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音频
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与五位大臣共同起草了一篇为明朝开国元帅徐达所作的碑文,这块“御制中山王神道碑”如今仍矗立于南京徐达墓前。它不仅是明代功臣墓中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一块,还在600多年后,为后人揭开了徐达祖籍地及他与南昌另一重量级人物徐孺子之间的真实关系。
徐达
大明开国后,众多功臣几乎被屠戮殆尽,唯有徐达让朱元璋下不了决心,朱元璋曾评价徐达“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又称他“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然而,徐达还是莫名去世了,民间虽有很多关于他死因的传说,但他还是得到了朱元璋的厚葬。其墓碑提到的“大明中山武宁王,姓徐氏、讳达,南昌府丰城县角陂人,凤阳籍”,也确确实实揭开了徐达祖籍地所在。
徐孺子研究会会长徐反保等人在寻访徐达祖籍时,听闻丰城隐溪村的分支村落——南昌县岗上乡长湖徐村老谱保管良好,便前往探寻。在长湖徐村的《徐世家谱》中,一张“中山王遗像”映入眼帘,而朱元璋恩赐徐达墓前的碑文也出现在族谱里,这便让人坚信徐达是丰城角陂人。
那么,徐达与丰城又有着怎样更具体的渊源呢?长湖徐村一篇由明朝进士谢一奎在1480年撰写的《徐氏大会重修族谱序》给出了线索,序中记载“(韬公)十六世孙魏国公达,佐太祖高皇帝成帝业”,韬公即徐韬,是丰城各徐姓村庄公认的鼻祖。后来,徐反保等人在丰城又找到了徐韬至徐达各代先祖名讳,确定徐达父亲是惟勤,祖父是思温,徐达为徐韬十六世孙。
徐孺子
而徐韬与徐孺子之间又有何关联?根据丰城南兰上泽庄徐氏家谱以及南昌市北沥徐村《豫章北沥徐氏族谱》记载,徐韬为徐孺子25世孙。徐韬于唐宣宗丁卯年,即847年通过乡试走上仕途,最终官至都御史并迁居丰城吴塘。北沥徐村族谱对徐韬的出生、功名获取、生子及去世等信息记载更为详细准确。既然徐韬是徐孺子25世孙,徐达又是徐韬16世孙,且徐孺子父子三代单传,由此可以肯定徐达是徐孺子40世嫡孙。从时间跨度来看,徐孺子生于公元97年,徐达生于公元1332年,其间每代约31年,也很符合中国人口繁衍规律。
需要说明的是,徐达祖籍地丰城角陂,位于现在的丰城秀市乡潘桥村,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潘桥水库淹没于水下,徐姓人口四散移民,如今已不复存在。(根据刘国伟文章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