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高炽说:“时勉廷辱我”,随后驾崩,真是李时勉气死了朱高炽?
迪丽瓦拉
2025-09-15 06:32:36
0

阅读前,点击“关注”按钮,与我一起关注更多精彩内容,方便随时与我讨论、分享。这将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文 | 妍妍

编辑 | 妍妍

---

明仁宗朱高炽的登基与去世,仿佛一场匆匆而过的风暴。仅十个月的治国生涯,他便突然去世。在临终时,他留下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时勉廷辱我。” 这句话简单却充满怨愤,指向了朝中重要大臣——李时勉。

此言一出,朝堂内外议论纷纷。有的说朱高炽是被气死的,也有人猜测李时勉的言辞,正是压垮他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李时勉到底做了什么?为何一位帝王会因为臣子的言辞而深受其害?

李时勉:从寒微到翰林的艰难历程

李时勉,出身贫寒,但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刻苦的努力,走上了仕途的巅峰。年仅五岁便开始读书,七岁背诵《四书五经》,十二岁便已能写诗作赋。他的勤奋与决心令人钦佩,曾在寒冷的冬天里,将双脚裹在木桶里,躲在被窝里灯下苦读,足见他如何付出极大的努力来打拼未来。

这种刻苦精神最终使他通过科举,成为了举人,之后顺利考中进士。他逐步从基层做起,历任刑部主事、翰林侍读等重要职务。

一封奏疏,让朱棣动怒

永乐十九年,宫殿失火,明成祖朱棣勃然大怒,下令征求群臣意见。年轻气盛的李时勉抓住机会,在奏疏中直言不讳,提出了十五条对朝政的尖锐批评。这些意见不仅触动了皇帝的逆鳞,还大胆涉及了君权、官员选拔以及民生等各方面,很多内容几乎涉及到当时的禁忌。

朱棣看到奏疏时几乎气得将其摔落在地。然而,随着冷静下来,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批评虽然尖锐,却有其合理性。最后,他采纳了李时勉大部分的建议。李时勉甚至提到了一项设立监察机构来约束皇权的建议,这一提议虽然令朱棣怒不可遏,但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年轻人的胆略与智慧。

再次触怒皇帝的言辞

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继位。李时勉依旧保持初心,再次提出上疏,批评新皇帝治理中的问题。朱高炽不堪其言,愤怒异常,直接下令用金瓜击打李时勉,导致其三根肋骨骨折,并将其囚禁。幸好,李时勉曾得到锦衣卫千户的救助,得以保住性命。

这次的奏疏更加直接、严厉。李时勉批评朱高炽过于依赖宦官,导致朝政腐化;疏远功臣,引起了朝中士族的愤怒;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沉迷享乐。此外,他还提到朱高炽在守孝期间行为不当,这一批评几乎触及到皇帝的底线。朱高炽大怒,不仅对李时勉施行酷刑,还下令查探李时勉的家族背景,试图找出其所谓“大逆不道”的证据。

尽管如此,李时勉依然在一些正直官员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免遭更大的迫害。

临终前的怨言:“廷辱我”

在明仁宗仅短短十个月的治下,终于有一天早晨,他感到一阵不适,到了晚上便去世。死前,他愤怒地对心腹夏元吉说道:“时勉廷辱我。” 难道李时勉真的是让他生死攸关的原因吗?究竟二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回溯这段历史,李时勉上奏指出,明仁宗在其父亲朱棣守丧期间竟接近嫔妃,且远离太子,这无疑是对孝道的不尊重。李时勉直言其不孝的行为,直指皇帝的软肋。朝中的争论由此展开,支持李时勉的认为他直言忠诚,忧国忧民;而反对者则认为李时勉公然触犯了君主之礼,是对皇权的挑战。

虽然朱高炽表面上保持沉默,但他心中的愤怒逐渐积累,最终导致了疏远李时勉的举动。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了数月,直到他的骤然去世。

新皇朱瞻基的怒火与宽容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一年后,得知此事,震怒至极,命令将李时勉捉拿,亲自审问,并准备将其处决。然而,由于王指挥走错了门,李时勉没有被立即带走。

面对如此愤怒的帝王,李时勉毫无惧色,勇敢地反驳,指出明仁宗两大过失。特别是提到“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时,朱瞻基内心为之一震。因为当年,如果李时勉没有力谏,自己或许早已遭遇不测。想到此,朱瞻基对李时勉的怒火渐渐消散,最终赦免了他。

这场审问整整持续了一天。起初,朱瞻基极力逼问,希望从李时勉口中得到所谓“谋反”的证据。然而,李时勉从容不迫,条理清晰,渐渐让朱瞻基被他的才智与胆识所折服。特别是李时勉提到自己曾力保朱瞻基的太子之位,这让朱瞻基感慨万分,也为李时勉的忠诚深感佩服。

英年早逝的明仁宗:究竟是什么导致他的突然离世?

明仁宗朱高炽的死因一直成为历史之谜。有说法认为他因体重过重引发病变,也有说法认为是后宫争宠的结果。然而,最奇怪的说法则是他被李时勉气死。

史料中记载,朱高炽在去世的当天早上还在抱怨李时勉的直言不讳,到了傍晚便去世。或许,长期的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再加上李时勉言辞的激烈刺激,最终导致了他的病情加重。

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荒唐,但也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明仁宗的治下,面临了内外压力,党争不断,边疆不稳。李时勉的直言可能仅仅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这个说法并非定论,但它激发了当时许多人对于君臣关系、言论自由的深刻反思。开明的官员呼吁改进谏言制度,以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

李时勉与明仁宗朱高炽之间的恩怨,终究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个时代充满了激烈的冲突和鲜明的对立,而那些敢于逆流而上的人,正用他们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

---

免责声明:文章的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不包含任何低俗引导。如有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或更改内容。

信息来源:《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金国是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崛起,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征战,成功地灭掉了辽国这一强...
原创 战... 战国时期,各国争斗激烈,能在这种动荡的时代中脱颖而出的将领少之又少,李牧无疑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艾伦·卡汉谈自由主义的四个版本... 艾伦·卡汉(蒋立冬 绘) 艾伦·S. 卡汉(Alan S. Kahan),巴黎萨克雷大学英国文明荣休...
原创 为... 武则天,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她是唐朝唯一的女皇帝,凭借非凡的政治才干和强大的个人魅力,成为...
原创 郭... 1947年夏天,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原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的司令官郭天民。由于一些...
原创 清... 前言 随着汉人藩王势力的逐渐壮大,康熙帝意识到这些藩王的权力已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稳定。为了进一步巩...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叔母何堪作继妻,雄狐牝雉太痴迷 石重贵已晋封齐王,接得来使,星夜赴邺城,哭临保昌殿,就在...
原创 历... 提到历史上最彪悍的土匪,很多人都会想到马鬃山上的黑喇嘛。虽然他只是一个土匪头子,但他的彪悍程度确实非...
咸阳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11月21日,记者从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
原创 承... 承天寺塔位于银川市兴庆区进宁南街西侧,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塔,堪称宁夏文化的瑰宝。从西夏毅宗天佑垂圣元...
“军国主义”为何能在日本存续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军国主义势力没能在日本得到彻底清算,“军国主义”这块有毒的土壤为什么能够在日本存...
G20峰会在南非开幕 拉马福萨... 当地时间11月22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正式开幕。南非总统西里尔...
原创 李... 李鸿章在晚清历史上是个大人物,官做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办过洋务运动,还签了不少条约。 他一辈子娶了...
原创 汉... 汉昭帝刘弗陵是西汉的第八位皇帝,他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刘彻。在刘弗陵的统治下,汉朝与匈奴签订和亲...
原创 史... 谈到中国古代的盛世时期,很多人都会想到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不仅政治强盛、经济繁荣,还是许多历史事件...
珠江起源最常见的说法在哪里:从... 在讨论中国南方重要河流时,珠江的名字总是伴随着丰饶与活力。人们熟悉珠江三角洲的繁华、珠江口的海洋气候...
花脚大仙分享:《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之五 长沙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
原创 中... 孙权曾采取了一项非常规的措施,发行了面值高达五百的大泉五百大钱,这一举动至今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中仍然被...
原创 大... 郭鹤年,马来西亚首富,于1923年10月6日出生,迎来了他百岁的寿辰。他不仅是马来西亚华人商业的杰出...
原创 打...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决定性时刻。新四军第五师的第十三旅驻扎在湖北大悟山一带,面临着日伪军和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