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太师与姜子牙谁更胜一筹?你看闻太师自己怎么说
迪丽瓦拉
2024-11-08 12:38:23
0

原标题:闻太师与姜子牙谁更胜一筹?你看闻太师自己怎么说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226期:闻战(一)

文/王事情

封神中,再也没有比闻太师和姜子牙更相似的人了,他们都遵循着“学艺、下山、身居高位”的全过程,而且一人有事、举教相助,堪称教中骄子。两人中,谁的实力更为强大?答案基本还是明确的,因为姜子牙的实力一向呵呵,能不能打过闻太师,我表示严重怀疑。然而在原著中,两人交手数次,确是闻太师吃亏居多。

十绝阵出世前两人打了三场。闻太师一胜二负。第一场两人单挑,结果是闻太师鞭法勇猛,战不多时,闻太师将雄鞭祭起,此鞭即是兵器,又是法宝,由两条蛟龙化成。神鞭落下,打得姜子牙滚鞍落马。

第二场,姜子牙虽前次负伤,并未造成心理阴影,反而一意要与闻仲决一雌雄。此役姜子牙祭打神鞭打闻仲双鞭,鞭打鞭的结果是雌鞭被打断。第三场是姜子牙劫营,闻太师忙中出错,又被打神鞭打得三昧火狂喷。

十绝阵后,纣军败象已显、无力回天,姜子牙故技重施又来劫营,闻太师酣战在中军。姜子牙又靠打神鞭胜了一场。

毫无疑问,姜子牙三胜一败,都是占了打神鞭的便宜,靠法宝耍横。若是论武艺,大家其实都差不多。封神中的武艺,一向上不得台面,武侠小说中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苦练是不可能的,这一辈子也不可能。他们都是速成,比如哪吒、雷震子、杨任等人学习枪法棍术,都只用了一会儿工夫。

所以不能单凭战绩否定闻仲的能力。

事实上,尽管两人的奋斗轨迹如此相似,而且按我在224期的分析,闻仲是通天选定的争夺人间气数之人,但两人又毕竟有一些不同。

首先是性格。两个下山之后,经过二十余年奋斗,都在王朝里取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性格却有很大不同,代表了臣子的两个极端。

闻仲是霸道,他性格强势、高歌猛进,竟敢当着纣王的面逐打宠臣,上十策,毛笔饱蘸浓墨非要逼着纣王马上签,种种表现,都证明了其狂横霸道,而纣王面对如此凌虐强势的臣子,竟也只能唯唯诺诺而已。闻仲走的是“权臣+忠臣”的路子,他就像曹操一样,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纣王在他面前一点儿地位优势都没有,论道术、治国、年龄都有不足,只能任凭摆布罢了。但闻仲能不臣而臣,恪守臣道,忠心为国,死后阴魂不散犹自梦魂嘱托,真可说苌弘化碧、感天动地。

姜子牙走的,又是另一条路,可称王道。他侍奉文、武两朝,置文王不可伐君的遗命而不顾,又在祭封神台杀鲁雄、殷洪殷郊这些事件中完全不以武王意见为意,且将武王置于红沙阵中百日,这些也是十足的权臣路子。但姜子牙并不是一条道儿走到黑。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尊敬武王的,虽为亚父,但绝不以父亲自居,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他完整参与了易代之战,且在灭商后又示意东伯侯等诸侯劝进武王,是新朝建立的最重要功臣,其重要性,甚至在周公之上。

姜子牙的形象更接近于一个圆滑的忠臣形象,颇知进退,不抢功不自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道家的冲退谦让。

其次是道术成就。

闻仲自述,“吾当时悟道,在碧游宫拜金灵圣母为师之时,学艺五十年”。这里有两个字非常关键:悟道。悟道就是已经得道,已经跨进了长生之门,最起码也是真仙级(封神实力划分:修士、真仙、金仙、准圣、圣人),甚至有望冲击金仙之人。比如陆压就曾自叙他在天皇时期悟道。

姜子牙呢?元始天尊亲自给他批定,“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所以才让他下山代师封神,以享将相之福。也就是说,姜子牙之所以被挑中下山,最主要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成不了仙。这就像大人常说那句话,你再不认真读书就只能干嘛干嘛一样,是极其无奈的最后选择。连姜子牙自己想起这些事,也认为是段失败经历,他在跟马氏成亲后,连暮乐朝欢这些夫妻间事都没有丝毫兴趣,天天想的,只是大道不成。

万仙阵后,十二金仙跟姜子牙告别说,“吾等与你此一别,再不能会面也”。按,姜子牙那时已经接近98岁,因未能得到长生,用不了几年也就是冢中枯骨一堆,与十二金仙确实也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我们还有数万年好活,君埋泉下泥已销骨,百世为人甚至千世为人,也真是令人神伤。

可是,那只是因为姜子牙没有成仙罢了。

倘若姜子牙像闻仲一般,已经悟道,封神完毕后,自可以舍弃人间富贵,登天而去,回到昆仑,追寻师尊和师兄的脚步。

所以,并非闻仲不如姜子牙,打神鞭出自圣人元始之手,雌雄双鞭拿什么去斗?若论道法成就,闻仲仅仅用“悟道”二字,就已经秒杀姜子牙。

待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杰出名将,与廉颇、白起、王翦等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更是位居其中的第一。他的战...
原创 他... 《论语》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世间的苦难,不是欲屠杀弱小,就是要成就英雄。 “沉舟侧畔千...
原创 1...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前夕,评衔小组将名单提前拿给了毛主席审阅。毛主席拿过名单,看到一半突然抬头问...
原创 李... 明朝历史上,首辅之位变幻莫测,人事百态。在这漩涡般的政治斗争中,一个月的辉煌与沉沦都可能成为政治生涯...
原创 如... 谈到李莲英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太监之一,对晚清时期的历史产生了长期...
原创 实... 自“安阳曹操墓”一经发现,关于其真伪的争论就如影随形,纷至沓来。然而,当我们看到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
原创 为... 为什么商鞅去世名声非常差?最大的疑惑,秦国怎么那么快就亡了? 秦国从秦献公时代,变法就已经开始了。国...
原创 功...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俘虏了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军官,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被送到战犯管理所关押改造。...
原创 越... 越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熟悉的国家,当然了更多的时候人们对于它印象还徘徊在建国初期我们对这里的援...
原创 二... 这是拍摄于解放战争后期的一张老照片,四野和二野的五位首长合影,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张照片,其收藏价值和...
原创 滇... 在中国近代历史长河中,有一支部队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他们就是源自滇军的西藏军区山地第52旅,...
原创 1... 2000年,四川成都老人彭家惠将一个名为《中国故事》的杂志社告上了法庭。原告诉称,1988年4期《中...
原创 明... 中国武侠影视剧常常以明朝时期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为题材,其中一些剧集如《新龙门客栈》、《锦衣卫》、...
原创 孙...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大儒董仲舒的名言,反映了维护君主权力和维稳“君臣”关系的观念。然而,这...
原创 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24个朝代。在这片土地上,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一场又一次,人命堆砌的...
原创 明... 引言 “子不孝,父之过”,这句话在皇族当中,同样很关键。家庭当中,到了父亲晚年时,兄弟之间难免会因为...
原创 唯...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对企业来说,这都是经久不变的必然规律。 然而,有一个企业却打破了...
原创 日... 上个世纪的日本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日军疯狂入侵,滥杀无辜,所攻占之地,尽...
原创 他... 如果蜀国没有了诸葛亮,谁是诸葛亮最佳接班人呢?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五丈原(今宝鸡境内)...
原创 2... “你们就让我去吧!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2007年12月26日,重病缠身的华国锋急切地对家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