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贞观年间:李世民是怎么大力发展经济的
迪丽瓦拉
2025-09-03 03:33:13
0

前言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极富盛名的君主,他上马领军,下马治国,其文治武功、雄才伟略都可堪称“千古一帝”。李世民在位期间:经济繁荣、朝堂清明、文化鼎盛;国内实现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称雄天下;海内皆服,四方来朝。因其年号“贞观”,所以此盛世被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一共23年,李世民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盛世景象呢?这段时间的经济是如何发展的呢?

休养生息

自隋朝末年乱世纷争开始到唐朝一统天下,期间战乱不止,各地混战,权力更替频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社会生产处于瘫痪状态,经济倒退,田地荒芜,民生凋敝。

李世民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关乎国家大计,对于经历了多年战乱的百姓,他们急需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因此李世民首要举措就是休养生息。

1、改善农业

农业是国之基础,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行业。经过多年战乱,大片农田被荒废,为了加快农业生产建设,

李世民推行奖励垦荒的措施,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通过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操作,解决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缓和了田地纠纷,使农户有了归属感;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制度不夺农时,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劳作问题。

除此以外,李世民对于征发徭役也进行了改善,除了非必要的征发以外,其余一概不征发两役,即使必须征发徭役也要错过农忙时期,比如皇太子举行加冠礼需要征发徭役,而恰好是农忙时节,李世民便下令改为农闲时,此举深得百姓拥护。土地制度的实行加快了农业生产,解决了百姓温饱,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抚恤赈灾

隋末唐初,天下纷乱不止,百姓背井离乡,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派凄惨景象。人民深受战争之苦,对和平稳定的生活充满向往。针对这种情况,李世民命各属地官员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对于流亡的民众予以召回,不愿回本地的就在当地授予田产,就地耕种安家,以抚民心。时值乱世多有百姓售卖子女,李世民得知以后,拿出钱财为百姓赎回子女,使家人团聚。

经过一系列抚恤,灾民生活得到好转,社会趋于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从简治奢

隋朝的灭亡给了李世民很大的启示,大兴土木和骄奢淫逸被百姓深恶痛疾,而唐朝初期百废待兴,因此李世民提倡勤俭节约。他命王公贵戚和朝堂官员皆以节俭为主,饮食、住宅、出行、服装、婚丧嫁娶等都要以自身品级标准操办,绝不可大操大办。而且他以身作则遣散了三千多宫女,以减少宫中开销。

同时免除了各州府的朝贡,大大减少了百姓的负担。除此以外,李世民居住的宫殿还是延用的隋朝时期的,由于战乱,宫殿已经破败,以往前朝的开国君主都会兴土木建新的宫殿,而李世民深知百姓之苦,下令不许新建。而李世民本身患有“气疾”,这种病适逢阴天下雨就会疼痛难忍,为了李世民的身体,有官员建议造一处小的宫殿以供居住。李世民仍然拒绝了该建议,这破旧的宫殿李世民一住就是十几年。

贞观年间,节俭之风盛行,唐朝上下简朴素雅,百姓无饥寒。

繁荣盛世

我国历朝历代奉行的是“重农抑商”,所以商业在各朝代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和歧视,其经济占比和社会地位也比较低,这也是阻拦经济发展的一道门槛。

而李世民一改其它朝代的歧视和打压,十分重视商业发展,他提高商业地位,尊重商业行情,鼓励行商,使商业逐渐兴盛。

同时唐朝的强大为对外关系带来了极大的自信和便利,贞观年间,除了唐朝本土的商业发展迅速,其对外贸易得到了蓬勃发展,水路和陆路商旅来往频繁,经济高度发达。

1、扶持商业

李世民为商业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在这种扶持下,贞观年间的商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并构建了南部以交州、广州、福州为核心;西部以沙州、凉州为核心;内陆以益州为核心的大型商业圈。

彼时世界上发达的大商业城唐朝占了一半,而唐朝的都城长安也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是唐朝繁荣的代表。

2、开放外交

李世民时期奉行开放的外交政策,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文明的国家,除了和西域诸国建交以外,还开放了和亚洲、欧洲国家的外交关系。

在当时,外国人、唐朝人出入境都没有严格的要求,从不担心唐朝子民出国不回来,也不担心外国人鸠占鹊巢,体现了贞观年间朝廷的高度自信。外国人在唐朝享受和唐朝子民同等的待遇,可耕作、可通商、可定居、可为官。这种包容开放的态度,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和唐朝建交合作,通过外交打开了经济合作的大门。

3、黄金走廊

自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开始它就成为了构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桥梁,“丝绸之路”地理位置险要,群狼环伺,一旦中原王朝衰落,“丝绸之路”便失去掌控,唐朝在西域修建了四个军事重镇,以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全,因此“丝绸之路”上各国商人往来不绝,最远通商到东罗马一带,而与中亚诸国通商更为频繁,“丝绸之路”上通商种类繁多,奇珍异宝在东西方互相流传,钱币、货布、物品源源不断。

除了陆地的“丝绸之路”,海上的“丝绸之路”也极其兴盛,在海运上唐朝的商船可达林邑、真腊、天竺等国。当时的广州、泉州等都是世界著名的通商港口,在港口停泊船只的国家多达十几个,每天都有远渡重洋来唐的商船,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水陆两段“丝绸之路”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使唐朝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被世人称为“黄金走廊”,是唐朝经济繁荣的最大体现。

经济影响

贞观之治共计二十三年,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以唐朝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这在我国历史上是首次,其意义非常深远。

贞观年间,经济富足,社会稳定,百姓丰衣足食,国库充盈,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奠定了唐朝两百多年强盛的根基。

1、国力强盛

发达的经济带来的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使国家拥有强大的国力。李世民作为一个进取的君主,在位期间开疆拓土,降服海内诸夷,频繁的军事行动靠的就是强大的国力,战争都是烧钱的,一个贫穷的国家永远无法实现强大。

贞观年间拓土700多万平方公里,耗费钱粮数额巨大,然而并没有对唐朝统治造成影响,而唐朝成为了万邦来朝的强国,由此可见富庶的经济就是实现强国的地基。

2、百姓富足

贞观年间的民间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景象,据史料记载“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这种理想中的景象能够得以实现和贞观时期的繁荣是不可分离的,这一时期百姓生活稳定,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百姓也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经济发展迅猛,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使百姓从生活、素质、品德等方面都得到了升华。

后来也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作为唐朝盛世的代名词。

3、影响至今

我国至今在海外被称为“唐人”,他们的聚集地也被称为“唐人街”,其根本原因就是唐朝时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贞观之治起,唐朝威震亚洲,名扬海外,通商欧洲成为经济中心,这些都使唐朝成为世界焦点。从那时起外国人便称我国人为“唐人”,现在的“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这是一种光荣和辉煌的体现。

唐朝距今虽已千年之久,可它的盛世荣光却照耀至今。

总结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盛世,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巅峰时期。

李世民通过对农业、商业、外交的一系列改革,使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开元盛世铺平了道路。贞观年间经济和世界接轨,让世界对这个东方古国有了新的认知,促进了中华和世界的沟通,无论什么时候去看,这都是一项伟大的壮举,直到现在,我国仍借鉴了唐朝的通商之路,被称为“丝路再起”。如今的丝绸之路起点在西安,已经成为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由此可见,大力发展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值得各代人民共同奔赴。

参考文献: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一·魏徵》

《简明中国古代史》

《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被... 公元前225年,李信率二十万大军伐楚,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一战李信大败而回,损失了七个都尉。 明...
原创 为... 唐玄宗时期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二者的结合又形成了藩镇体制。从根本而言,藩镇体制是安史...
原创 康... 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在整个封建历史上,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
原创 韩... 我们都知道,韩国人一直认为中国的传统都是他们的,比如端午节,孔子什么的。这次韩国人发大招,居然说孙悟...
展品翻倍 互动升级!北京焦庄户... 顺义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坐落着一个小村庄——焦庄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人民利用地道,以...
原创 清... 楷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化而来的一种字体,《辞海》中对其的描述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也...
原创 内... 公元前517年,大流士派兵占领了印度西北部地区,将其置为印度行省。然后,他又把矛头指向多瑙河下游和黑...
文物部门将构建科学完整的西藏考... 玛不错第二期典型陶器。 玛不错第二期墓葬示意。 玛不错第二期遗物(石质、骨质、金属装饰品,以及骨...
原创 若...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豪杰四起,英雄辈出,名将云集。经过明朝作家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广告似的科普后...
原创 王... 这个问题得从军事和政治两个层面去分析。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问李信,“攻打楚国,以你为主将,需要多...
原创 雍... 古人对于生死之事非常看重,下葬礼仪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封建时期女子死后只能埋葬在夫家的坟墓里,否则...
原创 通...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
原创 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弘时抄他八叔“阿其那”的家时,“阿其那”对他进行了最后一番“教导”。 正是...
原创 清... 披甲人在清朝可不是一般的军人,那是还保留有原始游牧民族习俗的游牧民族部队,而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也...
原创 太...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农民革命战争,这是史学界一致承认的。但太平天国革命又发生在中国已开...
原创 胤... 爱新觉罗·胤禔,原本是康熙皇帝第五子,可由于康熙前四子均幼殇未齿序,所以胤禔便成为皇长子。其实在夺嫡...
原创 宋... 翰墨风华与帝王悲歌:解码宋徽宗赵佶的双面人生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始终是最璀璨的明珠之...
原创 最... 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有君主的国家,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不过由于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度,天皇统而不治,只是日本...
原创 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被大家熟知,是因为它出现在了小学的课本里,课文中的司马光被人称作聪明机智,...
原创 周... 周武王下令征调百姓赴重泉(地名)戍守,同时又说:“凡百姓捐谷一百鼓(四石为一鼓)者,得免征调。”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