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苏44 苏轼在南京(4)半山园里的老干部
迪丽瓦拉
2024-11-06 13:10:15
0

原标题:泊苏44 苏轼在南京(4)半山园里的老干部

元丰七年(1084),在金陵的一个半月里,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如火如荼到了什么地步呢?

陆游在《渭南文集》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苏轼见王安石于半山,剧谈累日不厌,至约卜邻以老。

《舆地纪胜》中的记载更详细:

元丰中,王荆公在金陵,东坡自黄北迁,日与公游,尽论古昔文字,闲则俱味禅悦。

公叹息谓人曰: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半山非山,而是金陵东郊的园林式宅院,也是王安石在金陵的居所。

当初王安石最后一次回归金陵后,在家族墓地附近置下五十亩的田产,修建了一座宅院,又因其位处钟山与金陵城之间,因此雅称“半山园”。

几年前,我到访南京时,曾有意专程探访王安石故居,不想半山园已经归属于海军指挥学院的园区之内,不接待外部参观,此事我曾在旧文中有述。

贱贫奔走食与衣,百日奔走一日归。

平生欢意苦不尽,正欲老大相因依。

空房萧瑟施繐帷,青灯半夜哭声稀。

音容想像今何处,地下相逢果是非。

这是王安石在人生落幕前的诗作,字里行间,见不到这位花甲老人对于位极人臣或仕途起落的怀念与唏嘘,有的,只是对于早逝爱子与发妻的留恋缅怀。

人世间最朴素且真挚的情感,永远不可能属于功名利禄,而在乎儿女情长,哪怕大宋第一宰相,亦如是。

其实,在苏轼抵达金陵之前,王安石早已看淡世事,动了将半山园转赠僧友为寺院的念头,并着手在秦淮河畔再置一处小院,渡此余生。

地处钟山一隅的半山园,曲径通幽,王安石在这里的生活亦清俭自得,经常一人骑驴穿梭于城山之间——

老来厌世语,深卧塞门窦。

赎鱼与之游,喂鸟见如旧。

晚年的王安石,其实很不愿意再与俗世有过多瓜葛,偏偏,当他听说苏轼过金陵的消息后,却变得主动起来。

苏轼在六月底抵达金陵,但根据一幅传为其手书墨迹的作品内容,直到七月十一日,他才将自己手书的一幅行书《归去来》送到半山园,并在最后附注了一行小字:

元丰七年七月十一日,舟行过金陵,亲录此数篇,呈丞相荆公,以发一笑而已,乞不示人。轼拜白。

自从熙宁年间王安石主导变法之后,苏轼被迫离开汴京,十几个春秋,二人的仕途、人生、诗文再未有过任何交集,直到元丰七年的初秋。

苏轼和王安石的关系,终有破冰的可能。

破冰也不是因为苏轼来到金陵才发生的,而是始自苏轼被贬谪之后,常有黄州来客将东坡诗文传到金陵,王安石总是抱着欣赏的态度,甚至说过“子瞻,人之龙也”这样的褒语。公号:无犀之谈

苏轼抵达金陵时,正值太守王益柔(胜之)即将卸任改赴南京应天府(今商丘)为官之际。

王太守是名门之后,年长苏轼近两轮,也是变法的反对派重臣,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曾直接对神宗说过“置相当辨邪正”这样的狠话,锋芒直指王安石。

在金陵,苏轼先是与王太守同游钟山,王安石不太可能与这位曾隐晦地骂过自己的同僚相谈甚欢,这趟旅行中,并没有见到他的身影。

不过,苏轼却在此行的诗中巧妙地提到了王安石将半山园出为寺院的事迹——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

王安石没有与苏轼同游蒋山,但当苏轼乘舟离金陵,他读到苏诗后,不但和诗一首,还对苏诗中的佳句“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大加赞赏,自谦“老夫平生无此二句”

文末,将苏王同韵二诗附后,且对比观之。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至今三载余,以地点或事件为章节,讲述苏轼人生片段。

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本作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这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不枉余生“苏写”。

是为跋

同王胜之游蒋山

苏轼

到郡席不暖,居民空惘然。

好山无十里,遗恨恐他年。

欲款南朝寺,同登北郭船。

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荆公宅已为寺。)

夹路苍髯古,迎人翠麓偏。

龙腰蟠故国,鸟爪寄层巅。

竹杪飞华屋,松根泫细泉。

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

略彴横秋水,浮图插暮烟。

归来踏人影,云细月娟娟。

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

王安石

金陵限南北,形势岂其然。

楚役六千里,陈亡三百年。

江山空幕府,风月自觥船。

主送悲凉岸,妃埋想故莲。

台倾凤久去,城踞虎争偏。

司马坝庙域,独龙层塔颠。

森疏五愿木,蹇浅一人泉。

梲杖穷诸岭,篮舆罢半天。

朱门园渌水,碧瓦第青烟。

墨客真能赋,留诗野竹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北京护城河是北京市城区历史水利工程体系,属海河支流北运河水系,其形成始于金代漕渠开挖 ,明初随城墙扩...
原创 欧... 欧洲的皇帝传承为什么会变成三个半?这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变迁的历史问题。 欧洲最初的第一个皇帝是罗马...
原创 隋... 隋唐十八条好汉,历史上有些人物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人物或原型。比如,铁枪大将来护儿、双锏大将秦琼、皂袍大...
原创 张... 1959年,张闻天和彭德怀一同遭到批判,其中有一个罪名是“反总理”。 建国后,张闻天主要在外交部门工...
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金币 一、历史背景 该币铸于民国三年(1914年),是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后,意图建立金本位货币体系的...
原创 日... 1784年的一个普通清晨,一名日本农夫正在田地里翻土耕作。突然,他随意铲起的一块泥土中,竟然掘出了一...
原创 多... 《东华录》记载,顺治八年二月,追论睿王多尔衮的罪状,提到:擅自诳称太宗文皇帝之即位原系夺立,以挟制中...
原创 秦...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皇帝,也是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他的一生充满...
原创 纪... 纪登奎曾是河南许昌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他在1951年首次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并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认可。...
原创 虎... 许褚是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名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被曹操称为此吾樊哙也。自从典韦战死后,他开始担任曹操...
原创 大...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吐蕃王朝爆发了一场瘟疫,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而身为吐蕃赞普的松赞干布...
原创 此... 罗荣桓元帅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专注于政工工作的元帅。他在党政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展现了出色的才...
原创 吏... 早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独特特点。两千多年前,秦朝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并创建了一个完整的...
张元坤《古今华夏人物诗史》第四... 在张元坤《古今华夏人物诗史》第四卷中,秦始皇、项羽、张骞的诗史堪称秦汉时期的缩影——既有帝国初创的雄...
原创 赵... 在新版本的《三国》中,赵云在进攻桂阳时提到自己从未与敌手大战三百回合,然后他用青釭剑把管军校尉陈应玩...
原创 英... 都知道印度曾经被英国管了很多年,但是你知道那会儿印度人有多惨吗?那真叫一个苦,苦得连想都想不到。 这...
原创 张... 1942年8月,《泰东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写道:日本奋战,将各地匪患一扫而尽,现在的太平生活,...
原创 杨... 杨贵妃,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名字几乎与传奇紧密相连。生活在美貌与权力交织的唐朝后宫,她凭借...
原创 6... 日本占领东北后,东三省的百姓生活陷入了极度困苦的境地。虽然国民党选择了放弃东北,但共产党和东北人民始...
原创 曹... 少数兵力战胜多方敌军的战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激烈对抗,还是热武器时代的炮火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