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当年黄袍加身,代周立宋以后,国势兴盛,南唐后主李煜觉得弄不过人家,无奈向大宋称臣。
李煜诗名远扬,属于不务正业的货,做皇帝其实不是他的长处。称臣后,按照惯例要年年去开封向大宋朝贡。
朝贡就得有使者呀,有一年他选了徐铉当朝贡使臣。
徐铉是啥人呢?是当时学富五车的大牛人,平时口若悬河,引经据典的,口才直逼《九品芝麻官》里的包兴,是个能把死人说活的主呀!
按照规矩,人家要来朝贡,宋朝得派个官员全程陪同,当时叫押伴使。
选押伴使让当时的大臣犯了难,都知道徐铉特能喷,大臣们都觉得吹不过他,怕失了朝廷尊严。
没办法,丞相把球踢给赵匡胤:我等愚钝,恐失朝廷礼仪,兹体事大,伏唯圣裁!
赵匡胤一看,一群饭桶嘛,说,那你们都闭嘴吧,这事我来办!
停了几天,听说徐铉快到了,赵匡胤叫贴身秘书传令给禁卫军司令,速速选十名不识字的小兵蛋子,把花名册报上来。
赵匡胤拿住名单,看都没看,拿御笔随便圈了一个,说,押伴使就他了。
满朝大臣一脑子糨糊,也不敢问,就按照皇上的旨意,命令那个侍卫当押伴使去迎接徐铉。
再说这个侍卫,没头没脑地接了个差使,稀里糊涂地当上了官,也不敢多问,渡江接上徐铉,硬着头皮一路陪上了。
这个徐铉,果然嘴皮子耍的溜,天天和押伴使高谈阔论,口若悬河,说到激动处,手舞足蹈,唾沫横飞。反观押判使,本来就是文盲,对徐铉的长篇大论根本就听不懂,更别说与之辩论了,问的紧了,答句嗯嗯,基本上都是光听不说,心不在焉。
一连几天都这样,这不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么?徐铉也没了喋喋不休热情,闭上了嘴。这个押伴使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