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建立商王朝后,实行了较为宽松的治理方式,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很多远居黄河上游的部落也来归服,商王朝的统治很快就稳定了下来,国力也与日俱增。
商汤称帝13年后去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伊尹摄政。外丙继位3年去世,其弟中壬继位,四年后中壬也去世了,这时商汤长子太丁的儿子太甲继位,依然还是伊尹辅政。
太甲继位之初在伊尹的督促下对朝政还算尽心尽力,但两年后就不行了,太甲开始沉湎酒色,致使朝政混乱,屡屡破坏商汤时期制定的法规,不管伊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为了商王朝的稳定,伊尹于是把太甲放逐到商汤墓地的桐宫反省,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迎回太甲复位,史称“伊尹放太甲”。
但《竹书纪年》中关于这段史事的记述是中壬死后,伊尹仗着自己的权势将太甲软禁在了桐宫,七年后,太甲在忠于自己的臣子帮助下得以逃脱,返回王室后诛杀了伊尹。
不管哪个版本是真实的,总之太甲复位后堪称一名贤德的明君,在他的治理下,商王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太甲去世后,其子沃丁继位,仍以伊尹为相,伊尹历佐五代君主,辅政五十余年,被尊号"阿衡"。
沃丁八年,伊尹去世。谁能想到当年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商汤身边的伊尹,竟然辅佐商汤开创了商王朝,先后辅政五十余年,成为商王室的五朝元老。伊尹为商王朝的兴盛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去世后,商王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于亳都。
沃丁死后,其弟太庚继位,太庚死后,太庚之子小甲继位,小甲死后其弟雍己继位,雍己死后其弟太戊继位。因为商王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前期是兄终弟及,后期才更改为父死子继。雍己昏庸无能,导致了商王朝势力衰落,诸侯崛起,太戊继位后,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使商朝再度兴盛。
太戊是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在位75年后去世,其子仲丁继位。仲丁即位后即将都城从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西迁到嚣(今河南省郑州市)。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发展了起来,仲丁六年,夷族中的蓝夷开始攻打商朝,仲丁出兵击退了蓝夷,但商王室的实力也因此遭受了重创,加上商王朝的国力显露出了衰落的迹象,仲丁去世后,商朝陷入了近百年的内乱争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