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翦出征前,向嬴政要钱要地要爵位,为何秦始皇不生气还很高兴?
迪丽瓦拉
2025-09-24 15:34:05
0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权力博弈往往充满着千变万化的微妙关系,常常一语不慎,就可能引发危机;但同样,一句话也能化解其中的纷争。在这一背景下,有一位名将,凭借着出众的军事才能和深刻的政治眼光,深深地烙印在了历史的篇章中,那就是秦国的王翦。王翦不仅以非凡的军事才华闻名于世,而且在宫廷政治中也游刃有余,他的智慧和远见,使得他能够在秦始皇的时代稳稳立足,屡屡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在与楚国的战争中,王翦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智慧。有一次,在即将出征楚国时,王翦几乎什么都不做,他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派人到秦始皇那里索要财物、土地以及荣誉。当时,秦始皇听到这样的要求,不仅没有不悦,反而乐在其中。这背后,不仅仅是王翦个人的贪欲,更隐藏着深刻的战略意图与政治智慧。王翦深知,战局复杂,只有通过确保自己的家族未来与政治地位,才能让自己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稳步前行。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天下动荡不安,秦国则逐步显露出统一六国的雄心。秦始皇嬴政即位后,时机成熟,便开始了席卷六国的统一战争。纵观整个“统一六国”之战,持续了近十年,其中最为艰难的便是“灭楚之战”。即便是声名显赫的王翦,也深知楚国的强大与顽抗,若不小心处理,极可能迎来巨大的反击,因此他要求亲自带领60万大军出征。

然而,秦始皇在战争初期却采纳了年轻将领李信的建议,认为只需派遣20万大军即可取胜。结果,李信的军队在楚国的猛将项燕的巧妙战略面前惨败,损失惨重。嬴政这时深感事态严重,迫不得已地亲自前往王翦的府邸,恳求他再度出山。面对嬴政的请求,王翦依旧坚持要60万大军的支持,并毫不犹豫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丰厚的奖赏和奖励。

王翦的要求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更蕴含了他对未来的深刻考虑。在出征之前,王翦再次提出,要求嬴政为自己分配一块良田,以保障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此举令在场的众人都大吃一惊,许多人认为这不过是王翦在开玩笑,但他却语气坚定,毫不妥协地表示:“我带兵出征,是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趁着皇帝对我的宠爱,提出合理的要求,为家族未来的安稳积累保障。”这番话让秦始皇难以置信,众将领亦感到震惊,但王翦深知,这一要求不仅是为了避免政权斗争中的陷阱,也是为了在政治险恶中保全自己和家族的安全。

即使王翦提出的要求看似贪婪,却有其深刻的战略意义。王翦是精通政治和权力斗争的老手,他非常清楚,作为一个声名显赫的将领,若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保障和荣誉,在朝堂上的高位反而会引来杀身之祸。王翦此举,表面上是贪财,但实际上,他是在通过贪婪的外表来获得秦始皇的信任,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随着王翦领军出征,楚国的防线迅速被压迫。项燕,楚国的名将,见到王翦的强大军势,急忙指挥40万楚军迎战。然而,王翦却并没有急于发动攻势,而是采用了出奇不意的策略。他命令士兵安营扎寨,每天举行各种娱乐活动,表面上看似松懈,但王翦的真正目的并非是放松警惕,而是继续通过使者向嬴政索要更多的赏赐与土地,这一做法让不少人都觉得他过于贪婪。

然而,这一切背后却充满了王翦深思熟虑的政治算计。王翦深知,若在战争之际过分展示自己过高的军事才能与权力,极可能引来朝廷内部的忌惮和敌意。因此,他选择在外表上显得不求功名,只求财富,以此来保全自己和家族的未来。

这一策略的背后,是王翦对秦始皇性格的深刻理解。嬴政虽然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但他心中充满了猜忌,尤其是对于权力的集中和将领的威望,始终有所戒备。因此,王翦通过一次次的求赏行为,向嬴政传达了一个信息——“我绝不会对你构成威胁,我的忠诚始终不渝。”

最终,王翦的策略取得了成功。在楚国的灭亡之后,王翦如愿获得了秦始皇的赏赐,不仅包括丰厚的财物和土地,还获得了退隐的权利。他顺利告别了军旅生涯,回到家乡享受荣华富贵。而秦始皇,则因王翦的成功而深感欣慰,也愿意兑现他曾经的承诺。

王翦的一生,堪称权力博弈中的一场成功的战略演绎。他既是一个出色的军事指挥官,也是一个深谙宫廷政治的智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求赏行为,王翦不仅保护了自己与家族的安全,也为国家的统一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秦始皇的接受和支持,也从侧面印证了王翦深谙皇帝性格、权力斗争的高超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
原创 “...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自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步确立,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巩固了...
原创 嘉...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几千年的岁月留下了众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还散发着独特的...
庆阳周祖传说,穿越四千年的农耕... ▲“华夏周祖第一陵”的周先祖不窋陵 黄土高原的千年传承,如今被赋予了新生命。在陇东庆阳的黄土高原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