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修明史花了近100年,却编出违背常识的史书,历史在捂谁的嘴?
迪丽瓦拉
2025-09-24 20:04:11
0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部厚厚的明史,从顺治二年就开始修,直到将近一个世纪后才定稿。

看起来像是清朝对前朝的尊重,其实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政治操作。它是为了清朝的统治服务,把该说的删了,把不该说的写了,把真相藏进了沉默里。

它把忠臣写成叛徒,把抵抗说成内讧,把民变骂成流寇,甚至连与明朝关系密切的女真都被剪成“突然冒出来的建国者”

而最讽刺的是,清廷花了94年时间,结果写出一部连基本常识都扛不住的史书。

朱以海没被沉海,郑成功也不是“海贼”

《明史》里说郑成功把南明鲁王朱以海“沉之海中”。但1959年,金门出土了一块墓志铭,直接打脸:朱以海病死在郑成功的庇护下,被葬在金门,位置清清楚楚,日期也没错。

那清朝为什么非要把他写成被“沉海”的?他们要制造一个假象:南明自己人互相残杀,失败是活该。这样一来,清军的入主中原就成了“顺天应人”,而不是一场外来征服。

郑成功的形象也被严重扭曲。《明史》叫他“海贼”,但康熙又称他“海外孤忠”。前脚骂他是匪徒,后脚拿他的名字当招牌,清廷自己都前后不一。

真实的郑成功,是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他拒绝投降清廷,坚持抗清到底。

清廷一方面要打压他,一方面又要借他的忠义之名为自己贴金,这种操作早就不是修史,而是公关策划。

更讽刺的是,《明史》还把明朝抗清名将孙可望写成“野心家”,把江北义军说成“匪患”,却对清军大屠杀轻描淡写。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要靠地方志和外文资料才能拼凑出真相。清廷选择性记忆,不是无心之失,而是有意为之。

明朝和女真的关系被彻底抹掉,连“从属”这两个字都不让提

《明史》最诡异的一点,是努尔哈赤仿佛从天上掉下来一样。书里根本不提他早年向明朝称臣的事,也没提建州女真是明朝的藩属,猛哥帖木儿还是明朝封的“指挥使”。

满文老档里全都写着,努尔哈赤给明廷上书、请封、请援兵,样样齐全。只要你愿意翻,史料摆在那里。

但《明史》选择跳过。它要塑造一个“自强不息”的清朝出场方式:“天命所归”的新政权。

还有更离谱的。明朝的成化皇帝朱见深,曾发动“成化犁庭”,把女真打得头破血流。这个战役对女真影响极大,直接导致他们几十年不敢南下。

可《明史》怎么写朱见深?说他“昏庸”,说他“宠信万贵妃,说他“政务荒废”对他打女真的事,一笔带过。

为什么?因为这事打了清朝的脸。要是承认明朝皇帝曾经把清朝祖宗打得满地找牙,那清朝的“天命”神话就塌了。所以,他们干脆不写。

还有一个细节,《明史》对“成化犁庭”只保留了地名,没有战果。就像拍电影时把主角打脸的镜头全剪掉,观众根本看不到发生了什么。

这种史书,拿来当政治工具可以,用来当历史教材,那才真是误人子弟。

制度和战争都被洗白,连“土木堡之变”都成了宦官背锅

《明史》里对朱棣的态度特别扭曲。一方面说他“靖难起兵”,是造反夺权;另一方面又说他“功绩远迈汉唐”,是明朝最伟大的皇帝。

朱棣起兵之后,杀了建文旧臣无数。方孝孺一家十族被灭,连九岁的孩子也没放过。他还篡改明太祖实录,搞了个永乐版”的历史。

这些事,《明史》不是不知道,是不敢写。因为清廷要强调自己“承明正统,不能让明朝最强的皇帝看起来像个杀人狂。

所以,他们选择了“两头都沾”。既说他夺权不义,又说他政绩辉煌,读者读完只会疑惑:到底是个暴君还是个明君?

再看《明史》对土木堡之变的解释,简直是避重就轻的典范。王振一个宦官被写成了“误国罪人”,好像整支军队就是他一个人在指挥

但考古发现早就说明,明军当时内部有人通敌。“跛儿干腰牌”上有不少叛将的名字,早就跟瓦剌勾结好了。这些人才是导致英宗被俘的关键原因。

但《明史》不说这些。因为要强调“宦官误国”的老套路,这种说法简单、管用、不会影响制度的稳定性。至于真相,谁还在乎?

更离谱的是到了明末,农民起义军全被写成“流寇”。

张献忠四川“杀人六万万”?那时候中国才一亿人,怎么可能杀六亿?这明显是夸张到离谱的数字。

但《明史》就这么写了。为什么?因为要转移清军屠杀的视线。“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历史惨剧不能写,那就把锅甩给“流寇”。

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本来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底层反抗压迫的代表,但《明史》硬生生把他们写成了“暴徒”、“灾星”

就连永乐帝“东征朝鲜”明英宗“南征蒙古这些军事行动,《明史》都习惯性地把胜仗写成平局,把败仗往低调写。只要不影响清朝的脸面,怎么写都行。

但一部史书,如果只为胜者服务,那它记录的就不是历史,而是剧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少年讲解... “同学们好,我是‘小铁军’讲解员,很高兴为大家服务……”小小的身板儿站得笔直,将新四军英勇抗战的壮阔...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隆...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地处高寒干旱区,平均海拔3800多米。20世纪60年代,隆子河谷一片荒芜、风沙肆虐,...
原创 7... 1995年9月8日,洛杉矶西木区公寓内,当房东推开那扇紧闭一周的房门,日光灯依然惨白地亮着。张爱玲穿...
原创 曾... 曾击败过张飞的张任,如果归顺刘备,在蜀汉能排到什么位置?看看诸葛亮说了什么就懂了! 张任的强大 刘备...
原创 抗... 抗联第一军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力之一,直接由杨靖宇将军指挥,这支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坚持了十多...
原创 潼... 在平台的更新之后,新增了广告解锁功能。只需轻松等待五秒钟,广告出现时点击右上角的“X”号关闭,就能继...
原创 三... 三国时代,吕布、关羽、赵云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三位英雄人物,他们的英勇与壮烈令后人津津乐道。吕布,凭...
原创 传... 在1955年中国举行的军衔授予仪式上,共有十位军事领袖被授予大将军衔,其中享有盛誉的陈赓将军位列第四...
原创 沙... 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正式拉开。这一时期,西方列强成为了侵略中国的主要力量。西方...
原创 为... 为什么广西人会说粤语,而不专门学习粤语呢?这可以追溯到历史上,广西区域曾被称为粤。在许多北方人的认知...
原创 孝... 《——【·前言·】——》 康熙刚登基,孝庄太后突然问索尼一句话,气氛顿时凝滞。一句“你孙女几岁”,让...
原创 “... 清晨五点的寒气钻进裤管,顺玉裹紧头巾排在粮店第三十七位。前面朴家嫂子回头低语:“今日细粮配额减了二两...
原创 明... 嘿,各位历史迷们!今天咱来聊聊明朝灭亡前那充满戏剧性的 24 小时,这期间发生了两件特奇特的事儿,到...
原创 敌... 陈毅元帖是一个从书香门第走出来的将领,但他的一生却几乎都在战场上度过。他亲历了无数的重大战役,险象环...
原创 为... 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句话并非随便说的,而...
原创 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没有在开战初期集中全国力量先消灭中国,...
原创 李... 鸿门宴的历史与失败之际的山寨版鸿门宴 “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源自楚汉之争,项羽根据谋士范增的建议,设...
原创 刘... 建立新朝后,辅佐皇帝打下江山的功臣们,究竟会如何被对待?这个问题历代皇帝都曾头疼不已。因为历史上因功...
从“名字”到“命运”:德国为啥... 打开世界地图看德国,总觉得它的位置有点“拧巴”。 东边挨着波兰、捷克,西边是法国、荷兰,南边靠奥地利...
原创 唐... 古代王朝的皇位传承一直遵循着严格的世袭制度,强调的是血统的纯正与高贵。这种血统不仅仅要求继位者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