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偷6000吨黄金、360万文物!日本百年掠夺,博物馆不敢标注来源!
迪丽瓦拉
2025-09-24 09:05:35
0

1937年12月的南京城,硝烟未散。日本宪兵队炸开中央银行金库,金条如瀑布般倾泻而出。

但这仅是开始,由日本皇室直接指挥的“金百合计划”特别行动队,正挨家挨户搜刮黄金珠宝,甚至敲下尸体口中的金牙。据美国学者调查,日军在南京一地就掠走超过6000吨黄金,相当于当时中国国库黄金储备的三倍有余。

更令人痛心的是文化掠夺。东京国立博物馆里,9万件中国文物被奉为“国宝”;京都国立博物馆三分之一的藏品来自中国。而日本至今不敢标明这些珍宝的真实来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6000吨黄金的数据来源是西格雷夫在《黄金武士》一书中提到的,具体可能并没有6000吨这么多,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日本对咱中国文物、财富的掠夺,以及日本在咱中国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皇室主导的劫掠,文化灭绝的黑暗手法

1937年11月,裕仁天皇秘密召见其弟秩父宫雍仁亲王,亲自任命他为 “金百合计划”总指挥。

这支由金融专家、文物鉴定师和运输专员组成的特殊部队,任务明确:系统掠夺中国财富。不同于散兵游勇的抢劫,这是国家层面的有组织犯罪

南京陷落后,宪兵特别行动队手持“战利品清单”按图索骥。他们炸开中央银行的保险库,搬空孔祥熙公馆的地下金窖,连中山陵的铜门都被拆下运走。

美国学者西格雷夫在《黄金武士》中揭露:仅南京一地,日军就掠走6000吨黄金。

对待文物更显“专业”。1000多名日本文物专家随后进驻南京,在满城尸骸中优先挑选珍品。

宋版《论语》、明宣德炉、清宫《雍正行乐图》等被编号装箱,经上海直运东京皇宫。天皇裕仁甚至亲自审阅最珍贵文物目录

掠夺者深谙“欲亡其国,先灭其史”的道理。1941年,庆应义塾大学的“学术旅行队”在浙江公然盗掘良渚遗址;关东军“文化调查班”则在东北疯狂洗劫渤海国墓葬。他们的手段令人发指:

他们剖佛取宝!山西五台山的唐代金身佛像被开膛破肚,只因传言佛像内藏佛骨舍利。

不止如此,他们还焚书立威!南京图书馆80万册古籍被付之一炬,包括孤本《洪武京城图志》。

甚至他们还盗墓毁尸!明十三陵多处地宫遭爆破,万历皇帝的缂丝龙袍被扯碎,只取金线。

最令人痛心的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失踪。1941年,这枚50万年前的人类瑰宝在转移途中被日军截获。多位学者证实,它最终被秘藏于东京皇宫地下室。日本掠夺的不仅是文物,更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图谱。

走进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仿佛置身中国历史长廊。商周青铜器、唐三彩、宋代官窑瓷、明清书画......这里展出的1万余件中国文物,只是日本掠夺成果的冰山一角。

87件中国文物被标注为“日本国宝”,南宋李生的《潇湘卧游图卷》、梁楷的《雪景山水图》均在列。但说明牌上只写“南宋绘画”,绝口不提来自中国。

京都泉屋博古馆的镇馆之宝,商代“猛虎食人卣”,标签仅注明“中国古代青铜器”,对其从湖南盗掘的史实讳莫如深。

更隐蔽的是皇室收藏。东京三之丸尚藏馆秘藏的王羲之《丧乱帖》,每隔十年才展出数日;有邻馆将《永乐大典》残卷锁在保险库,连学者都难窥真容。这种刻意遮蔽来源的做法,实则是对掠夺史的二次掩盖。

黄金支撑的战后复兴,日本拒绝归还的借口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时,民众在废墟中挣扎求生。

但三井、三菱等财阀的金库却堆满金锭,这些印着“中央造币厂”字样的黄金,全来自中国。

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在《1940年体制》中披露:战后日本能迅速重建,关键是用中国黄金储备重启金本位制。1949年,600吨南京黄金被铸成新日元硬币;1951年,东京证券交易所重启的资本金,源头仍是这批“战利品”。

更讽刺的是经济援助假象。1970年代日本对华贷款,部分资金实为当年掠夺黄金的利息。一位日本银行前董事晚年忏悔:“我们用中国的钱赚中国的钱,这是最卑鄙的生意经”。

面对中国的追索诉求,日本政府玩起法律魔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日方以《中日联合声明》放弃战争赔偿不包含文物为由,拒绝系统性归还。

对具体文物更是借口百出。

索要鸿胪井碑(唐王朝册封渤海国的证物),日方称是“日俄战利品”;追讨猛虎食人卣,推说“藏家匿名无法联系”;要求核查皇室藏品,以“宫内厅非政府机构”搪塞。

最荒唐的还是靖国神社门前的石狮。当中国学者指出它来自圆明园,神社辩称是“中日友好象征”。可石狮基座“南京日本居留民会献”的刻字,分明是掠夺铁证。

来自中国的石狮,居然被摆放在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门前......

咱中国采取的行动,国际上的文物回归潮

2005年,新西兰渔民在琉球海域捞起一尊鎏金佛像。中国学者通过衣纹样式胎体成分比对,确认是普陀山慧济寺1939年被盗圣物。

经八年外交斡旋,日本收藏家终于同意归还,这是首例通过科技鉴定追回的文物。

更大的突破在民间。2015年,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亲赴日本宫崎县,指认“八纮一宇塔”基座的198块中国古石

这些来自明孝陵、中山陵的石刻,被日军当作“战利品”砌进塔身。面对确凿证据,宫崎县被迫在展板补注“部分石材取自中国大陆”。

近年AI技术成为新助力。文物数字指纹系统已扫描全球10万件中国文物数据库,2024年成功匹配出东京私人美术馆藏的西周青铜卣为山西博物院旧藏。目前该案已启动法律追索程序。

国际文物回归潮正在形成。2024年,德国向尼日利亚归还1130件贝宁青铜器;法国将15件非洲祭祀品物归原主;就连大英博物馆也迫于压力,开始与希腊商讨埃尔金石雕归还方案。

中国智慧贡献关键力量。我们创造性地提出“共享保管”模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唐代海兽葡萄镜,所有权属中国,日方获得20年展陈权。这种既尊重历史正义,又兼顾文化传播的方案,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广。

更令人振奋的是年轻一代的觉醒。日本早稻田大学学生团体“真相研究会”,连续三年举办 “被偷走的国宝”展览,公开日军掠夺文献。

他们的标语发人深省:掩盖赃物的民族不配谈文明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宋代曜变天目盏前,日本导游正用扩音器讲解:“这件神秘的东亚茶碗,展现古代匠人的超凡技艺...” 而游客们不知道的是,福建建窑遗址的说明牌上,至今仍标注着“原件现存日本”。

随着德国归还贝宁青铜器、法国送回非洲文物,全球殖民赃物的归途渐明。每一件回归的文物,都是对历史正义的修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郑... 中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动物的记载,每种动物都有其神秘的色彩,而这些动物却从未被人们亲眼看到。除了龙和凤...
陈恒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官网 今天(11月17日)上海师范大学官网显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陈恒已就任上海...
原创 刘... 刘备之所以能够在蜀汉建立强大基础,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他手下有一批非常优秀且能干的人才。文人有诸葛亮、庞...
原创 潜... 《潜伏》中的余则成和戴笠第一次见面时,余则成向戴笠介绍自己,说:“在下是民国二十六年进的上海青浦特训...
原创 朱... 导语: 在明朝土木堡之变后,瓦刺大军迅速逼近京城,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此时,于谦挺身而出,亲自指挥防守...
《三国志·战棋版》PK9汉中之... 哈喽大家好啊,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PK9汉中之战的诸侯合战商店中,能换的物品和数量发生了变化,而且...
原创 曹... 曹操虽然自身的武艺不算突出,但他却非常擅长识人和笼络人才,吸引了大量能征善战的武将。曹操麾下有十位特...
《我们的故宫》纪录片:发现紫禁... 澎湃新闻获悉,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一部纪录片《我们的故宫》近日上线。11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为...
历史上的今天 | 法国雕塑家奥...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法国雕...
洋洋大观|沉睡三千年,AI焕活...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如...
原创 乱... 三国时期,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美人如云。除了金戈铁马的英雄豪杰,还有一群倾国倾城的美女,她们的美貌在...
一周展讯|从宋元扇面,看到戏曲... 近日上海艺术气息浓烈,多场重磅展览启幕,如上海博物馆的“融古烁新”展,聚焦宋、元、明、清铜器,个历代...
原创 王... 林黛玉初到贾府时,所有人几乎都热情接待了她,表现出了极大的亲切和关怀。然而,王夫人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
原创 “... 谁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反派?是郑国?魏国?秦国?齐国?还是楚国?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
原创 刘... 刘璋为什么在马超到达后立刻选择投降?这个决定背后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是其中的第三个原因,尤为关键...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英雄豪杰云集,各路名将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为了成就一番事业,有的人选择独立称霸一方,有的人...
原创 怀... 在1967年初,怀仁堂的政治气氛非常紧张。那里不仅是高层权力斗争的焦点,也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众多斗争...
原创 吕... 据说,吕布有两位非常有名的师傅,分别是张俭和李彦。这两位都曾是武林中的高人,他们和吕布一样,来自并州...
原创 二... 二战结束后亚洲的地图就像被人用剪刀剪过又重新拼了一遍,有人欢喜独立,有人被吞并消失,你可能以为国家一...
原创 他... 英雄从未远去,也从未被遗忘。 杨保卿,云南施甸县太平镇一丘田村的居民,生于1931年。1942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