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么样?
迪丽瓦拉
2025-09-01 18:34:48
0

曾国藩如果听了曾国荃的话,起兵造反,他可能会死的很惨!

在曾国藩带领湘军克复南京后,朝野上下赞颂不已,一时间,曾国藩获得巨大威望,也就是在此时,曾国荃向哥哥曾国藩提出了起兵的建议。

曾国荃的理由很简单,克南京是天大的功劳,但是朝廷仅仅是拿一个侯爵之位就将曾国藩给打发了,并且,还多次下诏,要求湘军各级将领从速办理军费报销。

这分明就是过河拆桥。

不仅如此,朝廷火速提拔了原是曾国藩部下的湘军将领,让这些人与曾国藩平起平坐,如此操作,任谁都看得出来是要压制如日中天的湘军首领曾国藩。

曾国荃认为,既然朝廷不仁,就怪不得他们不义,此时趁着湘军兵强马壮,何不一举打进京师,恢复汉家河山?

搏一搏,很有可能单车变摩托!

对于弟弟曾国荃的提议,曾国藩反应倒是很冷静,直接一口回绝了、

对于曾国藩的反应,曾国荃等人很是不解,他们认为,曾国藩可能是出于担忧湘军实力不足以与朝廷决一胜负,唯恐得不偿失。

在曾国荃看来,当时湘军坐拥三十万大军,曾国藩还兼任两江总督,不仅如此,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以及旧相识左宗棠,都与曾国藩交情不浅,大清东南的半壁河山,可以说都在曾国藩的掌控之中,如此大好形势,有何担忧?

即便是曾国荃分析的如此到位,曾国藩依旧是一口回绝。而曾国藩的一番话,最终打消了曾国荃起兵的这个念头

在曾国藩看来,即便是如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和自己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他仕途一直坦荡,那么这些人依旧会对他毕恭毕敬。

但是若是曾国藩起了二心,要推翻清廷,那么首先来征讨他的,就一定会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在感情和利益面前,感情几乎是一文不值。

在曾国藩如日中天的同时,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已经刻意的与曾国藩拉开了距离,毕竟谁都知道这两人与曾国藩有着一定的交情,如果做得过进,被朝廷认为是抱团,那等待他们的,就真的是完犊子了。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清晰的认识到,如果自己造反,那么,这些人不但不会援助,还会第一个对自己展开攻击。

除此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朝廷不是傻子,已经在暗中防着曾国藩了

慈禧太后除了火速提拔曾国藩的老部下,来制衡曾国藩外,还安排了湖广总督官文守武昌、富明阿、冯子材分别驻守长江上游的武昌以及下游的扬州、镇江等地,目的就是钳制曾国藩的湘军。

就这样还不放心,又安排同样实力不俗的僧格林沁,率兵南下屯兵皖、鄂之交,虎视南京。

如此安排,老练如曾国藩,会不知道朝廷的深意?会不知道朝廷想做什么?

正是曾国藩深刻的明白这一点,他才不会,也不能有起兵推翻清廷的想法,只要他有任何的异动,不远处虎视眈眈看着他的几个人,就会在第一时间扑过来。

届时,湘军能扛得住这来自朝廷的“正义之师”吗?至少曾国藩有些信心不足。

按理说,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争洗礼的湘军,战斗力理应是非常强的,何况,还刚刚赢得了南京大胜,并且此时的湘军,如曾国荃所说,坐拥三十万大军,还是具有一拼的实力的。

但有句谚语怎么说来着,叫做姐儿俩守寡,谁难受谁知道,湘军看似风光无两,背地里什么情况,曾国藩是相当清楚的。

坐拥30万大军,这个确实不错,这其中,仅曾国藩能够直接指挥的,就有12万人,但湘军内部的派系,却十分的复杂。

人事关系纵横交错,人员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所有湘军都是曾国藩的直属部队,真正属于他的嫡系,也只有弟弟曾国荃以及彭玉麟所率的水陆军六七万人而已。

同时,湘军本身就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存在,能够保持狼一般强大的战斗力,是全靠喂肉、喂骨头的出来的结果,巨大的财富刺激,让所有人都会暂时的依附在曾国藩身边。

在克复南京后,太平天国宣告灭亡,湘军也从一路战争中,获取了大量的财富,此时的湘军,人人都发了大财,都想着回老家享受,至于斗志,哪里还有?

饿狼吃饱了,也就没有动力再征战四方了。

事实上,曾国藩对于湘军目前的状况,是十分清楚的,三十万大军,只不过是一个唬人的空架子,如果造反,这三十万大军,不会跟随自己卖命的,反而会调转枪头,对付自己。

指望着嫡系的六七万人去造反?但凡有盘花生米,也不会醉成这样!

当然,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历史上还是有些牛人,在各种条件都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运用个人能力,最终取得天下的,比如白手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起点可谓是史上最低。如果曾国藩有朱元璋的能力,别说全部,哪怕一半,不用曾国荃建议,自个早就开打了。

但曾国藩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虽然有一定能力,但他更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曾国藩打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屡败屡战,另外就是,他打起仗来,速度堪比蜗牛。

打安庆,耗时15个月;打九江,耗时16个月;打南京,耗时达到了26个月。

之所以打得慢,正是要在打的过程中,以时间换空间,来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而在每场战争中,曾国藩对于自己的能力,已经逐步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他不是当皇帝的料,更没有当皇帝的命。

所以,在诸多因素的考虑之下,曾国藩才会在弟弟曾国荃提出起兵造反这个提议时,一口回绝,并且不容商量。

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会让自己死得很惨,会让家族分崩离析的糟糕决定。

相反,如果他不起兵造反,反而会安安稳稳的,坐享荣华富贵,在朝廷重用、人人敬仰中,度过一生。

饱读儒家圣贤书,不干赔本买卖的曾国藩,是必然不会选择造反,而是低下头来,去当一个忠诚于清廷的大臣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同... 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俩人的关系应该分两部分讲,一个是斯大林活着的时候,另一个斯大林逝世之后。 我们先...
原创 胡... “勿近白虎”是胡雪岩临终前告诫他子孙的说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替大家分析分析! 白虎...
原创 两...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被认为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
哥伦布雕像被斩首?美国民众的意...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国内闹得是沸沸扬扬。愤怒的美国民众还在著名城市波士顿破坏了著名航海家哥伦布的雕像。...
原创 黑... 回望世界发展的历史,很重要的一步进程就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是在众多航海家的不懈努力中终于被开拓出来...
原创 顺... 清朝的皇帝当中,顺治皇帝只活到了24岁,而乾隆皇帝弘历竟然活到了将近90岁。为什么顺治帝如此短命呢?...
原创 战...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侵略者入侵了我国的土地,他们在我国的领土上大肆的 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犯下的 ...
原创 “... 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不同于别的国家的文字,它曾经被评为最难学的语言。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
原创 老... 在时光的潮流之中,有些景象仿佛被沉淀在了历史的沙砾中,静静等待着被重拾。1962年的印度加尔各答,这...
原创 历... 军队的强大直接关系着一个朝代的时长,因为他们是保卫祖国的先锋,所以军队越强大,朝代就越长久,那么我国...
原创 朝... 朝鲜空战硬核研究:空4师1953年3月31日至7月27日 作者 中华幼鹰/鹰击苍穹 1953年3月...
原创 夏... 在夏商朝朝的的灭历史亡,有之后如,一商部朝波却澜似壮乎阔成、了曲一个折不迂安回定的的史存在诗,,其中...
原创 谯... 谯周,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他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劝刘禅投降,蜀国灭亡。因此,很多人评价谯周卖国种种,刘...
原创 商... 商朝(约前十六世纪至前十世纪),因最后首都定于殷,又称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也是信...
原创 功...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正是解放战争的高潮阶段。我党正义的事业如同秋风扫落叶,将那些曾以权谋私的国民党高...
原创 四... 平时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比较喜欢看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一方面是这类剧情比较有意思,更加的吸引人,另一个...
解密德皇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一... 1909年英国《笨拙》杂志刊登了一幅名为《危险中的英国》的讽刺漫画:德皇威廉二世身着海盗服,手持巨型...
曹操屯田:从屯田制度到粮仓的逆... 公元196年,汉末动荡不安,黄巾之乱的余波依然在大地上蔓延,农田荒芜,民生凋敝。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
原创 一... 起源于母亲河--黄河的古中国文明,繁衍至今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片土地...
原创 他... 看过金庸先生所作《射雕英雄传》的人,应该对于郭靖这一个人印象非常深刻,在金庸作品中,郭靖不仅武功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