土丘发掘中发现了一批青花陶,这其实是仿烧中国青花瓷的产品,说明历史上青花瓷曾到过此处,古代“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已经远播海外。

“如果没有这些发现,我们就不知道古代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这么大。”张良仁说。

张良仁与外国考古的故事始于2000年。当时,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的他做了个决定,“国内考古的人太多了,我想去国外看看。”于是,他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随后选择了俄罗斯考古。自那时起,他自学了俄语,后来又学习日语、德语、法语和波斯语,从语言方面为“外国考古”“外国直播”做准备。

他也在准备短视频的美食选题:俄罗斯的鱼子酱味道很浓;伊朗也有“盖浇饭”,他们会浇酱,放上烤肉、葱、香菜、辣椒等;俄罗斯和伊朗人也喜欢喝茶,但他们爱喝红茶,放糖。

“我们要变现,要筹集经费,争取明年重新开启伊朗的考古项目,到时候有机会能够将考古现场、当地美食通过短视频介绍给大家。也希望通过我的行动,引起社会各界对外国考古的重视。”聊到此处,张良仁突然稍显激动,“不对,不仅要去伊朗,还要往希腊、非洲、埃及、尼日利亚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历史的长河中,字义的演变往往折射出深邃的人性与权力的微妙。比如,今天要谈的“流”字,最初可以追溯到...
原创 他...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跟清朝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挖断了清朝的龙脉,溥仪曾经在清朝列祖列宗面前发誓:不...
微史记 | 狄仁杰到底埋在哪 本周“微史记”周刊,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卢亚辉,为我们详细解读狄仁杰归葬何处。 狄仁...
原创 南... 怪只怪丘迟的劝降书鼓动性太强,使得陈伯之连儿子也不顾,领着八千人从梁城冲出来重新投入了南朝的怀抱,这...
考古专家如何确认青岛琅琊台真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杜春娜 于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原创 驸... 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或是能征善战之名将、或是经天纬地之宰辅、或是天赋异禀之奇才,无一不是当时名声...
原创 隋... 公元541年的一个晚上,在般若寺降生了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要比寻常人家的小孩...
原创 元...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致和元年(1328年),元朝泰...
原创 隋... 他虽为皇帝却没有三宫六院——只爱一个女人文献皇后。在建立隋朝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时,隋文帝曾这样信誓...
原创 古... 其实在古代乱世当中,女子一生的处境如何,主要取决于她有没有‘自保能力’。 如果历史上有某个女子,个...
原创 中... 古人打虎,英雄辈出,各有千秋。若要比拼谁是最顶尖的“打虎好汉”,不单要看他们的数量、名气与威名,更要...
原创 兵... 打不过。虽然郭嵩阳是抱着送死的心态死在荆无命的剑下,目的是想要给李寻欢传递信息,但就算是没有这层原因...
原创 秦... 秦王朝在秦二世胡亥时期,天下各地的反秦起义不断,大秦却没有军队进行抵挡,曾经的百万虎狼之师,这个时候...
河南学生来信 “告白” 井冈山... 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一封信 2025年4月20日 河南青年来信致敬井冈山 跨越山海的红色回响 青年眼...
原创 皇... 皇帝的后宫,很多人知道一句话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说的是皇帝后宫数量非常多。还有句话叫后宫佳丽三千人...
原创 假... 曾国藩如果听了曾国荃的话,起兵造反,他可能会死的很惨! 在曾国藩带领湘军克复南京后,朝野上下赞颂不...
原创 三... 在那遥远的三国时代,出现了许多形象鲜明的英雄事迹,随着千百年来邻家巷里代代口口相传之后,愈加如神话一...
原创 2... 大家或许都知道,在古代地位高的人死后都会找人陪葬的。那么,此次又有什么发现呢? 山东济南刘家庄,本...
原创 不... 公元1932年1月8日,日本发布了一条震惊事件的消息的新闻震惊:日本天皇裕仁在东京被一名来自上海、年...
原创 历... 杨贵妃,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