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皇帝日子过的都不怎么好,光绪帝没有实权,空有救国之心,由于力量不足被慈禧软禁,随后死亡。清朝爱新觉罗家族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登上皇位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孩子,根本没有什么权利,任凭别人摆布。
长大以后清政府灭亡,他一生都在为复兴清朝奋斗,甚至不惜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成立伪满洲国,在此期间从曾经的皇帝变成百姓口中的卖国贼。
与此同时,溥仪没有实权也受了日本人不少气,这个皇帝当的着实窝囊。更为重要的是溥仪一生有不少女人,但是没有一个孩子,他的妃嫔最终也都弃他而去,溥仪晚景凄凉,十分羡慕他的弟弟。
溥仪的弟弟是溥任,是溥仪的亲四弟,两人在相貌上十分相似。与溥仪相比,溥任着实没什么名气,因为他的一生过于平凡,平凡的跟普通老百姓一样。
在溥任的生活中没有勾心斗角的利益之争,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宁度日。这样的生活让溥仪看了十分羡慕,溥仪到北京看望溥任的时候曾经问过溥任,当人家的皇帝究竟有什么好处?不过徒增心累罢了。
溥任一生从事教育行业,对于清朝的历史也多有研究,早早的就成为了中国的公民,并且愿意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溥仪临终前的愿望则是,为共和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他无法完成,但是亲弟弟的子女替他完成了,让人羡慕。
溥任身为皇族爱新觉罗的后代,手中自然也有不少的珍奇异宝,溥任将所有的珍贵物品都捐献给了国家,一方面以此明志,让国家明白他的真心,自然不会因为他的身份对他多加为难,另一方面,溥任是真心爱国。
他认为自己手中的奇珍异宝并非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只是因为自己生的好才会拥有这些,现如今清政府灭亡,自己的身份也不同于往日,那么这些东西也不应该属于他了,交给国家保管是最为妥帖的处理方法。
溥仪虽然一生没有孩子,但是溥任膝下的孩子就比较多,而且溥任相当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并且在教育过程中透露出拳拳的爱国之心,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当国家的好公民,同时能够看透自己祖先的身份,不要像溥仪一样停留在过去不知回头。
溥任教育孩子,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因此溥任的孩子们三观都很正,他们从小就刻苦努力,最终成为卓尔不凡的国家栋梁。
溥任的孩子们都从事文化教育行业,有的任文区副区长,有的任院校副院长,有的成为老师同时还爱好古董收藏,对于清代的文物有着很深的见解。孩子有出息,父母就骄傲,对于自己的孩子,溥任很满意。
同为爱新觉罗的后代,溥仪与溥任的一生可谓是天差地别,归根结底是两人在最初的选择上就不一样,而选择是由心境决定的,因此,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历史的航向,唯有这样,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不会让自己一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