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登上新朝代的皇帝宝座,对于任何一位开国之君来说都是充满挑战的。许多人往往要经过漫长的奋斗和无数的波折,甚至有些人耗费了毕生的心血,才终于有机会触及那座象征至高无上的龙椅。即使像赵匡胤这样的例子,看似顺利,背后也是经过了十几年的韬光养晦与精心策划。而刘邦、朱元璋等人更是历经艰难险阻,在刀尖上游走,最终才站上了皇位的高峰。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位开国皇帝,他坐上皇位的过程异常轻松,几乎可以说是“躺着”成为了皇帝。他得以称帝,实在是由于前朝的皇帝们相继“送人头”,使得他顺利接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位开国皇帝,便是隋文帝杨坚。
杨坚不仅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隋唐盛世的奠基人之一,甚至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然而,和那些通过长年拼搏,甚至几代人才得以登基的开国皇帝不同,杨坚的成功几乎没有太多波折。他的成功,仿佛只是在喝茶遛狗、游山玩水的悠闲生活中一跃而成,令人叹为观止。清代学者赵翼曾评价他:“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那么,为什么杨坚能够如此轻松地登上皇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杨坚能够顺利成为皇帝,与他的家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杨坚的祖父杨元寿,曾担任北魏的边防要塞武川镇的司马,虽然这个位置看似平凡,但实际上,它为杨家后代打开了通往权力的第一扇门。武川镇不仅是北魏的重要防线,后来,北周的开国皇帝宇文泰以及唐朝的李渊等人也都从这里起步,杨坚的家族背景相当显赫。
杨坚的父亲杨忠,曾与宇文泰并肩作战,打下了赫赫战功。两人的关系可谓铁哥们,杨忠的地位在北周朝廷中举足轻重。不过,若宇文泰得知杨坚最终“抢了”宇文家江山,恐怕会大为震惊,甚至愤怒。
从小,杨坚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与众不同的气质。连宇文泰也曾预言:“这个孩子,将来必定非凡,不当元帅,也能成为大将。”可以说,杨坚的天赋与家世为他未来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16岁时,杨坚便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而翌年,他便迎娶了独孤信的长女独孤伽罗。这位岳父独孤信,是宇文泰的六大柱国之一,地位更是显赫,堪比杨坚的父亲,甚至还要高一筹。如此,杨坚不仅拥有了权力与财富,还娶到了美丽的白富美,堪称人生赢家。但在当时的他,依然心无旁骛,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并未对未来的帝位有过多的渴望。
然而,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标志着宇文家族衰败的开始,也为杨坚的上位打开了大门。宇文家的权力斗争迅速升温,屠戮不断,最终为杨坚的称帝之路提供了无数机会。
第一个“送人头”的,是宇文泰的三子宇文觉。由于宇文泰去世后,儿子们年纪尚轻,朝廷便让宇文护辅佐宇文觉。然而,宇文觉不甘心自己被架空,最终试图将宇文护排挤掉,独揽大权。宇文护却是个老谋深算的权臣,宇文觉很快就被反杀,宇文护接管了朝政。
接着,宇文护又铲除了自己扶持上的宇文毓,甚至公开宣布自己将独揽大权,完全不顾及任何异议。宇文觉虽然未能直接帮助杨坚,但他内乱的举动却有效地消耗了宇文家族的力量,间接为杨坚的崛起扫清了障碍。
第二个“送人头”的是宇文泰的四子宇文邕。宇文护连杀两位北周皇帝,然而,宇文邕这一位却显得更为强硬。公元572年,宇文邕发动政变,成功剿除宇文护的权力,成为实权掌握者。尽管如此,宇文邕依然对杨坚非常信任,且为他提供了许多外出历练的机会,彼此之间的亲家关系更是让杨坚从中获益匪浅。
第三个“送人头”的是宇文邕的太子宇文赟。宇文赟担任皇帝时,杨坚虽然被任命为大将军,但宇文赟并不完全信任杨坚。为了防止杨坚积累更多势力,宇文赟多次让他参与政治考验。然而,杨坚凭借深厚的经验和广泛的支持,总是能巧妙避开各种考验。最终,宇文赟疏远了杨坚,并将他派往边疆镇守。正是这一安排,给了杨坚足够的机会和时间积蓄力量。
第四个“送人头”的是宇文赟的儿子宇文衍。虽然宇文衍年幼,且并未直接参与政权斗争,但他依然是杨坚登基的关键人物。公元580年,宇文赟因过度纵欲病重,朝政几乎崩溃。杨坚被召进宫辅政,不久便独揽了军政大权,并平定了内乱。最终,宇文衍被迫禅让,杨坚顺利登基,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
相比其他历经千辛万苦的开国皇帝,杨坚的登基几乎可以用“躺”来形容,然而,这样的“轻松”也引来了不少嫉妒与反感,尤其是他身边的唐国公李渊。
杨坚的成功之路,实际上是他通过不断化解来自前朝的权力斗争,巧妙地抓住机会,最终顺利成为了历史的主角。这段历史,不仅充满了阴谋和权谋,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