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实力雄厚,对刘备倾心敬重,为何刘备还是要跑?
迪丽瓦拉
2024-11-14 18:09:57
0

原标题:袁绍实力雄厚,对刘备倾心敬重,为何刘备还是要跑?

如果只谈历史的话,刘备还真没有跑。

就在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战事胶着之时,汝南黄巾刘辟、龚都这些人起兵响应袁绍,攻打曹操后方(颍川许都),袁绍则派处刘备率军增援汝南。——这是明明白白的事。

《三国志·先主传》: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

那些信誓旦旦地认为是刘备主动逃离袁绍阵营的说法,应该是混杂了演义故事。这就是我说过的,“用演义混杂历史”解读出“新历史”的例子。

演义故事的改编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对官渡之战时,刘备与关羽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极具戏剧性。当时刘备从徐州逃至河北,归了袁绍,关羽则投降了曹操(名义上是:降汉不降曹),然后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恩情,两次出战,分别斩了袁绍两员大将:颜良、文丑。

河北那边,袁绍痛失两员大将,一度对刘备心生怨恨,差点要把刘备砍了泄愤。

《三国演义》第26回:郭图、审配入见袁绍,说今番又是关某杀了文丑,刘备佯推不知。袁绍大怒,骂曰:“大耳贼焉敢如此!”少顷,玄德至,绍令推出斩之。

刘备不慌不忙地向袁绍辩解说:这是曹操的离间计啊!曹操故意派关羽斩文丑,想以此激怒明公(袁绍),借明公之手除掉我(刘备)啊!

袁绍想想也是,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自己麾下将领武功稍逊,打不过关羽,自己却要杀关羽义兄泄愤,未免说不过去,所以袁绍也就算了。

然后刘备又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写信给关羽,让关羽来投奔袁绍阵营,这样可以反过来帮忙对付曹操。袁绍觉得这主意不错,答应了刘备。这事才算翻篇。

后来关羽与刘备相会也颇为复杂,罗贯中借孙乾之口说出刘备脱离袁绍的事:

乾曰:“刘辟、龚都自将军回兵之后,复夺了汝南,遣某往河北结好袁绍,请玄德同谋破曹之计。不想河北将士各相妒忌,田丰尚囚狱中,沮授黜退不用,审配、郭图各自争权。袁绍多疑,主持不定。某与刘皇叔商议,先求脱身之计。今皇叔已往汝南会合刘辟去了,恐将军不知,反到袁绍处,或为所害。特遣某于路迎接将军,幸于此得见。将军可速往汝南,与皇叔相会。”

在这段话中,刘备看出袁绍阵营中的种种弊端,所以才和孙乾合谋,定了脱身之计,去了汝南。

综上“刘备主动脱离袁绍”,理由无非三点:

刘备想和关羽会合;袁绍差点要杀刘备泄愤,刘备在袁绍处有生命危险;袁绍军内部斗争严重。

所以说,刘备要跑,要主动脱离袁绍,这是演义故事,绝不是历史记载。

官渡形势分析

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是“曹操奇袭乌巢”,位于官渡的袁绍军营继而发生张郃叛变,导致袁绍军全面崩溃。

在此之前,曹操可以说是处于劣势的。

《三国志·武帝纪》: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许攸来投曹操时,曹操军的军粮严重不足,这缺粮的事在史书上多有记载,例如《荀彧传》中提到曹操考虑由于军粮不足,不如干脆弃守官渡,退兵防守许都。在《曹瞒传》中,曹操承认军粮只够维持一个月了。

如此,可以说,在许攸来投奔曹操之前,官渡的局势是对袁绍有利的。甚至曹操这边很多人私下给袁绍写信示好,曹操在官渡得胜之后,还把这些信件烧了,安抚众人。

《三国志·武帝纪》: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由此,从史书上看:刘备去汝南,是袁绍的战略安排,并不是刘备主动申请的结果,在战略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刘备无法预见袁绍居然会在官渡战败。

刘备的汝南持久战

建安五年(200年)年末,就在袁绍军在官渡崩盘之时,身在汝南坚持反曹作战的刘备、刘辟,仍然坚持着,他们并没有放弃。

袁绍军也只是退回黄河北岸,曹操军追击到黄河南岸。建安六年(201年)四月,曹操击败了苍亭的袁绍军,袁绍这才正式全线撤退。曹操则是在九月返回许都。

在这大半年时间里,刘备仍然在汝南“打游击”,曹操先派蔡阳前去讨伐刘备,也被刘备击败;等到年末,曹操亲自来会会老朋友刘备,刘备这才败出汝南,转投荆州牧刘表去了。

历史是历史,演义是演义

历史上的刘备,在官渡之战时是袁绍的盟友,反曹操的“急先锋”,他去汝南是配合袁绍作战的战略安排,并非刘备认为袁绍必然要输。

所谓刘备“眼光高明”,“预见袁绍要输”,“跑一路坑一路”,这些都是拿演义故事混杂历史记载后开的脑洞。

笔者以为,请把历史还给历史,把演义还给演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运行2280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2280年前,时任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与其子主导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旱涝无常的成都平原摇身一变成为今...
他牺牲在上海解放前7天,被捕前...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光芒穿透了岁月的迷雾,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 2024年...
原创 她... 大多数清朝的公主们最后都逃脱不了要被和亲的结局,虽然她们在出生的时候确实是成为了人人都羡慕的对象,可...
原创 安... 公元251年,大唐帝国的皇宫内上演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典礼。一位身形庞大的胖子被五彩缤纷的布条裹挟着抬至...
原创 张... 张作霖之所以会失败,只因用错了这两个人,一个反奉另一个被逼走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打败直...
原创 悲... 在古老的东亚大陆上,摩天岭这一名字,如同一把双刃剑,既代表着无穷的荣耀,也预示着深重的悲哀。一场波澜...
原创 孙...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孙策被称为“江东小霸王”,而在史书记载中,孙策也确实有着英勇似项羽的超高评价,...
原创 韩... 韩国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废除汉字,这种决心凸显了国家对主权的重视。然而,数十年过去了,废汉字的目标在现实...
原创 明...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宦官专权往往是帝王权力失控的体现,他们操纵幕后,甚至取代皇室成为国家真正的掌控者...
原创 东...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大军消灭了蜀汉。两年后,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众所周知,此时的西晋,在...
原创 1... 说起晚清时期的李鸿章,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洋务运动,其实李鸿章除了领导过洋务运动,还曾是我国晚清...
原创 杜... 说起杜聿明这位曾经大名鼎鼎的国军将领,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杜聿明将军在抗战中所做出的贡献大家都是...
原创 为...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十四日,武宗朱厚照在豹房驾崩。话说皇帝也是肉身,难逃一死,但皇帝又不...
原创 鲁... 孔子弟子子路询问:“南方的强大在哪里?北方的强大在哪里?是否有中立而强大的地方?”孔子回答说,对待传...
原创 朱... 明朝历史上有一位鲜为人知的人物,他虽未曾登基为皇帝,却在太子之位坐了整整二十四年。更为惊人的是,在他...
原创 努... 在古今中外,官场始终都有一套严谨的官阶制度,以官员的出场顺序来体现其地位高低。这一点在现代同样适用,...
原创 谁... 明朝,因其坚持“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的原则而备受喜爱,这成为明粉们的口头...
原创 中... 咱们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虽然说入主中原的并非一直是汉人,但是由于“大一统”...
原创 朱... 刘邦与朱元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是穷人逆转人生当皇帝的楷模!尤其是朱元璋,出生家庭一穷二白,小时候家...
南非曼德拉纪念地入选世界遗产 在7月31日结束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南非申报的曼德拉纪念地被列入《世界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