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阎老西”“山西王”
大家都知道说的是统治山西三十余年的大军阀
阎锡山
。
这个大军阀在世人眼中是
有功有过
,功是他促进了山西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过是他不顾人民生死,一生与共产党为敌,最后随蒋介石溃逃台湾
客死他乡
。
30年后儿子回忻州老宅,售票员喊:同志请买票。
“山西王”阎锡山
1883年,阎锡山出生于山西五台县一个
小地主家庭
,家中以
经商为主。
年幼时曾入私塾学习,学习过
《三字经》等启蒙读物
。
阎锡山在十四岁时辍学,随父亲到县城内自家开的钱铺学习经商,所谓经商也就是
放贷取息及金融方面的投机
。
后来,阎锡山在一次投机中惨遭失败,导致
家中债台高筑
,他被逼无奈逃到太原躲债。
在太原过了一段打短工、当店员的日子后,
阎锡山19岁那年考取了山西武备学堂,
在这里阎锡山
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优异
,并在两年后被保送到日本留学。
留学期间,阎锡山
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
,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与孙中山先生一起参与制定了
同盟会的战略方针
,至此,阎锡山拉开了
登上政治舞台的序幕
。
毕业回国后,阎锡山在山西新军任职,并与中国同盟会成员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趁机把新军的领导权基本上都
掌握在同盟会会员和同情革命的人手中
。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阎锡山决定
领导新军起义
。
起义军攻入太原城后杀死了山西巡抚,
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
这时的阎锡山还是真心实意闹革命的,
辛亥革命也成为阎锡山人生最光彩的一瞬
。
但是,辛亥革命后,窃国大盗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见风使舵的阎锡山
立即调转枪口转为支持袁世凯
。
因袁世凯
痛恨革命党
,阎锡山随即宣布脱离国民党,并听袁的命令
解散国民党各级机关
,甚至肆意打击、杀害同盟会成员,阎的这些行为得到了袁世凯的认可,
袁任命阎锡山为“同武将军”,负责山西事务
。
在袁世凯倒行逆施妄
想复辟称帝时
,阎锡山积极地提供资金并竭尽阿谀大力
支持袁称帝之举
,甚至蔡锷等人成立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后,阎竟然还大加痛斥。
阎锡山的这些举动得到了袁世凯的极大信任,
他被封为一等侯
。
不久,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阎锡山立即与袁翻脸
,并又积极参加讨袁的队伍。
而阎锡山之前的倒戈竟被他解释成是根据孙先生的指示,目的是为了保存北方革命力量。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上位了。
阎锡山又
故技重施转投段,
他一面依附于段祺瑞,另一方面开始在山西排除异己。
自此,阎锡山就成了山西的
实际掌权者
,开始了对山西长达三十余年的统治,更是获得了
"山西王"
的称号。
后来,孙中山成立了讨伐段祺瑞的护法军,
阎锡山积极应战
,但他在抗击孙中山的护法军战争中失败了。
在经历了
拥袁、拥段两次失败后
,阎锡山总结经验教训,从此给自己立下规矩"
不入党派、不参与外省的事、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
阎锡山表面上偃旗息鼓,但却在暗中
招兵买马扩充军备
,他修建了可以
大量生产武器弹药的兵工厂
,又把部队由四个旅扩编为十七个师。
阎锡山的晋绥军在此期间
急剧扩张,队伍实力大增。
抗战期间的阎锡山
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日寇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上下展开了抵御日寇的战斗。
国民政府也积极应战
,几大军阀也都开始为国家而战,政府分了几个战区,阎锡山是掌管第二战区,由他统一指挥打击侵略山西地区的日寇,而此时八路军也正在阎锡山的辖区。
这时的阎锡山为了自己的地盘抗日决心还是比较坚决的,他
联合国民党、共产党相互配合
,对日本鬼子进行着顽强的抵抗,同时也狠狠打击了日寇。
但是,由于日寇来势汹汹敌强我弱,阎、国、共三方的联合抗战并没有赢得胜利,随着日寇的大举南下,
太原失守了
。
阎锡山眼看着
山西被日寇占领了
,我党在山西敌后的
影响力也逐日增长
,他觉着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此时在他的心中
共产党才是他最大的威胁
。
于是,阎锡山的
墙头草习性又开始占了上风
,他开始调转枪口反共,
抗日对他来讲已经不重要了
。
这时的他甚至不顾日寇侵略者的身份,
竟然想联合日寇对付我党
。
就在阎锡山暗地里与日寇
进行着肮脏的勾当
,几乎达成一系列卖国的口头协议及会议时,
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
阎锡山也许是又看到了一丝曙光,也许是他身为
中国人的良知还没有完全泯灭
,阎锡山及时收手了,最终没有踏出成为汉奸的那一步。
但是,自此阎锡山再没有抵御日寇,直到日本投降。
然而,日本投降后,阎锡山为了保证他的军队能顺利接管山西,他竟然把日本大批降军
偷偷地编入自己的队伍
,还给这些罪人们高于自己队伍中将士们近三倍的军饷,把这帮刽子手奉为上宾,
这一切都是为了对付自己的同胞-共产党
。
随着蒋介石
公开撕毁双十协定
,国共内战全面展开。
阎锡山紧随其后,在山西各地开始
向八路军发起进攻
,他采用的就是日寇建议的空中轰炸我军根据地,他派遣收编的日本飞行员驾驶零式战斗机
对着延安进行狂轰乱炸
,给延安军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恐慌。
尽管阎锡山为了自己的老巢不惜借用日寇与我军抗衡,但是,深得民心的解放军在
山西的战争却势如破竹
,很快,太原就成了“孤岛”。
阎锡山为部下准备了毒药,慷慨激昂地表示要与同仁们
在城破之时杀身成仁
。
但是,这只是他的障眼法而已,这位曾经的“山西王”早就为自己
准备好退路了
。
昔日山西王客死异乡
新中国成立后,此时的阎锡山已终结了对山西长达三十余年的统治,
昔日的“山西王”已不复存在
,大陆已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他只能狼狈地
随蒋介石逃到台湾
。
阎锡山抵达台湾后,曾任行政院长,此时的他竟然还想与老蒋抗衡,
妄想当上新的国家领袖
。
但是,蒋介石可不是那种
能容忍他人觊觎自己权利的人
,他干净利落地走马换将,
阎锡山及其心腹即刻出局了,墙头草“阎老西”这回是
彻底被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了。
自此,阎锡山彻底地退出了政治的舞台,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那里远离闹市,交通也极度不便,阎锡山的生活很清寒贫苦,一日三餐均以青菜馒头为主。
这时的阎锡山清心寡欲,作息非常有规律,最常做的就是读读书,练练书法,
偶尔还会打打拳
。
这样的生活在1960年的一天终止了
,阎锡山因病客死异乡,享年78岁
,去世时身边只有四子阎志敏。
阎锡山有一妻一妾,原配妻子徐竹青
结婚多年未曾生育
,后为了阎家的后代传承,阎锡山只得遵父命又娶了妾徐兰森。
徐兰森为阎锡山生育了五子
。
阎锡山最喜爱的是五子阎志惠,也是最有可能能继承阎锡山衣钵的。
阎志惠在军校期间成绩十分优异,阎锡山也殷切希望他
将来能在军政界大展宏图
。
所以在逃离大陆时
阎志惠是和父亲一起的
。
谁知到台湾没多久,父亲就失势隐居了,
阎志惠不甘心就这样在台湾过一辈子
,他决定去日本开拓自己的人生。
当时阎锡山次子的遗孀正在日本生活,看到
阎志惠在日本举目无亲
,四处碰壁,于是曾为二嫂的她便
承担起照顾阎志惠的责任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阎志惠和二嫂之间
日久生情走到了一起
。
为此阎志惠和父亲的关系产生了裂痕,最后竟然断绝了父子关系。
阎志惠带着二嫂去美国定居,由于跟父亲断绝了关系,
夫妻二人失去了经济来源
,一切都要靠自己。
这位曾经的阔少为了生活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虽然他特别努力,但这些
收入养家还是远远不够的
。
后来机遇巧合,阎志惠决定去做大货车司机,这是一个收入较高、但更加劳累的工作,
但为了一家人能幸福地生活
,他豁出去了。
在得知
父亲阎锡山客死台湾时
,阎志惠万分悲痛,他想立刻飞到台湾为父亲奔丧。
但是,大货车的贷款还没有还清,他连张回台湾的机票也买不起,谁又能想到,昔日“山西王”的公子
竟然因为买不起一张机票而无法为父亲奔丧呢。
转眼到了九十年代,此时的阎志惠也
已是一名古稀老人
,在妻子去世后,他想回故乡太原看看的想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强烈。
在接到祖国的多次诚挚邀请后,阎志惠最终决定一定要回故乡
忻州
看看。
1992年,已离家30多年的阎志惠回到了自己
魂牵梦绕思念的阎家大院
,当他走到院门口时,他看到了院子的大门上挂着一副牌子,
上面写着“晋北河边民俗博物馆”,原来阎家大院已经成为了省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着自家的宅子,阎志惠不由自主地想跨过大门进去看一看。
但是,就在他正要跨过大门时,却被一个同志给拦住了。
这位同志是博物馆的售票员,她礼貌地提醒阎志惠:
“
老同志,这里参观是需要买票的
,
请先买票吧
!”
阎志惠不禁一阵唏嘘,自己离开家乡这么多年,
家乡变化太大了,自己的家也变成景点了,看自己的家也需要买票了!
他赶快掏钱买了票进到自己曾经的家用心地看着,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统治了山西三十余年的
山西王
肯定想不到他耗时二十几年修建的宅子
多年之后已经成了一个景点供人参观,人们在这里参观评论着“阎老西”的过往功过,
而就算是他的儿子,也只能买了票之后才能进到里面参观,阎锡山往昔的一切都已随时间流逝了,
留给人们的就只是眼前这座辉煌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