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北军起义,师长以“交代后事”为名,召来参谋长一举擒拿
迪丽瓦拉
2025-09-24 09:31:38
0

背景介绍:1940年的东北军情况

1940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东北军作为国民政府的一支主力军,肩负着在东北战场上抗击日军的重任。然而,正当这一关键时刻,第57军的军长缪澄流却展现出叛国的行为。他在暗中与日军接触,泄露了中国军队的机密,企图背离抗日的正义事业。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万毅无意间目睹了缪澄流与一名日本军官在秘密会面。当时,万毅正藏身在暗处,目睹了缪澄流将一份文件交给日本军官的情形。事发突然,万毅迅速回到自己的营地,整理好所见的情报,并决定立刻向111师师长常恩多汇报这一重大事件。

次日清晨,万毅匆匆赶往师部。为了避开常规的巡逻路线,他特意选择了偏僻的小道,以确保信息不会外泄。到达师部后,万毅立即请求见到常恩多。此时,常恩多正聚精会神地研究战区地图,策划一场即将发动的反攻。万毅急切地将自己的观察报告递交给常恩多,详细叙述了缪澄流与日本军官的会面经过以及文件交换的情况。

锄奸行动与军情动荡

在接到万毅的报告后,常恩多高度重视,迅速与万毅展开深入讨论,决定制订一项缜密的锄奸计划。他们决定不引起过多注意的情况下,秘密调查,确认缪澄流与日军的所有接触细节,从而为未来的行动奠定坚实的证据基础。

首先,万毅负责组建一个由自己信任的部下组成的小分队。这些士兵曾与万毅共同参加过地下活动,忠诚可靠,熟悉隐蔽作战。小分队开始对缪澄流的日常活动进行严密监控,搜集他与日军接触的更多证据。同时,常恩多亲自审查缪澄流的所有通讯记录与文件,希望从中找到可能的叛国线索。

经过几天的秘密监视与调查,万毅和他的团队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证明缪澄流确实与敌军有着密切的联系。常恩多随即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邀请了师部的核心军官,并宣布缪澄流的叛国行为,命令立即进行逮捕。次日凌晨,万毅带领的小队迅速行动,突袭了缪澄流的住处,并成功将其擒获。同时,所有与事件相关的证据也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

缪澄流的逮捕迅速且顺利,整个过程没有引起较大规模的动荡。尽管如此,这一事件仍对军队士气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这一危机的平息,111师的局势暂时恢复了平稳。然而,新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1942年的叛变:陶景奎与顽固派的挑战

1942年,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和外部压力的增大,111师内部的矛盾开始显现。参谋长陶景奎等部分军官不满常恩多的指挥风格及其与共产党合作的态度,逐渐策划了对常恩多的叛变。他们开始秘密招募持相同观点的军官,准备推翻常恩多的领导地位。

某个看似平凡的夜晚,陶景奎和支持者发动了突袭。他们首先控制了师部的通讯系统,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接着派兵直接前往万毅和八路军驻师民运科科长彭亮的住所。尽管万毅竭力抵抗,但最终还是被包围并逮捕。彭亮在被捕过程中因顽强反抗而被陶景奎的部下残忍杀害。

此次叛变行动快速且猛烈,陶景奎迅速控制了师部的关键设施,并宣布自己接管了整个指挥体系。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陶景奎通过威胁和利诱拉拢其他军官,试图稳固自己的领导地位。

常恩多的决断与反击

尽管身体虚弱,常恩多并未因健康问题放弃对部队的责任。在面对叛变和内部分裂的情况下,他决定采取果断行动,重新组织部队,巩固抗日力量,并保持军队的稳定。

常恩多开始着手将111师改组为“东北挺进军”,这一新的名称象征着部队的决心,即便面临困境,也要重返东北继续抗击日军。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随时会因病倒下,因此决定寻找一位可信赖的继任者。

经过慎重考虑,常恩多与苏鲁战区政务处处长郭维城取得了联系。郭维城以其坚定的抗日立场和卓越的行政能力赢得了常恩多的信任。常恩多通过一封急件,向郭维城详细说明了部队的现状和内外困境,并请求他接管指挥,以避免因领导空缺而引发更大的内乱。

郭维城接到请求后,立即行动,安排了快速的出发计划,并从苏鲁战区赶赴111师的指挥部。途中,郭维城经过了多个检查站,每次都需要解释来意,确保安全通行。到达师部后,他立刻感受到局势的紧张,内部的不安情绪已经弥漫开来。

常恩多和郭维城在一间简朴的战地办公室里进行了会谈。尽管常恩多的身体状况不佳,他仍坚持迎接郭维城。两人简短地讨论了部队的情况及未来的战略部署,常恩多明确表示,自己病重,不能继续领导,但坚信郭维城能够稳住部队,并继续抗日事业。会谈结束后,常恩多将部队的指挥权和所有相关文件正式交给了郭维城。

起义与组织重建

接管部队后,郭维城迅速采取行动,稳定了军队的控制权,并为未来的抗战打下了基础。首先,他通过信使散布常恩多病危的消息,以此让陶景奎等顽固派军官放松警惕。陶景奎等人错误地认为常恩多已无力回天,便开始讨论如何接管指挥权。

郭维城计划在一次高级军官会议上采取行动,布置了精密的抓捕计划。会议当天,陶景奎和其他支持者如约出席,但未料到这一切都已被郭维城掌控。会议室设在师部的地下室,周围防护严密,避免外界干扰。郭维城故意迟到,以让陶景奎等人更加放松警惕。

当会议开始后,郭维城带领特务连队突袭会议室,迅速将陶景奎和其他叛变军官控制。整个行动干净利落,毫无反抗余地。

随即,郭维城发布起义通电,宣布111师改编为“东北挺进军”,并将这一消息通过军队通讯系统迅速传达至每一名士兵。与此同时,他命令印刷《东北挺进军宣言》,并通过兵站的车辆和士兵迅速分发到各个单位。

部队的稳定与未来展望

尽管叛变事件得到了及时遏制,但留下的混乱与不安仍在蔓延。常恩多虽然健康日益恶化,仍时刻关注着部队的未来。在他的指导下,部队决定向八路军根据地进发,寻求与共产党的合作,借助其在兵员训练、思想教育及抗日斗争经验上的优势,进一步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万毅和郭维城开始密切合作,整顿和重建部队。他们不仅在军事指挥上进行了有效的选拔,还加强了士兵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小组讨论、集体大会和一对一谈话,他们与士兵们进行了广泛的思想交流,增强了士兵对抗日事业的信心和对新领导层的信任。

随着部队逐渐接近八路军根据地,万毅与郭维城加强了与八路军高层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纣... 商朝是中国历史中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考证的朝代。商朝的统治持续了超过5...
原创 女... 她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谢团长”,也是与群众亲如一家的“谢同志”。 在党员干部的眼中,她是一位兢兢业...
原创 苻... 375年六月,前秦丞相王猛病重,他在临终时劝诫苻坚不要对东晋发动战争。王猛的忠告是基于他对当时局势的...
原创 关... “弟兄情深结义桃园,共赴虎牢关三度鏖战吕布。斩杀颜良、诛除文丑,明月之下挥刀斩貂蝉。” 这是京剧《...
原创 李...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开始,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一漫长的时期涵盖了原始社会、奴隶社...
原创 蜀... 在诸葛亮的执政期间,他对曹魏发起了五次北伐,力图挽救日渐衰弱的蜀汉。而在蜀汉后期,姜维继承了这一军事...
原创 清... 清朝,作为一个壮丽的王朝,其遗迹已在历史长河中漂泊了百年有余。回首一个世纪之前,宣统帝溥仪的退位诏书...
原创 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无数杰出人物,他们如同夜空中闪耀的繁星,照亮了文明的发展轨迹。 这些人物...
原创 5... 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方便我们持续为您推送更多类似优质内容,也便于您参与后...
原创 以...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这些名字构成了三国时期二十四位将领的前十二名。在这其...
原创 5... 583年11月,南陈后主陈叔宝派遣散骑常侍周坟与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前往隋朝出使。当时,陈后主听闻隋朝开...
两大特展亮相山西省图 山河经纬... 7月23日,“山河经纬·红色印迹——馆藏革命根据地地图特展”“文献里的山西抗战展”在省图书馆第一展厅...
张晓波:近代史脉络中的抗战 一个糟糕的旧世界 在一个更长的时段中去看中国人民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历史演进的逻辑,将会有更加清晰。二...
原创 宋... 军地两条线的发展与互动 军队与地方政府之间长期存在两条几乎独立发展的线。由于这种结构,许多军官在职...
江心坡:原是我国领土,却在19... 江心坡在云南高黎贡山以西,夹在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中间,北边挨着西藏察隅县,南边到两江汇合处,面积大概...
原创 拿... 拿破仑绝对不能被处死,这不仅仅是因为法国人民想保护他,事实上,连周围几个列强也都不愿看到拿破仑被杀,...
原创 起... 1931年12月,江西宁都的天空显得特别阴沉,似乎预示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即将降临。原本隶属于蒋介石的第...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常被提及,堪称传奇。刘备三次亲自拜访诸葛亮,表现出了极高的信任与...
原创 三... 三星堆人,这个曾令世界惊叹的古老文明,他们的起源与消失一直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热切关注的课题。三星...
原创 三... 在古龙的江湖世界中,百晓生所拥有的《兵器谱》记录了那些江湖上最为强大的兵器。如果三国时期也有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