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平民到宰相,管仲如何实现阶级跨越?
迪丽瓦拉
2025-09-02 19:33:53
0

悠悠春秋大业,滚滚战国狼烟。

管仲在后代的历史评价非常高,被誉为千古第一名相。但是这个管相的作风跟后来的商鞅、萧何、张居正、王安石这些人大不相同。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正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都是提倡重农抑商,把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做事有原则可循。

但是这个管仲却不一样,他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赚钱,什么手段都敢用。比如吧,青楼这个行业,就是管仲为了给齐国财政增收发明出来的。

就像木匠供奉鲁班一样,后世的青楼在开业之前都要拜一下管仲这个祖师爷。也不知道管仲到底教了他们什么。

用我们今天的话语来说,管仲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他不在乎使用什么手段。而且,管仲这个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宰相。

春秋时期以及之前的夏商周,都是贵族社会。国家的官职基本上都是被上层贵族所垄断的,丞相的儿子永远都是丞相,也别管他会不会够写字,将军的儿子永远都是将军,你别管他能不能拿得动刀。

等级森严,越界者死。

那么机会主义者管仲是如何打破这条铁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的呢?

管鲍之交,贵人之助

管仲这个人最早的出身已经无法考证。不过,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周朝初年三监之乱的时候被周公平定的那个管叔的后代。要是这个说法是真的话,那么管仲在血脉上跟周王室还算是沾亲带故呢。

不管是不是龙子龙孙吧,反正老管家传到管仲这一代,除了一个低级的士人身份之外,一无所有。好在管仲年轻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好兄弟,叫做鲍叔牙。

鲍叔牙的家也是最低级别的士人,但是相比于家徒四壁的管仲,鲍叔牙却是家财万贯。

家里有矿的鲍叔牙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义气担当,不仅没有嫌弃管仲家境贫寒,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带他刷经验。奈何当时的管仲简直就是衰神附体,他们俩之间的合作,就是从一次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

史书上记载是:三辱于市,三见逐於君,三逃于战。

这个三可不是三次的意思,而是很多次啊。也就是说,管仲做生意破产了很多次;管仲上战场逃跑了很多次;管仲想当官,被辞退了很多次。

要是旁人遇到这种情况,东方明珠都跳了好几次了。可管仲却不在乎,反正他一无所有,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嘛!反正做生意用的是鲍叔牙的钱,做官走的是鲍叔牙的门路,上战场有鲍叔牙帮我垫后。

真正应该感慨的是鲍叔牙,在被坑了这么多次之后,还能对管仲不离不弃。

所以,管仲能够成功的第一个原因,要归功于鲍叔牙,要没有这么一个好朋友给他提供这么多试错的机会,任何一次创业失败,都足以让他去跳楼,根本没有人生豪迈从头再来的机会。

鸡蛋不放一个篮子

管仲能够成功的第二个原因,得益于他的鸡蛋投资策略。管仲生活的时期,是春秋小霸齐僖公在位的时期,此人是春秋霸主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除了太子齐襄公之外,还有两个儿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这两个都是小妾所生,不具备皇位继承的资格。

也不知道齐僖公是怎么搞的,或许就是两个儿子在他眼里的地位并不重要。

在他们两个成年的时候,齐僖公给他们找了两个补习老师。吊诡的是他找的居然是管仲和鲍叔牙这两个超级loser。

按理说,齐僖公是一国之君,有的是条件找更好的补习老师,怎么就找了这么两个人呢?莫非想让他们教两位公子,如何从失败走向更大的失败?

与他们两个人一起应聘的,还有一个叫做召忽的人。正常来说,辅佐两个没有皇位继承资格的公子,并不是什么有前途的职业。

但这三个人却不以为然,反而心比天高,经常私下悄悄开会说,我们三个人就是齐国的三个鼎足啊。将来,我们应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治理齐国。

好家伙,齐禧公还没死呢,齐襄公还在摩拳擦掌等着接班呢。你们就在商量这些事,要是让他们知道了,非得拉出去五马分尸不可。

他们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就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个太子齐襄公身上,存在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刚愎自用,跟国内大臣的关系很差。

当时是贵族社会,大臣们对于国家的话语权,远远高于后来的朝代。基本上几个大臣串联起来发动一场政变,就能够推翻一国之君。跟大臣们的关系处理不好,后果很严重啊。

所以他们觉得齐襄公早晚有一天会翻车的,而到了那个时候,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肯定有一个人会继承王位。当时鲍叔牙和召忽觉得公子纠的赢面比较大。

要不我们仨一起辅佐公子纠,以后当个从龙之臣好了。可管仲觉得政治斗争的东西说不准,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时候,他又坑了一把自己的好兄弟鲍叔牙。他让鲍叔牙去辅佐公子小白,自己和召忽留下来辅佐公子纠。

你说他缺德不,明知道公子小白的赢面比较小,还让鲍叔牙去辅佐他,而自己却留下来辅佐赢面比较大的公子纠。

而他叫鲍叔牙去,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他吃定了鲍叔牙把自己当成至爱亲朋、手足兄弟。万一公子小白获胜,鲍叔牙是不会抛弃自己的。如果让召忽去辅佐公子小白,真那到时候他未必就会拉自己一把。

还真别说,管仲这个鸡蛋投资策略还是非常管用的。后来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之后,要清算管仲,就是鲍叔牙跳出来力保管仲一命,还推荐他担任齐国的宰相。

江湖骗子胆气大

历史书上告诉我们,鲍叔牙推荐管仲出任宰相之后,齐桓公答应了他的请求,然后两人冰释前嫌,一起开创春秋霸业。这是童话,真实远比这复杂得多。

齐桓公又不愚蠢,他怎么会把国家大任交给一个敌对集团的二号人物?而且他的简历上充斥着失败两个字。难道就仅凭鲍叔牙的一句话,齐桓公就敢把身家性命托付管仲?

其实鲍叔牙的举荐,只是给了管仲一次面试的机会而已。至于在这次面试中,管仲到底能不能够让齐桓公满意,还得看他自己的本事。

按常理来说,管仲是齐桓公的政敌,人家刚刚饶你一命对你有恩,现在又到人家那里讨碗饭吃,在这次谈判中,管中应该处于弱势地位才对。

如果管仲唯唯诺诺,表示谢齐桓公不杀之恩,希望以后有幸在他麾下效犬马之劳。那么,在齐桓公的心里,此人也就不值一提了,就算最后看在鲍老师面子法外开恩赏他一个官做,也不会让他做宰相。

而管仲的应对策略就是,他一上来就盛气凌人,直接问齐桓公:你有什么理想啊?一下子就掌握了对话主动权。

齐桓公回答说:我想把国家治理好。

管仲摇了摇头:这太保守了,你应该称霸诸侯。

齐桓公回答说:没这么大理想,就想守住一亩三分地。

管仲听完之后,怒发冲冠,梗着脖子说:我之所以没有跟着公子纠去死,就是为了让齐国实现称霸的大业,现在你这么说干脆赐我一死吧。

你看他短短几句话,就将自己贪生怕死,以及齐桓公的活命之恩给撇得干干净净,把自己塑造成了为齐国而生的英雄,反而让齐桓公相形见绌,在他的伟大志向下显得渺小无比。

最后,齐桓公彻底败下阵来:你别这样,要不我们试试?

那么,管仲到底是不是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为了齐国的霸业而活着的呢?简直是胡说八道。

其实他这个时候对齐国霸业根本就没有一丁点规划,直到三年之后,才逐渐摸索出了“尊王攘夷”的套路。

你说他自身一点规划都没有,就谈什么霸业,这不是江湖骗子又是什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雍正王朝》里的十三爷胤祥,是一位统兵有方,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带兵打仗的阿哥,包括隆科多,...
原创 清... 清末格格金默玉:我们不叫格格,奴才回答也不是喳,没落后她是如何生活的? 大制作清宫剧收视率似乎一直都...
原创 三... 隋唐时期,因为隋炀帝施政不当,导致全国到处造反。稍成气候的称为反王,规模较小的称为烟尘。 这十八路反...
原创 1... 皇太极称帝的时候,大清朝的骑兵战斗力是入关前最差的一个阶段。 很多人认为,入关前后的八旗铁骑是虎狼之...
统一战线工作动态(4.30) 民革玉溪市委会举办“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活动 4月23日,民革玉溪市委会举办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原创 吴...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削弱藩王的势力,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打压藩王日益增长的权势。为...
原创 贞... 前言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极富盛名的君主,他上马领军,下马治国,其文治武功、雄才伟略都可堪称“千...
原创 巴... 1991年苏联解体,昔日红色巨人轰然倒下,留下一个混乱无序的“烂摊子”。本就是被强迫加入的波罗的海三...
原创 曾...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前后长达三百年,被誉为古代商品经济最发达、最富裕的朝代。宋朝刚建立时,...
原创 清... 导读:清华大学是我国名牌大学,而且是一个历史名校,其文化底蕴非常的丰厚,其图书馆更是被国家列为首批国...
原创 “... 宋朝统一后,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在其经济形式上还没有显露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然而就在它充满...
原创 澳... 考考大家:澳大利亚最早的华人,他们是去那里干嘛的呢? 答案是:挖金。 对,没错,淘金,是真的淘金。 ...
原创 格... #格萨尔王是个什么人物#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格萨尔王这个人物。但是,关于格萨尔王具体的情况,相信多数...
原创 历... 在我国古代不缺少勇冠三军的将领,也不缺少才华横溢的文人,缺少的是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的人。虽然缺少,但...
原创 徐... 徐福,秦代著名方士,相传也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在沿海一带民众中...
原创 隋... 在《隋唐演义》中,天下纷乱,群雄并起。无数英雄纷纷出世,武艺高强者众多。如隋唐十八条好汉,四猛四绝十...
原创 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登上井冈山,创建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这座位于湘赣边界...
原创 西... 我们都知道,在老蒋执政国民政府的时候,他就依仗着各个牛逼大佬的支持,一度成为了北伐部队的首领,老蒋最...
原创 原... 没有考古,我们的古代史有一半都得从教科书里面抹去。先秦部分更多。 没有考古,我们的信史最多上到春秋晚...
原创 武... 唐显庆四年,武则天和高宗皇帝一手炮制了长孙无忌谋反案,把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大臣一网打尽。武则天称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