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同样是变法使国家富强,为什么后人只记得商鞅,不记得李悝?
迪丽瓦拉
2025-09-24 15:34:05
0

变法同样为国家带来富强,为什么历史上却只有商鞅被铭记,而李悝则少有人提及?

如果我们对比商鞅和李悝在魏国变法中的角色,不禁要问:为何李悝的名字没有像商鞅那样留名青史?

提到魏国崛起的历史,最不能被忽视的三个人,应该是乐羊、吴起和西门豹。或许此时你会有疑问:难道魏国的强大不是源于李悝的变法吗?那么,为什么这些关键人物不是李悝呢?

持这种看法的人显然没有理解变法的核心要素。诚然,李悝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他的《法经》为魏国变法奠定了框架,构成了整个改革的纲领。若你坚持认为李悝是魏国崛起的起点,我不予反驳,但他绝非最关键之人。李悝的工作,更多的是为变法搭建了骨架,但要让这副骨架运作起来,依然需要有人来填充血肉。这个填充血肉的任务,恰恰是乐羊、吴起和西门豹完成的。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时,局势异常复杂。当时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乐羊的儿子正好在中山国,若让他领兵,难免有偏私之嫌。果然,中山国的国君利用这一点,将乐羊的儿子绑上城楼,威胁说若不退兵,就杀了他。面对这一威胁,乐羊毫不动摇,冷冷地回应道:“如果你真要杀我的儿子,请务必分点肉给我,我饿了。”最终,中山国的国君不顾一切,将乐羊的儿子煮成肉羹。而乐羊则在中山国使者面前,毫不迟疑地将肉羹吃掉。消息传回中山国,国君深感无路可走,于是自缢身亡,导致了中山国的灭亡。

吴起,本是鲁国的一个不受重用的官员,后来投奔魏国。魏文侯打算重用他,但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指责吴起冷酷无情。曾经,齐国攻打鲁国时,吴起欲亲自领兵,却因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而遭到鲁国朝臣的反对,担心他会叛变。吴起闻言愤怒至极,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示清白。这一极端行为让鲁国的君臣震惊不已,大家都认为这样一个狠辣的人一旦得势,谁还能够控制得住他?最终,鲁国决定彻底弃用吴起,这才促使他投奔魏国。而魏文侯则毫不犹豫地提拔了他,因为他看重吴起的才能。果然,吴起在魏国大展身手,培养了赫赫有名的“魏武卒”,也牢牢压制了秦国在函谷关内不敢轻举妄动。

当邺城遭遇大水灾时,魏文侯又派西门豹去治水。西门豹一到邺城,就发现当地的神棍和士绅编造了一个荒谬的说法,称洪水肆虐是因为河伯正处青春期,急需女人。为了安抚河伯,每年都得献上一位美女。于是这些神棍和士绅便以此为借口,借机敛财。西门豹知道后毫不犹豫地将这些神棍和士绅扔进了河中:“从今以后,美女不再送给河伯,只送给你们这些歌颂河伯的人!”然后,他立即着手开凿水渠,修理河道,最终解决了邺城的水患。

乐羊、吴起、和西门豹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是心狠手辣,能够果断执行任务的能人。对于这些事迹的真实性,乐羊和西门豹的故事没有疑问,虽然关于吴起杀妻的事宜可能存在争议,但他的果断与能力却是无可置疑的。

然而,仅仅依赖能人并不足以巩固改革成果。比如,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慕容恪,他无疑是一个出色的能臣,但他能稳定改革成果吗?显然不行。因为慕容恪性格过于温和,即便生前想重用自己的弟弟,也始终没能得到支持,皇帝根本不听他的建议。因此,单纯依赖狠人也难以巩固改革成果。例如明朝的朱棣,刚登上帝位时,任用了名叫陈瑛的狠人,专门处置那些不服他的大臣。陈瑛擅长杀人,但在其他事务上毫无建树。久而久之,朱棣意识到陈瑛不过是一个能“破坏”而不会“建设”的人物,最终他将陈瑛替换为纪纲。

历史上,秦国的变法总是提到秦孝公和商鞅,而魏国的变法却常常被归功于魏文侯,几乎没人提到李悝。这其中的原因,正如前述,李悝在整个变法过程中起到了开端作用,但他却没有像商鞅那样参与具体的执行。事实上,李悝的能力并不差,他与商鞅同样是优秀的变法者。李悝曾在边境担任多年的官职,并在多次与秦军的对抗中表现出色,这无疑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如果换一个时代,李悝完全可以成为类似周瑜的存在。

那么,李悝为何没有亲自执行变法政策呢?这是因为魏国与秦国的客观环境大为不同。在秦孝公时代,秦国虽然贫弱,但依然是西方的重要大国,内部的利益集团错综复杂,改革的推行尤为困难。商鞅作为秦国变法的主导者,既需要解决内部的重重阻力,又需亲自参与各项改革执行。魏国的情况则相对简单得多,内部的权力结构没有像秦国那样错综复杂,魏文侯能够迅速找到并启用能够执行改革的能人。因此,李悝仅仅起到了改革的启始作用,剩下的工作则交给了乐羊、吴起和西门豹等人来完成。

在魏文侯看来,李悝只是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和乐羊、吴起、西门豹并无本质区别,能随时根据形势的需要进行调整。而商鞅在秦孝公眼中则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没有了他,改革的进程将受到巨大的阻碍。

这也正是李悝名声不显,而商鞅却能够功成名就的根本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代拉开序幕,在这近三百年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
原创 在... 人们都知道,1949年人民解放军正式确定了兵团编制。那一年,人民军队迅速成立了16支具有对抗能力的一...
原创 民... 结婚,对于许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嫁得好与嫁得不好,往往会导致人生轨迹的天差地别。而...
原创 从...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苏联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曾与列宁并肩作战,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得,马岱和马超这对兄弟最初确实来自西凉,这片位于边塞的地方,曾以强大的军事...
原创 康... 大清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旬,黄河两岸的寒风已经刺骨。在山东济宁的河道总督府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靠...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英才纷纷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建...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武将的忠诚问题。在建文帝的时期,他没有一个绝对忠诚的嫡系势力!实际上,如果李景隆...
原创 慈...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势如日中天。在慈禧去世的那一年,虽然末代皇帝溥仪仅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原创 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诸葛亮没有屡次主动发动攻打魏国的战争,蜀国就算不立刻灭亡,也几乎逃不掉灭亡的命运,...
原创 穿... 古代要是有人考上秀才,算不算“光宗耀祖”?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读书人”嘛,又不是当大官,能有多厉...
原创 中...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句破梗刚被高市早苗翻出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直接甩了句日语:敢伸手,就砍...
原创 陈... 陈诚是国民党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被誉为“小委员长”,他在台湾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196...
原创 5... 1959年的中国,正处在特殊的建设阶段,社会氛围严谨得很,干部家庭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开国中将詹才芳...
原创 魏... 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上将之列?关羽和赵云都知道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备为何不敢让魏延担任五虎上...
原创 孝... 对于清朝这段历史,很多人比较熟悉,一方面是通过电视影视作品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史书和文献看到。有一段...
原创 四... 1945年8月15日,经过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终于画上句号。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在“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
原创 “...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自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步确立,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巩固了...
原创 嘉...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几千年的岁月留下了众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还散发着独特的...
庆阳周祖传说,穿越四千年的农耕... ▲“华夏周祖第一陵”的周先祖不窋陵 黄土高原的千年传承,如今被赋予了新生命。在陇东庆阳的黄土高原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