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太子、太孙称呼朱棣为爹和爷爷,是历史真实还是杜撰?
迪丽瓦拉
2024-11-14 19:15:54
0

原标题:大明风华中太子、太孙称呼朱棣为爹和爷爷,是历史真实还是杜撰?

前言:《大明风华》是一部国内少见的明代历史剧,除了某位演技一言难尽的大女主之外,发生在朱棣和三个儿子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以及太孙朱瞻基相互之间的父子、祖孙之情,乃至于兄弟纷争、叔侄斗法,无不让人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捧腹大笑。

其中大量富有生活气息的台词被认为极接地气,特别是朱家三兄弟看到朱棣一口一个“爹”,太孙朱瞻基亲热地叫着永乐皇帝“爷爷”,无不让人诧异宫廷剧也可以这样演绎。不过话说回来,明代的皇子、皇孙真的可以称呼当朝皇帝为“爹”和“爷爷”吗?这是导演和编剧的异想天开,还是在历史上真的有迹可循?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皇明祖训》的规定

“爹”这个称呼由来已久,至少在两汉三国时代,古人就已经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爹或者阿爹。南北朝隋唐时期,人们更多用“爷”来称呼父亲。比如著名的《木兰辞》里面就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样的句子,这里的“阿爷”自然是指木兰的父亲。此外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兵车行》中有这样一句诗:“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这里的“耶娘”就是“爷娘”的意思。不过到了宋代,人们又逐渐开始用“爹爹”来指代自己的父亲。至于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连宋朝人自己也搞不清。

今人呼父为爹,母为妈,兄为哥,举世皆然,问其义则无说。—《鸡肋篇》

根据南宋中期诗人叶绍翁在其所著《四朝见闻录》记载“高宗称徽宗为爹爹”,可见当时的宋朝皇室内皇子也是如此称呼皇帝。而在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革除元朝留下来的所谓“胡俗”,那么明朝皇室会由此向宋朝皇室学习吗?很有可能!

不过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皇子、皇孙们在正式场合下该如何来称呼皇帝。早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的时候,礼部官员就对皇子、皇孙、皇弟、皇侄在表笺内如何称呼皇帝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也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所谓的表笺,是臣子在陈谢、庆贺时向皇帝陈述事情的文书,是非常正式的公文。

随着政权的稳固和龙子龙孙的逐渐繁衍,朱元璋通过多年的努力,主持修纂了一部《皇明祖训》,里面对后世子孙的行为规范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至于皇室成员在表笺内对皇帝乃至太后的称谓,更是重中之重。

凡进贺表笺,皇太子、亲王于天子前自称曰长子某,第几子某,王某;称天子曰父皇陛下,称皇后曰母后殿下。若孙则自称曰长孙某,封某,第几孙某,封某;称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称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皇明祖训·礼仪》

我们拿朱元璋的长子皇太子朱标和第四子燕王朱棣一家来举例子,二人在表笺中当然要称呼朱元璋为“父皇陛下”,同时自称“长子标”和“第四子燕王棣”。至于朱标之子朱允炆(建文帝)和朱棣之子朱高炽(明仁宗)则要自称“第三孙允炆”和“第四孙燕封高炽”。

日后在天顺年间,二次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为生母孙氏(对,就是本剧的大女主)上徽号为“圣烈慈寿皇太后”。但是许多在外王府在冬至节的表笺中仍然称孙氏为“殿下(应称陛下)”,明英宗极其愤怒,将各王府的长史官全部打入大牢。可见表笺中写错称谓,后果非常严重。

《太祖皇帝钦录》的说法

但是以上的称呼太正式,我们无法想象日常生活中朱标或者朱棣会对着朱元璋一本正经的称呼“父皇陛下”,这也太生硬了。那么平时在宫中,到底该怎么称呼呢?能不能喊“爹爹”和“爷爷”呢?我们要从一本《太祖皇帝钦录》说起。

众所周知,明朝灭亡后统治中国的是清朝。而在宣统三年(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之后,凭借着《优待皇室条件》得以继续留在紫禁城中生活。但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逊帝溥仪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

由于溥仪此前已经倒卖了大批文物,民国政府紧急组织了一批文人前往故宫进行清点。在这个过程中,著名红学家俞平伯从景阳宫御书房发现了一本明代皇家密档:《太祖皇帝钦录》。此书“蓝面、黄签、经折式,文皆楷书,有红圈断句”,其中记录了大量朱元璋给皇子亲王们下达的谕旨。这些谕旨都非常的口语化,得以让我们一窥明代皇室间的称谓。

同日,内使小驴儿等赍到世子启本:“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初九日早朝,于奉天门钦奉爷爷圣旨:‘你写启本去说与你父亲知道。着安陆侯、商都督回来,他两个是无事的。爹爹说与他两个不要烦恼,比外公、凤翔侯一般好好的教他回来。西凉侯他是知情的不要他知道,差人防送将来。不要枷锁他,也不要监他,只这般好好的防送将来。钦此。’”—《太祖皇帝钦录》

为了避免大家看得云里雾里,我们对这段文字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上文的中的世子,是晋世子朱济熺,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的嫡长子。时间点则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五月,蓝玉案之后。

我们都知道当年二月发生了著名的“蓝玉案”,包括蓝玉在内的大批勋贵和高级武官在南京被处决。但是当时还有一批所谓的蓝玉党羽正在山西境内练兵,收拾他们的重担就交到了封国太原的晋王肩上,而负责居中传递消息的就是晋世子朱济熺。

根据上文中的记录,朱济熺对朱元璋的称呼很清楚:“爷爷”,对自己父亲晋王的称呼则是“爹爹”。此外文中的“外公”,是指晋王的岳父永平侯谢成,说明当时还没有“姥爷”这样的说法。

结语:作为明代的皇室密档,《太祖皇帝钦录》中所记载的皇孙朱济熺对于皇祖父朱元璋的称谓:“爷爷”,显然可以作为本文明确的结论,即《大明风华》中太孙朱瞻基称呼朱棣为”爷爷“,绝对有历史依据。

至于皇子能不能称皇帝为”爹爹“,倒是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既然世子称晋王为爹爹,称朱元璋为爷爷,那么我想晋王称明太祖为爹爹,想必也不是什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由此看来《大明风华》这部剧虽然有着众多的魔改,但是这接地气的称呼还真不是胡编乱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距今2.6万年至1万年左右 广...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亚洲考古研究》(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为文物上“户籍”!考古“黑科技... 西藏阿里地区的革吉县地处羌塘高原大湖盆区,革吉的藏语意为“美丽富饶的土地”。在这里,雪山、冰川、草原...
原创 杨... 提及宋朝时期的名将,北宋的杨家将和南宋的岳飞,享誉盛名,人尽皆知。大多数人对他们的了解,尤其是对杨家...
原创 褪... 今天要说的话题,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吐槽,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有一种美好的制度流传了很多年,后人津津乐...
原创 曹...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一场震惊朝野的抄家事件发生了,对象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曹家。...
原创 日... 引言 二战期间,日本与我国打的时间长达十四年,这十四年之间,死伤无数,而日本在我国犯下的罪行也让人...
毛主席为何不登黄山?张治中顿悟... 1954年,安徽迎来了两位贵客——毛主席和张治中将军。谁能想到一段关于登山与否的对话,竟成为后人茶余...
原创 慈... 今天,老冯又从盛宣怀的文集《愚斋存稿》里,找到了慈禧太后和盛宣怀的一场对话实录,你可以从这场对话里,...
原创 魏...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名将领,与“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一起被誉为蜀汉的精锐将领。然而...
古代欧洲的酷刑处决:“破碎之轮... 18 世纪带有底衬的行刑轮(德语:Richtrad)。/图片来源:Anagoria,柏林博物馆(Mä...
原创 足... 钟会是三国后期的顶级人才,他出身大士族颍川钟氏,是太傅钟繇之子,自幼才华横溢,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深...
原创 他... 前两天我们介绍了“中国第一女巨人”后,笔者又查阅了资料,发现人类有记载以来最高的人,足足有2.72米...
中世纪欧洲大学史 14 世纪晚期的Grandes Chroniques de France(《法国大纪事》) 中的巴黎...
原创 兴... 《兴唐传》中有十六杰,李元霸是一杰,宇文成都是二杰,裴元庆是三杰。 但在四明山下,三杰裴元庆用尽命...
原创 明...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与皇帝朱元璋,这关系真难懂,朱元璋杀了汤和的女儿,他们还是哥儿 “臣犬马齿长,不堪复...
原创 众... 标题:众将之中,还有两名女将,一个叫黑月奴,一个叫白月姣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战鼓震天,烽烟四起...
原创 韩... 《史记》作为一部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传作品,在确定为之立传的人物时,司马迁必然要做岀取舍。 如果...
原创 怎... 洞悉人性应该是对贾诩最中肯的评价。在三国里贾诩号称‘’毒士‘’也可以说明此人既有良谋,也有毒计。更为...
原创 中... 学过历史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最早有记录的朝代就是夏商周。但是实际上在春秋战国出现之前...
原创 中... #中国近代的落后真的是清朝造成的吗#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间发生了众多的重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