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国四大名将当中,为什么只有王翦能够善终?两千字看懂王翦一生
迪丽瓦拉
2025-09-01 14:33:00
0

王翦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知进退,不贪权,敢于在自己最巅峰的时候,放弃自己所有的权力。再加上王家的子孙也比较争气,王翦自然能够善终了。

王翦是战国时期最顶尖的名将之一,和白起、李牧、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不过,就是这样一位名将,我们却连他的生卒年份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他少年时代的经历。

这倒也不奇怪,毕竟在先秦时期,史料记载都比较匮乏。尤其是后来秦末战乱频发,很多史料都遗失了。所以等到后来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找不出王翦少年时代的相关资料,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据史学家推测,王翦应该是周灵王长子姬晋的十八世孙。这个姬晋可是一个超级猛人,据说后世所有姓王的人,都是他的子孙后代。

而到了王翦这一代,青年时代的王翦,开始在秦国做官,并且逐渐来到了秦始皇嬴政的身边,并且得到了嬴政的信任。王翦开始侍奉秦始皇的时候,秦国正处于一种极为诡异的状态。当时的秦始皇,虽然已经即位数年,但是还没有正式亲政,朝堂大权,都掌握在丞相吕不韦,王后赵姬,以及赵姬宠信的宦官嫪毐手里。

这里面的情况,说起来比较复杂,秦始皇他们家的家事,确实也比较乱。反正当时的秦始皇,基本上没什么实权,而且那个假宦官嫪毐,还一直想着干掉秦始皇,然后把自己儿子送上王位。

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候,王翦来到了嬴政的身边,开始成为嬴政最得力的助手,帮助嬴政暗中掌握了一部分军队。

此后的几年里,随着秦始皇成年,在咸阳举行了加冠典礼。按照秦国的制度,嬴政加冠之后,就该正式掌权了。但是,那位假宦官嫪毐,害怕嬴政掌权后,会清算自己,所以便趁着嬴政举行加冠仪式的时候,发动了政变,但是结果却反倒被嬴政派兵给镇压了。

这场政变,后世史称‘蕲年宫之变’。

有关蕲年宫之变的经过,史书上记载的极为简略。对于当时嬴政到底是怎么镇压的嫪毐,相关史料更是极少。不过,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在这个过程当中,王翦应该是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应该就是由他来带兵,平定嫪毐的叛乱。而后帮秦始皇迅速掌握大权,控制咸阳,继而流放了吕不韦。

也正是因为早年的这些经历,导致秦始皇亲政之后,对王翦极为信任和倚重,开始重用王翦。再加上王翦确实有真本事,所以很快,王翦就成了秦国军队当中,最具实权的一位将军。

接下来,就是秦国攻灭六国的故事了。

公元236年,也就是蕲年宫之变发生两年之后,秦始皇已经驱逐了吕不韦,对内进行了一场清洗,彻底掌握了大权。这一年,赵国进攻燕国,秦始皇借着救援燕国的名义,派王翦进攻赵国。此后,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和顺县。最后不但攻下了阏与,还拿下了赵国的九座城池。

这场战争,既是王翦传奇战绩的开始,同时也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开始。

此后的几年里,王翦一直在前线领兵,给韩、赵、魏三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公元231年,魏国和韩国被迫各自割地给秦国。而韩国割让的,更是最为关键的南阳地区。一个南阳地区,占据了当时韩国近一半的领土!

所以,仅仅一年之后,秦始皇便派镇守在南阳的内史腾出兵,一战灭掉了韩国。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的韩国,第一个倒下了。

而除了韩国之外,剩下的五大强国,全都是王家打下来的!要么是王翦带兵平定,要么是王翦的儿子王贲所为。

韩国灭亡一年后,公元229年,王翦从陕西绥德出兵,进攻赵国。已经大为衰弱的赵国,拿出自己最后一点家底,派名将李牧前去迎战王翦。这场名将之战,打得极为艰难,双方僵持了一年多以后,王翦才用反间计除掉了李牧。此后,没了李牧的赵军,再也挡不住王翦。公元前228年,王翦攻破邯郸,俘虏了赵王,赵国自此灭亡。

赵国灭亡之后,还不到一年,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事件。此后,王翦率兵进攻燕国,一口气打下了北京地区。残存的燕国势力,虽然逃到了辽东,得以苟延残喘。但这时候的燕国,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燕国被打垮后,王翦的儿子王贲,被调去了南线,大败楚国,让楚国折损了很多有生力量。不过接下来,对于如何攻灭楚国,秦国高层却出现了很大的争议。王翦认为,要灭楚国,至少要六十万人。而另一位名将李信,则认为只需要二十万人。

相比王翦,李信的资历虽然浅了一些,但是在之前平定赵国和燕国的战事当中,也有很大的功劳。而且,王翦此时的功劳已经有些过大,再加上他所提出的六十万军队,实在是太过庞大,让秦始皇也有些忌惮。所以接下来,秦始皇选择了李信,让李信去带领二十万兵马灭楚。

这个决定出来之后,王翦特别聪明,马上意识到了秦始皇对他已经有些忌惮了。所以,在这之后,王翦马上开始称病,然后回了老家。所有的权力,全都放手的干干净净。

王翦这招以退为进,实在是太过高明。而接下来一年多发生的事情,则是让局面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首先,王翦的儿子王贲,领兵北上,趁着楚国无力支援的机会,领兵进攻魏国。最终,王贲引黄河之水,水淹大梁,逼得魏王不得不开城投降,魏国就此灭亡。

至此,战国七雄当中,王家再灭一国。三晋之地,尽归秦国所有。

与此同时,李信负责的楚国战场,

则是

遇到了大麻烦。李信还是比较有本事的,在战争前半段,打得十分顺利,甚至直接攻克了楚国都城。但是再之后,随着楚国这边逐渐发力,不断骚扰秦军后方。领兵的楚国大将项燕,又是一个超级猛人。最终,李信大败,整整二十万秦军精锐,被楚国打到崩溃!

到了这个时候,谁对谁错,已经显而易见了。王家可以大胜灭国,其他人却只能战败而回。所以,就连秦始皇嬴政,也不得不低头,亲自去王翦的老家,请王翦出山。而这一次,王翦依然提出要领兵六十万,秦始皇也很快答应了下来。

再之后,王翦领兵攻楚。到了楚国之后,双方对峙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等到楚国彻底松懈之后,王翦忽然带兵冲锋,一战打垮了楚国主力。最终,楚国大将项燕,战败被杀。一年之后,楚王负刍被俘,楚国至此灭亡。

楚国灭亡之后,王翦继续领兵南征,去征服楚国更南方的百越地区。与此同时,王翦之子王贲,则是领兵北上,灭掉了苟延残喘的燕国,之后又迅速南下,灭掉了齐国。至此,秦朝彻底统一天下,而王家也因此立下了不世之功!

再之后,史书上对于王翦和王贲父子的记载,就彻底消失了。

后来王翦父子又经历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直到今天也一直是一个迷。但是从很多蛛丝马迹当中,我们可以判读,王家肯定是得以善终了。因为据司马迁记载,十几年之后的巨鹿之战当中,王翦和王贲父子,都已经去世了。但王贲的儿子王离,当时便作为秦军的主要将领,参加了这场战争。如果王翦父子没有善终的话,王离自然不可能有领兵之权。

另外,王翦的后人,也混得不错。在后世影响极大的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便都是王翦的后人。后世那些有名的王姓子孙,比如王允、王凌、王导、王羲之等人,全都是王翦的后人。这样的结果,显然算是善终了。

至于王翦为什么能得以善终,答案自然也显而易见了。王翦虽然功高盖主,但却从不贪恋权力,反倒是知进退懂得失。再加上王翦对秦始皇本人,也有很大的恩情。若非王翦,秦始皇估计连皇位都坐不稳,更别提统一六国了。这样的王翦,得以善终,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历史的长河中,字义的演变往往折射出深邃的人性与权力的微妙。比如,今天要谈的“流”字,最初可以追溯到...
原创 他...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跟清朝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挖断了清朝的龙脉,溥仪曾经在清朝列祖列宗面前发誓:不...
微史记 | 狄仁杰到底埋在哪 本周“微史记”周刊,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卢亚辉,为我们详细解读狄仁杰归葬何处。 狄仁...
原创 南... 怪只怪丘迟的劝降书鼓动性太强,使得陈伯之连儿子也不顾,领着八千人从梁城冲出来重新投入了南朝的怀抱,这...
考古专家如何确认青岛琅琊台真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杜春娜 于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原创 驸... 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或是能征善战之名将、或是经天纬地之宰辅、或是天赋异禀之奇才,无一不是当时名声...
原创 隋... 公元541年的一个晚上,在般若寺降生了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要比寻常人家的小孩...
原创 元...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致和元年(1328年),元朝泰...
原创 隋... 他虽为皇帝却没有三宫六院——只爱一个女人文献皇后。在建立隋朝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时,隋文帝曾这样信誓...
原创 古... 其实在古代乱世当中,女子一生的处境如何,主要取决于她有没有‘自保能力’。 如果历史上有某个女子,个...
原创 中... 古人打虎,英雄辈出,各有千秋。若要比拼谁是最顶尖的“打虎好汉”,不单要看他们的数量、名气与威名,更要...
原创 兵... 打不过。虽然郭嵩阳是抱着送死的心态死在荆无命的剑下,目的是想要给李寻欢传递信息,但就算是没有这层原因...
原创 秦... 秦王朝在秦二世胡亥时期,天下各地的反秦起义不断,大秦却没有军队进行抵挡,曾经的百万虎狼之师,这个时候...
河南学生来信 “告白” 井冈山... 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一封信 2025年4月20日 河南青年来信致敬井冈山 跨越山海的红色回响 青年眼...
原创 皇... 皇帝的后宫,很多人知道一句话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说的是皇帝后宫数量非常多。还有句话叫后宫佳丽三千人...
原创 假... 曾国藩如果听了曾国荃的话,起兵造反,他可能会死的很惨! 在曾国藩带领湘军克复南京后,朝野上下赞颂不...
原创 三... 在那遥远的三国时代,出现了许多形象鲜明的英雄事迹,随着千百年来邻家巷里代代口口相传之后,愈加如神话一...
原创 2... 大家或许都知道,在古代地位高的人死后都会找人陪葬的。那么,此次又有什么发现呢? 山东济南刘家庄,本...
原创 不... 公元1932年1月8日,日本发布了一条震惊事件的消息的新闻震惊:日本天皇裕仁在东京被一名来自上海、年...
原创 历... 杨贵妃,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