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赤壁大胜后,南征荆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这次南荆州不战而降有几点原因
1、刘备证明自己在正面战场上是可以击败曹操
2、赤壁大战伤亡最大的是荆州本土水军,等于是荆州豪族被迫出血,你打赢了大家无话可说,输了自然荆州要重新投票
3、刘备在荆州广交朋友,人缘极好
大部分荆州军都去刘备那报道了,刘备军力快速扩充,为他之后入蜀提供了足够的战力。
(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
刘备在南方顺利招降四郡后,回到江陵一看,差点乐了。
周瑜方面打了快一年,始终没有拿下江陵城。
刘备对周瑜说:”江陵城,城中粮多,我派张飞带一千人跟你陆战围殴,你分两千水军跟我入汉水截他后路,非吓跑他不可!
(注意刘备要求的是水军)
刘备加入了关羽的的汉水游击队之后,坚持快一年的曹仁决定撤退了,为啥呢?
因为好几万的江陵守军把存粮吃没了,而北面又没有办法把粮食给送进来。
虽然从襄阳通往江陵有五百里北道(当初曹操的五千虎豹骑就是沿着北道一路南下追击刘备,说明这条大道路况很好),但是在关羽的持续骚扰下,当阳的满宠、襄阳的乐进全都无法完成送粮的任务。
关羽的战法很灵活,没有硬打,敌来我走,你走我进(乐进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旁边就是汉水,你来了我就上船)
当时关羽手上的兵力一定不多,刘备赤壁大战前也就近万人,南荆州刚到手,也需要消化,估计也就几千人。
但就这几千人,关羽打出了极其漂亮的战绩,周瑜后面给关张的评价是“熊虎之将”。(周瑜是多么心高气傲之人,能得到他的赞许,间接说明关羽在敌后立了大功)
要完成送粮任务,曹操势必要投放更多的兵力,但此时孙权已经在合肥开辟了第二战场,曹操权衡后,决定先救合肥,令曹仁撤出江陵。
派出的人选也很有意思:汝南太守李通来了
不应该是离江陵最近的乐进、满宠嘛?他们去哪了?
史书没说,(可能是在这一年多的游击中伤亡太大,已经无法出击接应曹仁)
李通随后也遇到了关羽的游击队,前进十分艰难,李通本人都亲自下马去拔鹿角,就这样一边走一边开拓阵地,最终把曹仁迎出来了!
(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
在名将如云的曹军阵营,李通居然得到了“勇冠诸将”的评价,这让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情何以堪啊(随后不知是跟关羽打的过于劳累还是啥情况吧,李通在此次回程路上病逝!)
曹仁撤走后,周瑜带伤指挥作战,迅速攻下江陵及其以东长江沿线的许多重要据点,从柴桑到夷陵一线的军事要地基本上都被孙吴占领。(相当于从今湖北省的宜昌市、荆州市、武汉市一直到江西省的九江市,近2000里的长江沿线全被孙权占领了。)
209年底,江陵攻防战就此结束。
整个荆州被三家瓜分如下
战后的势力分布是这样的,荆州七郡的南阳和南郡小部、江夏北部在曹操手中,南郡大部和江夏南部归了孙权,南边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归了刘备。(江北三郡实力远强于南荆州四郡)
此时江夏郡太守还是刘琦担任,但孙权直接派程普去当太守,作为刘琦的盟友,刘备忍下了这口气,为了不与程普发生正面冲突,刘备把自己原来驻扎在夏口一带的人马全部撤出
(刘备知道,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不过凭借关羽的游击战功,周瑜划给刘备一个叫油江口的地方(油江口是油水入江之口,位于长江南岸,由江陵沿江而下约百里可达)。刘备于是在油江口建立公安,屯兵于此。
为了换取孙权进一步的支持,刘备表孙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
这两个职位很有意思
先介绍下东汉的武将官职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
(大将军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车骑将军相当于副总司令,四方将军:即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分掌各方兵权,类似于各战区司令。)
孙权现在的正式职务只是讨虏将军兼会稽郡太守(讨虏将军就是一个杂号将军,相当于军长),比刘备的左将军差了两级,与实力严重不符。
孙权要升官只有三个路径
1、自己表奏自己,但这样做容易落下话柄。
2、朝廷颁发,这个最正式,但是曹操现在不可能这么做
3、具有相当分量和影响力的其它人表奏,比如皇叔
但是孙权又不好意思主动开口,刘备摸准其心理,主动给孙权送上了一份厚礼。
(老兄,现在你比我官大,与你的实力也相符,这下满意了吧,皇叔在做人上绝对顶级水平)
孙权欣然接受,从此他便以车骑将军相称。
刘备表奏孙权当徐州牧用意更深远,徐州现在是曹操的地盘,刘备送出这个顺水人情,显然希望孙权在东线多发力,荆州就交给刘备处理吧。
此时荆州刺史的刘琦因病去世,孙权立即表奏刘备为荆州牧(双方礼尚往来)。
在孙刘感情升温,盟友关系持续加深之际,刘备做出了个惊人的举动。
他要亲自去面见孙权,借荆州!
要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对,首要目标就是拿下荆州,既然军事上打不下,只能凭借外交手段争取,无论可不可行,刘备都决定赌一把。(单刀赴会是皇叔的事迹,三国演义将它转嫁到关羽上了)
孙权现在手里有一个半郡:南郡北部和江夏郡。(所谓的借荆州,其实是借南郡北部,或者更准确的说就是借江陵,江陵才是整个荆州的中心,控制了江陵,才算控制了荆州。)
听刘备说要去千里之外的京口见孙权,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诸葛亮更深表忧虑,劝他不要去,以免遇到危险。
但刘备执意前往,于建安十五年(210)冬天出发了。
刘备的举动让孙权吃了一惊。
这也是两大首脑的第一次相见。对于刘备的提议,孙权毫无思想准备。
江东内部也分裂成两派。
鹰派的代表周瑜,虽身在江陵但也听说了这件事,马上写密信给孙权说:“刘备是个枭雄,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不会久居人下。我建议把刘备留在吴地,给他修宫室,让他整天吃喝玩乐,让他安于享乐,丧失斗志,使他与关张二人分隔起来,我趁机发起挑战,大事可定。”
另一重臣吕范也持此看法(当时孙策还未建立功业,手下就只有吕范和族人孙河经常跟随左右,二人常为孙策四处奔走,不避危难。孙策亦视吕范为至亲,每每请其赴宴,便与吴夫人一起饮食,并不紧执君臣之礼。,建议孙权趁机把刘备扣留,不要放他走。
鸽派以鲁肃为代表,鲁肃从全局考虑,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孙刘联合,共同抗曹。鲁肃说:“您固然神武盖世,但曹操的势力太大了。我们刚刚占有荆州,恩德信义尚未广行于民众。如果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百姓,实是上策。因为这样一来,曹操多了一个敌人,我们多了一个朋友。”
孙权最终同意了鲁肃的主张,为什么呢
1、江东目前有三股势力、孙坚老部下,孙策好兄弟,孙权自己的心腹,鲁肃是目前孙权最信任的人。
2、刘备之前一系列的动作让孙权很满意,拿人手软嘛
3、曹操开始把主攻方向放到了东线的合肥,目前正以谯县、寿春、合肥等为基地整顿人马,随时准备向江东发起攻势,孙权必须留下重兵保东线
为了加深双方的关系,孙权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刘备这次单刀赴会赚大了,人财两收!
临行前,孙权携张昭、鲁肃等十多人相送,在船上举行宴会叙别。
张昭鲁肃离席后,刘备故意感叹道:”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刘备的政治警惕性很高,孙权虽然答应把南郡让出来,但作为南郡太守的周瑜能不能顺利执行这项决定,刘备感到十分担忧。
孙权做出撤出南郡的决定后,周瑜果然不同意,马上秘密赶回了京口。
周瑜向孙权阐述自己的主张:“曹操刚被打败,又担忧内部不稳,暂时无暇与我们交战。这正是一个好机会,不如让我与奋威将军孙瑜一起攻取益州,得手后再攻汉中张鲁,之后留下孙瑜将军守备蜀地和汉中,与凉州的马超结好,我回来与您一道攻取襄阳,届时我们多路出击,北方可定。”
周瑜这个谋略高明可以实现吗?
很难。
1、江东的人力、物资无法给他的三路计划提供支持!
2、刘备已经拿下了荆州南部,你在江陵除了替刘备挡着北面曹操的火力,还得防备南边的刘备还随时准备捅你的后腰。(孙权后来就是这么卑鄙的偷袭关羽)
3、即使占领益州,孙权也不会放心安排任何一个下属到数千里之外适合割据的益州做刺史的,但你本家的孙瑜有这个能力嘛?
4、孙权之前已经亲征过合肥,在曹操没有出现的情况下,都拿不下,你的三路计划对江东将领的要求太高了!
他的计划最终的得益者是谁呢?
就是他一心想北伐的对象:曹操
因为以周瑜的份量和能力,刘备很难进入荆州的核心区域,孙刘之间会演化为极度的内耗,刘备是不会被你压制在荆州之南的,他既然敢单独赴会,自然也做好了随时与江东撕破脸的准备。
不过就在周瑜赶回江陵准备出征益州时,在路上得了重病,最终这位江东大才死在了巴丘,时年三十六岁。
周瑜的年少殒命,使江东丧失了最具进取心,也最具主动进攻能力的统帅,之后江东就没有打出过漂亮的北伐战绩。
不过对于刘备来说,春天正式开启。
周瑜临阵前推荐鲁肃接替他的职务,鲁肃上台后,孙刘紧密的联合在了一起,江陵的驻军撤了回来,江陵正式被借给了刘备。
鲁肃让刘备面对襄阳的曹军,江东则收缩力量全力北上合肥。
至此,整个荆州版图重新发生了变化:
刘备:独占五郡
曹操:南阳郡和南郡小部
孙权:江夏郡
整个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居然变成实力最弱小的刘备。
(但是根据盟约,江陵是暂借给刘备,这也为后来孙刘关系的破裂埋下了伏笔,东西如果不是凭自己本身拿来的,总是要被别人惦记得)
至此,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趋势出现了。
曹操面对两线作战,倍感吃力,从战略进攻转为防守。
而孙刘北上的关键则在于襄阳与合肥这两座重镇,只要打下其中之一,曹操就可能全面崩盘!
就在刘备军磨拳擦掌,准备北上襄阳时,益州突然来了一份信,刘备看后大喜,同志们,蜀地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