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得知舒同被撤销职务,毛主席着急:谁叫他下去的?他还是省委书记
迪丽瓦拉
2025-09-15 05:02:19
0

1960年10月,舒同被解除山东省委书记职务。这一决定让他措手不及,但他并没有选择隐退,而是主动要求前往章丘担任县委书记。到达章丘后,舒同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工作中。他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日复一日地忙碌着。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逐渐感到身体的负荷越来越大。由于原本身体就不算强健,再加上过度劳累,舒同的痔疮病情复发,甚至血流不止。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神情凝重,立刻发出指令:“谁让舒同下去的?他可是省委书记!”随即,指派人员将舒同紧急接回,安排休养。

那么,舒同为何会被撤销职务?他与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深厚的情谊,能让主席如此关心他呢?

舒同与毛主席的首次会面发生在1932年。当时,漳州战役刚刚结束,舒同正带领战士们清理战场。毛主席步伐坚定,缓步走上前来,目光扫过战场,最终锁定了舒同的身影。主席加快步伐,走到舒同面前,握住他的手说道:“你就是舒同同志,早听说过你,读过你的文章,也见过你的字。”两人一边走,一边交流着战斗的情况,主席专心倾听,时而点头示意。当他们走到一个山顶时,主席弯下腰,轻轻拾起一些焦土,然后缓缓地放开,风吹过,黄土随风散去,露出几枚弹壳。主席看着这些弹壳,似乎陷入了沉思,转头对舒同说道:“这就是战地黄花。”这句简短的话让舒同深受感动。主席用战地弹壳比作黄花,足以见得他深邃的革命情怀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舒同在年轻时,常在行军途中,或骑马,或走路,捧着笔纸练字写文章。他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常常在写字时,右手不自觉地在膝盖上比划,久而久之,他的右膝轻微磨损。毛主席因此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书法家”。

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旬邑县。当时,一位年迈的前清翰林萧芝葆,拒绝了党组织的邀请,表示愿意支持抗战,但不愿加入共产党,因为他认为共产党“文化不高,都是些当兵的”。主席让舒同以中央名义给萧芝葆写信。舒同写的信文笔优美,字迹遒劲。萧芝葆看到后惊讶于其字写得如此工整,文辞也颇有才情,赞叹道:“共产党也有这么有才的人!”于是,他同意接受党组织的邀请。

舒同不仅书法好,写的文章也深具影响力。他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书写的校牌和校训,被后人称为绝世之作。1939年,舒同与毛主席一同为延安农贸市场写下横匾和对联,两人风格各异,一个笔力雄浑、沉稳劲劲,一个笔锋飞扬、气吞山河。

1943年,舒同受命前往山东协助罗荣桓巩固抗日根据地。那天,主席在与舒同的谈话中提到:“我们靠的是马克思主义,但光有书是远远不够的,要到实践中去学习。”主席书架上有一套《鲁迅全集》,他指出,鲁迅的作品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而接下来的任务则是改造中国。

舒同与山东有着深厚的渊源。早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亲自深入敌营,成功策反多名国民党将领,极大地改变了华北战局。因此,舒同在敌方阵营中也享有很高的威望。中共中央曾计划让他赴台湾担任省委书记,然而朝鲜战争爆发后这一计划未能实现。舒同在此期间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包括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宣传部部长、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

1957年,毛主席因常年忙碌,身体不堪重负,外出游泳时不慎患上了重感冒,几日未见好转。舒同心疼主席,建议他尝试一位有名的老中医。虽然此位医生的药方比较特殊,使用的药材含有较强的毒性,但其治疗效果显著。主席在听了舒同的建议后,依照药方进行治疗,不仅感冒治愈,睡眠质量也大大改善。主席对舒同夫人细致的解释表示赞赏,感叹她若改行,定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1959年,随着苏联对中国的压力加大,主席感到深深的忧虑。此时,澳大利亚共产党主席夏基坚决站在中国一方,主席深感欣慰,并邀请夏基来访。在与夏基的长谈中,主席强调,像中国一样,澳大利亚也应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动人民争取政权。谈话进行到深夜,夏基对舒同的印象尤为深刻。

1960年,舒同在担任山东省委书记期间,由于“大跃进”中的不当治理,导致了严重的饥荒。10月,舒同被解除职务,然而,他没有抱怨,反而主动要求前往灾区最严重的章丘,投身重建工作。尽管身体持续虚弱,舒同仍坚持高强度的工作,导致痔疮复发,血流不止。毛主席得知后,立即召回舒同休养。

1962年,主席在一次大会后特意关心舒同的身体,握住他的手说道:“你的错误只是认识上的问题,改正了就好。”这番话让舒同感动不已,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舒同深感痛惜,忍不住在追悼会上痛哭失声,几度晕倒,最终被同事扶回。

舒同的家风一直秉持着朴素、严谨的原则。在艰难的三年困难时期,物资极度匮乏,舒同与家人一同忍受贫困的生活,却从未抱怨过一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与家人,不搞特殊化,时刻提醒自己要服务群众、遵守组织的安排。舒同的生活方式简朴,坚守着初心,恪守为民的使命,成为了无数人学习的楷模。

他的坚守与奉献,是共产党员理想与信念的写照,也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象 曾遍布华夏的吉祥巨兽 李洋 昨天,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上新了,湖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铜象尊”登场。...
原创 朱...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每段保留原意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但整体字数变化不大。下...
原创 晚... 晚唐故事:须知授首归朝日,早在良臣擘划中 马元实还都复命,极言军心附杨弁,不如议抚。唐武宗令与宰相...
原创 朱... 当然,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我在不改变原有语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述: --- 关注我们,...
原创 历... 第一章 樱花落尽 1937年3月的东京弥漫着异样的躁动。 美代子蹲在灶台前添柴时,听见隔壁裁缝铺的收...
原创 宫... 苏联在西部战场上胜利果实累累,令美国在欧洲战场能够调动精锐部队,而两颗原子弹在日本本土的轰然爆炸,加...
文明探源|在河泊所遗址读懂西南... 近期,云南河泊所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
原创 毛... “手中掌握着历史的卷轴,内心孕育着百万雄兵的智慧。”毛主席无疑是新中国历史中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之一。...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由小人物引发的重大历史事件,而这些事件常常能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刻改变国家乃至民族的...
明大将徐达的祖籍地原来在丰城 收听音频 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与五位大臣共同起草了一篇为明朝开国元帅徐达所作的碑文,这块“御制中...
原创 如...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毛主席绝对是最具决定性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的领导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也深...
原创 蒋... 1955年,新中国首次举行了授衔仪式,十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被授予了元帅军衔。虽然其中有些将领更为人所熟...
原创 孟... 1947年5月16日,山东孟良崮山顶的一个岩洞内,张灵甫紧握着手中的勃朗宁手枪,手指微微颤抖。洞外,...
原创 赵... 公元1162年,秦岭淮河以南的南宋王朝和北方的蒙古高原,同时发生了两件对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 这一年...
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山东泰... 泰安6月16日电(记者 赵晓 王峰)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省主场城市活动16日在泰安大汶口国...
原创 朱... 由于平台改版,新增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出现时,您只需静候5秒,待广告结束后,点击右上角的“X”关闭...
原创 晋... 1948年6月,正值山西最酷热的季节,同时也是晋中平原麦子成熟、农忙收割的关键时刻。军事上流传着一句...
原创 比... 在提到山东时,许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往往是孔子与诸葛亮,前者被誉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后者是三国时期智...
原创 高... 李原名,原是一位明朝初期的礼部尚书,成长于安州。他的早年经历在史书中鲜有记载,因此后人对他的背景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