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在南京逝世,临死前宣布朱允炆继位,他没有把皇位传给四子朱棣,成为了一个迷。朱元璋是很欣赏朱棣的,聪明机智,雄才大略,如果不当皇帝的话,肯定能成为一位流芳百世的将领。
朱棣出生时刚好陈友谅进犯南京,朱棣自小闻着硝烟长大。洪武十三年,朱棣带着五千多人的军队去到北平,当时正值朱棣21岁。他和其他藩王形成一条线保家卫国,抵挡蒙古人的入侵,朱元璋把儿子分封到各地为藩王,将开国功臣全部铲除,巩固朱家的地位。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就让燕王和晋王合击,这一战让朱棣一战成名,第一次出征就大获全胜,朱元璋也对朱棣大加赞赏。朱棣也不辱使命,屡建奇功,朱元璋不可能不会想到朱棣对权力不渴望,而且朱允炆软弱无能,为何让朱棣上位?
朱元璋本人出身平民,知道人们对权力的渴望,每个人对这个位置的想法他也心知肚明,他也定下过嫡子有资格继位的祖训,他的嫡子除了有争议的朱棣外,其他人都难成大器,唯有朱棣有野心对朱允炆挑战。
朱元璋在临死前就察觉到朱棣会有所想法。他让晋王进行牵制,还让朱允炆做好准备防控,朱元璋觉得如果朱棣谋反叛乱,他一个藩的力量是无法跟朝廷相比的,朝廷上下会效忠朱允炆。而且朱棣在叛乱前就多次遇险,无法抗衡,抗击蒙古还需要靠他,所以朱元璋没有把朱棣废掉。
朱元璋为何会传给朱允炆呢?一个没有军事谋略,也没有经验的萌新。虽然朱允炆没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但他礼义廉孝,让朱元璋所看重。洪武末年,明朝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好,不存在让明朝所担心的敌人,所以靖难之役边境没有什么危机。
所以当时和平时期,最需要的就是文治,朱允炆正是这样的人,所以选他是最好的抉择。如果他在政事上可以更加老练,削藩可以温和点,或许就不会有谋反了。
朱元璋觉得如果朱棣一反,全国必定会亲王,集体对朱棣。不过后面的发展有所出乎意料,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朱家内部问题,作壁上观,这让朱棣很轻松就反了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