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祖李渊,是一位足智多谋、善于决断、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说他是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应是名至实归,他的业绩可以说是彪炳千秋。
只是可惜,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因为他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血腥地夺取了政权,一方面客观上缩短了李渊的执政时间,另一方又掌握了话语权,很多溢美之词均加到了李世民头上,而使李渊相形见绌,其功绩甚至被故意掩盖和淡化。失败者李建成和李元吉更是不用说了。
当然毋庸置疑,李世民也建立了彪炳千秋的伟业。无论他是在驰骋疆场的时候,还是夺得大权执政的时候,都对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尤其是贞观之治让后人津津乐道。
同时,不容讳言的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事件中,做事并不光明磊落,无论是按照传统的道德观,还是比照今天的价值观,弑兄杀弟、逼父退位都是令人不齿的。毕竟兄弟阋墙,于公于私均有亏。
身为父亲的李渊,眼看自己亲生骨肉被杀,甚至被灭族,其痛苦难以言表。用有苦难言一词根本无法形容其失子之痛。在得到消息,李世民来见他的时候,仰天长叹,说出14个字。字字锥心。
没想到,这14个字,竟然在整个唐朝字字应验。
根据史书记载,李渊有41个子女,当然也许不止。最让我们熟悉的就是4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李玄霸史书记载不多,早薨。到了清朝中期之后的《说唐演义》等小说,才塑造了李元霸这个隋唐第一好汉的艺术形象,因为避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讳,所以把李玄霸改写为李元霸。或许那时候清朝走线衰落,需要这样的人物来满足民间的心理需求。
言归正传,这4个人都是窦皇后所生,窦皇后在唐朝建立之前就去世了,皇后是后来追封的。窦皇后自己也是出身于皇族,她的外公是西魏权臣宇文泰,北周前三任皇帝宇文觉、宇文毓和宇文邕都是她的舅舅。也许是皇族的眼界开阔,也许是血统优秀,也许是重视教育,总之生下来的儿子个个都是很出众,李世民更是少年英雄。
但是按照古代的继承制度,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皇位,雄心勃勃、才能出众、战功卓著、羽翼丰满的李世民自然不甘寄人篱下,于是“玄武门之变”爆发就那么出人意料了。当然也有人为李世民辩解,说如果不先下手为强,极可能自己整个家族及追随者都要遭殃。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渊无可奈何地说了14个字:“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
没想到,这句感慨,竟然字字应验了。
李世民治理国家,确实很成功,但是教育子女非常失败。所谓身教言传,自己身教如此,焉是言传可以弥补的?后来的经历,正如同李渊所说的那样,李渊经历的痛苦,李世民一样承受了一遍。他的很多儿子的下场,甚至比李渊的儿子更加悲惨。
先是太子李承乾与兄弟争权夺利,引发叛乱,虽然因为李世民溺爱免于一死,但是其余几个儿子相继因为谋反被杀。十几个儿子,只有李治和李福活下来。唐高宗李治并无太多的政绩。这还不算,政权还一度落入武则天手里,武则天对李家人,包括自己的骨肉毫不手软,不知多少李家皇室死于武则天之手。
固然,自古皇帝不心狠手辣不足以保全皇位,但是李渊所云,不仅是痛苦的心声,而且是一句黑色的预言。
玄武之变,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儿子。据说晚上恶梦连连,梦见冤死者前来索命。于是命令尉迟恭和秦琼夜夜担任守卫,但是随着他们年龄变大,力不从心,所以李世民把他们画像挂在门前,门前贴门神的习俗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