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作为一个位于欧洲的国家,却始终与其他欧洲国家保持着显著的距离。欧洲的各国普遍认为沙俄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主要原因在于沙俄的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尽管这些地区大多数是其殖民地,但它们与沙俄本土是相连的,地理上具有紧密的联系。此外,沙俄的内在文化、政治结构等,也与欧洲其他国家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一切都源于沙俄复杂的历史背景。
回顾沙俄的历史,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当时的中国已经进入唐朝的末期,经历了夏商周、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多个历史阶段,文明历程悠久深厚。而在此时,罗斯人仅仅才刚刚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换句话说,在中国已经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同时,罗斯人还处于一个部落和野蛮的时代,根本没有真正的国家形态。相比之下,中国的历史显然远远领先于俄国,足足领先了几千年。
东欧草原上生活着大量的东斯拉夫人,这些人在9世纪之前的生活方式极为原始,基本上是以部落为单位,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维京海盗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维京人的名字在西欧已经如雷贯耳,几乎所有的沿海国家,如英国、法国、爱尔兰等,都曾遭到过维京人的洗劫。维京人的海盗行为,完全改变了他们所到之处的局势。在抵达东欧草原后,维京海盗凭借其强大的战斗力,迅速征服了当地的东斯拉夫部落。
公元862年,一个名叫留里克的维京人,在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对于俄国而言,这一事件标志着其历史的起点。与之相对,中国此时已经进入唐朝的第18任帝王——唐懿宗时期。基辅罗斯采取的是封建制度,留里克的后代继承了各自的封地。而其中,位于莫斯科的地区相对偏远,直到13世纪才逐渐成型。随后,蒙古的入侵促使莫斯科公国归顺了蒙古金帐汗国。因此,莫斯科的历史及其后来的沙俄,包括许多沙皇的血统,严格来说,都与维京人留里克的后代紧密相关。不过,随着与当地东斯拉夫人通婚,留里克家族的成员最终与东斯拉夫人融合,形成了所谓的“罗斯人”。
在沙俄的前期历史中,留里克家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直到后来的罗曼诺夫家族接管了政权。由此,维京人的影响对沙俄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信仰的角度来看,东罗马帝国对沙俄的影响更为深远。
在古代欧洲,几乎每个欧洲人都深信宗教信仰,信仰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初,东斯拉夫人并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希望能够融入欧洲这个大家庭,于是便通过东罗马帝国接触到了东正教。随着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也逐渐分化为东正教和天主教,后者在中西欧占主导地位,而前者则在东欧逐渐发展起来。
基辅罗斯虽有部分东斯拉夫人信仰东正教,但这一宗教并未成为国家的官方信仰。直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占,东正教的中心失落。在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选择英勇抗敌,最终在战斗中殉国。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在家国沦陷后,投奔罗马教皇。在历史上,索菲娅与《权力的游戏》中的龙妈有些相似之处,都是亡国后的女王,四处逃亡,并为了复国而选择嫁给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这一婚姻不仅是为了复兴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文化,也标志着莫斯科公国与东正教之间更加紧密的关系。后来,索菲娅的儿子瓦西里三世继位后,立即宣布东正教为国教,并继承了东罗马的许多政治制度,同时将东罗马的双头鹰作为国徽。此时,沙俄自认为是东罗马的继承者,并开始自称为“第三罗马”。
除了维京人和东罗马人的影响,蒙古人对沙俄的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3世纪蒙古大军征服了罗斯诸国,包括莫斯科公国。在蒙古帝国庞大疆域的管理过程中,罗斯诸国被划归金帐汗国统治。在这200多年的蒙古统治下,罗斯人民尤其是莫斯科公国,从蒙古人身上学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土地的价值。蒙古人对土地的重视,对莫斯科公国后来的扩张有着深远的影响。事实上,沙俄的发展模式与蒙古帝国非常相似,追求广阔的土地,逐步扩张,最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沙俄的领土大多来自于曾经的蒙古帝国,许多历史上的蒙古汗国,如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克里米亚汗国等,都成为沙俄的领土,尤其是东方的这些地区,占据了沙俄国土的三分之二。这使得沙俄尽管是一个欧洲国家,却依然显得与欧洲格格不入。由于沙俄的领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外界难以将其归类为纯粹的欧洲国家。然而,沙俄始终坚持将自己视为欧洲国家,因为他们深知,欧洲代表着强大和先进。
尽管沙俄有着维京人、东罗马帝国和蒙古帝国的历史印记,这些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历史背景相去甚远,沙俄仍不愿承认自己的亚洲特性。相较之下,西欧国家曾长期遭遇北欧维京人的劫掠,东罗马的东正教与西欧的天主教存在巨大的冲突,而蒙古的强大更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正因为如此,沙俄一直难以真正融入欧洲,成为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