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和氏璧是环状的,怎么能雕琢成秦始皇手里,四四方方的传国玉玺?
迪丽瓦拉
2025-09-13 14:02:21
0

《——·前言·——》

和氏璧原本是圆形的,为什么它最终会变成四方形的传国玉玺呢?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凿的答案。和氏璧是古代中国玉器中的一块瑰宝,而传国玉玺则是皇权的象征。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秦始皇是如何将一块圆环状的玉璧雕刻成方形的玉玺呢?

这不仅仅是玉器工艺的奇迹,更是一个历史谜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四个部分,逐步揭开这一奇妙变化背后的秘密。

和氏璧作为古代玉器的传奇之作,至今依然令人感到神秘。它的故事始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的和氏因偶然捡到一块无比精美的玉石而声名远播。这块玉石被称为“和氏璧”,其质地细腻,几乎无瑕,被楚国当作国宝。

传说中,和氏璧最初曾被误认为普通石块,直到有一次和氏被称作“和璧”,才终于被确认其为玉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氏璧的价值愈发显现,它不仅代表了楚国的财富和荣耀,还成为了楚国国运的象征。

然而,和氏璧并未一直留在楚国。随着楚国的霸主地位逐渐衰弱,这块玉璧最终流入了赵国的国库。赵国将它视为重宝,并利用其作为外交筹码。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得知赵国拥有和氏璧后,提出用15座城池交换。赵国派出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往秦国,经过一番机智的交涉,和氏璧最终得以完璧归赵,并成为赵国的珍贵财富。

和氏璧的传奇流转,远不止是玉器的物理移动。它的每一次转手都伴随着政治博弈与国家间的智勇较量。和氏璧不再仅仅是楚国的财宝,而成为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权力斗争中的一颗关键棋子。

在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决心将和氏璧转化为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这个举动不仅象征着秦国帝国的崛起,更代表了皇权天授的开始。那么,这块原本圆形的玉璧是如何变成具有四方形状的传国玉玺的呢?

和氏璧的最初形态是圆环状,外径大约为32.8厘米,孔径约11.6厘米,厚度约为0.6厘米,质地坚硬且纹理细腻,是极为珍贵的玉器。然而,在秦始皇的指示下,和氏璧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历史记载中提到,秦始皇派丞相李斯负责此项工作,李斯指派工匠孙寿运用高超的玉雕技艺,将这块圆环状的和氏璧磨平并切割,最后雕刻成四方形的玉玺。

这一转变并非单纯为美学上的追求,更是为了表达更深层的政治象征。四方形的传国玉玺象征着天命的延续和皇权的稳定,它独一无二,犹如当时崛起的秦国。这个过程充满挑战。对于工匠来说,将这块坚硬的玉璧雕刻成方形不仅需要极高的技艺,更要求工匠们深刻理解玉石的材质。如何保持玉璧的完整性,并雕刻成方形,成为了一大难题。

有学者猜测,工匠们可能将玉璧切割成几部分,再通过拼接或雕刻的方式最终形成四方形状。尽管这一过程至今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具体工艺,但有学者认为,和氏璧并未被完全雕刻成传国玉玺,而是选用了优质的玉石基础,经过雕刻和切割制成玉玺。尽管操作过程不为人知,但其历史意义不可忽视。

随着这块雕刻精美的传国玉玺最终完成,它成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象征,见证了整个帝国皇权的合法性。传国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这八个字不仅赞美了秦始皇的帝国,更宣示了天命和皇权的神圣。

传国玉玺不仅仅是玉石,它见证了时代的更迭和帝国的崛起。玉玺的历史并未仅限于秦始皇的时期,随着他去世后,传国玉玺成为了继位者权力的象征。随着中国历史风云的变化,玉玺也经历了多次传递,它从秦国流入了汉朝,甚至成为无数帝王梦寐以求的象征。

“完璧归赵”和“传国玉玺”的形成,实际上是两股历史力量的交织。一者代表了赵国与秦国之间的智力较量,一者则象征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并掌控权力的过程。这两个看似独立的事件,却在历史中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格局。

传国玉玺并非单纯的一枚玉印,它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象征,代表着皇权的合法性和天命的延续。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传国玉玺成为了历代帝王权力的象征,标志着皇帝的统治得到了天命的赋予。这块玉玺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其物质形态的变化,每一次的转交都意味着政权的更迭与皇权的传承。

传国玉玺上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不仅是对天命的宣示,更体现了当时对权力象征的重视。这一字句深刻影响了封建社会对“天命”观念的认同,赋予了玉玺无可替代的文化意义。

传国玉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文化传承的遗物之一。从其制作到流转,再到最终消失,它的每一次更替,都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无论是战国时期,还是后来的汉朝、三国时期,玉玺始终象征着国家的正统性与稳定,成为历代帝王与权臣争夺的焦点。

每一块传国玉玺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次政治斗争,每一次的易主,都是一场权力博弈的缩影。传国玉玺的命运并未随着秦朝的灭亡而结束,它经历了西汉的建立,东汉的更替,乃至三国时期的争夺。玉玺流传至汉朝,成为刘邦的政权象征,后来也随历史更迭多次改变拥有者。

随着三国时期的结束,玉玺在历史的舞台逐渐消失。传国玉玺的最终去向成为未解之谜,史学家有不同猜测,有人认为它在东汉末年遗失,也有学者认为它在三国之后的政治斗争中被毁。另一种说法是它被隐藏在某个地方,至今未被发现。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它的文化象征依然深远影响着中国的历史。

从和氏璧的传奇故事到传国玉玺的消失,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文化的核心。和氏璧从一块物质存在,通过千年的流转与雕刻,最终变成了传国玉玺。它不仅仅是玉石,它承载着政治象征与历史使命。即使它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依然深深影响着后代的文化与历史进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罗... 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不久,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编制调整,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各个纵队也改为...
原创 原... 虽然人们常常说众生平等,但事实上,有些人在出生时便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优势,他们就是所谓的神童。我们时常...
唐浩明:多阅读历史,从先贤的处... 2025年11月23日上午,著名学者、作家、岳麓书社资深编辑唐浩明先生新作《旧日烟火:静远楼读史》新...
原创 东... 1947年4月:东北我军一纵司令员更换事件 1947年4月,东北战场发生了一件令军界震动的事件——我...
京津冀三地共赏河北梆子《密云十... 《密云十姐妹》剧照。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讯(记者 高倩)“穆桂英在这块大地上摆过战场,我们在这里...
文博公开课|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博工作,多次就文博考古工作发表...
原创 志...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面临外来侵略,经历了无数风雨与动荡,直至1949年,才终于迎来了属于人民的新...
原创 刘...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女性之一,她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并且在刘邦成为汉朝的创立者之后,成...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阿茵很可能是... 根据史书记载,在唐玄宗李隆基刚刚执政初期,他与太平公主争权。太平公主为了独揽大权,利用李隆基喜欢女色...
原创 他... 1947年10月,石家庄战役即将展开前,晋察冀野战军司令朱德为部队进行了动员讲话。这次讲话极大地鼓舞...
原创 王... 真是让人惊讶,泰国的王后苏提达,刚从国外回国,还没休息片刻,竟然就去海上开帆船了。她的节奏一点都不拖...
原创 关... 张飞和关羽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他们都是武艺出众,情谊深厚,与刘备一同结为桃园三结义。关羽以忠...
原创 鳌... 前言 在清朝的盛世时期,鳌拜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复杂的权谋、忠诚与背叛。当他面临生命...
原创 宰... 我国上古时期实行禅让制,即部落首领在无法继续执政时,会将自己的位置让给更加贤能的人。例如,尧帝被后人...
狂妄言行背后是错误历史观作祟(... 历史的教训岂敢忘却!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我们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破坏世界和平稳定 日本首相...
原创 秦... 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的代表,至今依然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下。尽管自从确认其存在至今已经有超过两...
原创 故... 首都,在古代常被称作京城,现在的首都就是北京,这座城市曾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所在地。回顾三千多年的封建历...
大禹治水不是神话传说!大禹治水... 夏朝作为我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代表着我国统一国家概念的正式确立。夏朝也是我国华夏民族形成的最初来源,...
原创 曹... 赵云的七进七出是三国历史中的一段传奇,至今让人感到惊叹。根据《三国演义》的记载,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为...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是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朝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唐朝的小商品贸易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