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屋兴宣,日本二战时期的著名政治家,1889年1月30日生于广岛县广岛市。他的父亲藤井逸是一位日本古典学者,母亲贺夜镰子则是一位中国学者,曾任爱国妇女协会干事。贺屋兴宣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祖先是南北朝时期的武将赤松则村,而在江户时代,他的家族世代作为广岛藩的武士,侍奉浅野家。尽管他曾长期驻扎并居住于江户,随着明治维新的到来,他便返回了广岛,开始了自己的教育与政治生涯。
贺屋兴宣少年时期就展现出色的学术才能。上学时,他与围棋选手濑越谦作是同班同学。1908年,他进入了广岛第一高等学校,专攻英国法律。在这里,他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学,其中包括后来的著名经济学家河井英二郎、德国法系的田中光太郎、长野守等人。此时,他便展示了出色的学术潜力,并为以后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1年,贺屋兴宣如愿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科开始了他的学术深造。他在大学时期一直追求卓越,最终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尽管因为肺结核和母亲去世的原因,他曾两次休学,直到28岁才完成学业。他回忆起当时在东京大学法学院的学习经历,深受加井克彦教授的法学思想影响,甚至称加井为“永远的导师”,并感叹他的讲座充满激情与深度,是学术探索的真谛。
从东京大学毕业后,贺屋兴宣于1917年进入了大藏省工作。最初他对工业管理抱有浓厚兴趣,曾有意加入农工商省,但受到来自同乡长崎英三的鼓励,他决定加入大藏省。在那时,他与许多杰出的同僚一同进入了财务部门,包括未来的副财政大臣广濑丰作与大野龙太郎。这一年,他还顺利通过了高级公务员考试,开始了自己在大藏省的工作生涯。
加入大藏省后,贺屋兴宣很快就前往了海外,曾在纽约和欧洲等地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回国后,他主要负责预算相关工作,并逐渐在财政部晋升为部长秘书、预算局局长等职务。他还参与了1927年日内瓦海军条约会议和1929年伦敦海军条约会议,作为全权代表,他与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发生过冲突,甚至因此流鼻血。
1937年,贺屋兴宣成为了第一次近卫内阁的财务大臣,开始提出“贺屋三财政主义”,为日本的侵华战争提供财政支持。此后,他与石渡正太郎和青木和夫并称为“大藏省三剑客”,主导了日本的战争预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贺屋再度担任东条内阁财务大臣,负责战时经济,并始终与外相东乡重德一起反对对美英宣战。战时,日本政府大量发行战争债券,增加税收,以支持军费开支。
随着战争结束,贺屋兴宣成为了战后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主席,负责制定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然而,战后他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定为甲级战犯,最终判处终身监禁。即使在监狱里,他依然保持冷静,曾对儿玉芳雄说过:“如果能坚持到这一步,我就放心了”。在监狱中,他的哮喘病似乎得到了治愈,且与岸信介等人一起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1955年,贺屋兴宣获释,并于1958年获得赦免。同年,他参加了第28届众议院选举,并成功当选,随后连任了五次。作为自民党内的右翼鹰派政治家,他不仅在经济政策上提供了宝贵的咨询意见,还参与了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池田内阁时期,贺屋也积极支持收入倍增政策。与池田隼人有着深厚的关系,两人同为来自广岛的政坛人物。
1972年,贺屋兴宣正式退出政坛,但他并未因此彻底淡出政治生活,反而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他成立了“自由日本护国会”,并亲自访问台湾地区,高呼保卫中华民国的口号。此外,贺屋还在日本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人脉网络,并成为自民党与右翼势力之间的调解人。1977年,贺屋兴宣去世,享年88岁。
贺屋兴宣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波澜,他的经历不仅涉及了日本战时经济的布局,也与日本战后政治的重建息息相关。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凭借出色的经济和财政才干,成为了日本政坛不可忽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