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坚反击突厥:万里长城挡不住突厥骑兵的万里战线,但统一可以
迪丽瓦拉
2025-11-17 03:02:06
0

北周灭北齐,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北方实现了统一,隋朝完成了内部整合。接下来,隋朝的目标便是南方的陈朝。然而,隋朝的南征计划却被突厥人打乱了。

在后三国时代,长江以南是南朝陈,长江以北则是北周、北齐与突厥。与魏蜀吴三国相比,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草原力量的参与,突厥与中原的博弈开始影响整个局势。

01. 突厥人:奴隶翻身做主人

草原政权是否汉化的标志之一便是修建长城。北魏朝着汉化方向发展,它修建长城防御柔然骑兵的侵扰。自北魏崛起以来,柔然一直想穿越长城南下,但遭到北魏鲜卑骑兵的阻止。北魏以鲜卑骑兵的力量成功守住了草原的侵袭,成为中原的守门人。

北魏与柔然之间的对抗持续了许多年。柔然虽为草原强国,却始终未能突破长城。而北魏则在中原发展壮大,柔然在草原壮大,直到柔然统一草原时,突厥人仍在为柔然做冶铁的奴隶。

突厥人原本只是柔然的奴隶,负责冶铁等工作。直到公元546年,突厥的伊利可汗击败高车部,开始崛起,逐渐有了翻身的机会。随着突厥崛起,草原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突厥与柔然开始争夺草原的霸主地位。这也对中原的格局产生了影响,东魏与柔然结盟,而西魏则与突厥结盟,草原与中原的争霸逐渐交织。

公元552年,突厥击败柔然,柔然的头兵可汗自杀,突厥成为草原的霸主。突厥的鼎盛时期,疆域从辽海到里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至长城。北周与北齐两国与突厥进行频繁的外交接触,争相与其联姻、献上金银财宝,以求获得突厥的支持。

然而,北周攻灭北齐后,周武帝宇文邕并未放松,他决定向突厥发动进攻。但他突发重病,最终将北伐突厥的任务交给了隋文帝杨坚。

02. 胡虏无百年国运:百年之际便是中原彪悍之时

突厥统一草原后,虽然与北周结盟,但它并未为中原统一提供帮助。突厥的可汗们对中原统一持反对态度,因为一旦北周统一,中原将不再向草原称臣纳贡,而是带着武力挑战突厥。因此,突厥自然不愿看到北周消灭北齐。

有一个解释是,突厥当时正专注于西方事务,未能顾及中原的局势。然而,这一说法并不成立,因为突厥的疆域非常广阔,草原的事务非常繁杂,突厥其实有足够的能力干预中原事务。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北周攻灭北齐的速度非常快,从公元576年开始,到了577年2月便完成了灭齐。这意味着突厥在北齐灭亡时可能还未反应过来。

但更关键的原因是突厥帝国内部的变故。公元578年,突厥的木杆可汗去世,公元581年,佗钵可汗也去世。此时,突厥帝国面临内部的继位危机,这为中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

03. 长孙晟捭阖突厥:分崩离析万里草原

杨坚篡位后,隋朝面临合法性危机,而突厥人看到了这一点,决定趁机介入。突厥的沙钵罗大可汗通过娶佗钵大可汗的妻子,大义公主,成为了隋朝皇室的女婿,因此他有正当理由卷入中原的政治斗争。

然而,突厥的干预并非直接发生。公元582年,突厥人从万里战线对隋朝发起全面进攻,东线、北线和西线三路大军逼近隋朝。然而,隋朝的长孙晟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成功分化突厥的力量。

长孙晟与达头可汗达成了联盟,成功将其拉拢至隋朝阵营,并通过制造假情报使得突厥的摄图可汗急忙撤兵,导致突厥三大可汗的联军瓦解。最终,突厥帝国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个汗国。

04. 中原反击:统一的中原爆发了强悍的攻击力

突厥人虽然在草原上强势,但面对统一的中原,他们显然低估了隋朝的力量。公元583年,杨坚决定对突厥展开反击,并开始了“八道出塞、全线反击”的军事部署。

隋朝的反击迅速展开,调动了大量兵力,从河北到甘肃,形成了一个横跨长城的大反击阵线。隋朝军队在各个战线取得了胜利,打击了突厥的主力,突厥的主力军在长安外围被击败,部分突厥可汗被迫撤退。

05. 总结:中原和草原是一个循环

在这一系列的博弈中,草原和中原的力量交替起伏。草原曾在北周刚刚灭齐后有过短暂的机会,然而突厥最终因内部分裂未能把握住这一机会。而中原经过了长期的分裂和内乱,最终迎来了统一的时机。

草原与中原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过,英雄和帝国总是在这些关键的循环节点上应运而生。无论是成吉思汗,还是秦皇汉武,都在不同的时空交汇点上诞生,成就了历史的伟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嘉... 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远,几千年的岁月留下了众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还散发着独特的...
庆阳周祖传说,穿越四千年的农耕... ▲“华夏周祖第一陵”的周先祖不窋陵 黄土高原的千年传承,如今被赋予了新生命。在陇东庆阳的黄土高原腹地...
原创 刘... 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充满了各类矛盾,而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书生与武将之间的矛盾,和能臣与君王之间的矛...
原创 赵...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行途中突然病逝。为了避免引发全国范围的混乱,左丞相李斯故意没有立即公...
原创 溥... 一张老照片,一位人物,一段历史。通过分享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它们的独特魅力,还能探索照...
原创 红... 1934年10月,由于当时的形势变化,中共中央决定将其总部从长汀和古城向西迁移,这个决策也标志着伟大...
原创 秋...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紧接着,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进一步表明了中共决...
原创 这... 在历史上,当人们提到最完美的帝王时,往往会首先想到秦始皇、汉武帝或康熙等著名的帝王。这些帝王在很多方...
原创 荆... 公元前227年,秦国都城咸阳宫(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约15里处)上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
原创 司... 本文为正聊三国“浅阅晋史”系列第九篇。 本文的重点在于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的具体表现。 在正始元年...
原创 杨... 北周灭北齐,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北方实现了统一,隋朝完成了内部整合。接下来,隋朝的目标便是南方的陈朝。...
原创 “... 在古代历史中,提到五虎将,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也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位...
原创 假... 背水一战,要么反击,要么灭亡。秦王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巨大的抉择。许多历史学...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父子同心、并肩...
原创 襄... 襄樊之战的失败,几乎可以说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的第一张牌一样。 这一战失...
原创 得... 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大将潘璋所杀,享年五十八岁。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关羽,而蜀汉...
原创 刘... 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关羽死后刘备为他报仇,最后被一个年轻人烧得痛快,这件事不仅影响了...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 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方寸铜元里的共和印记在中国近代钱币史上,中华民国双旗币十文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种。这...
原创 成...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成吉思汗这个名字一直是备受争议和热议的焦点人物。他不仅被誉为蒙古帝国的奠基者...
原创 左... 在晚清时期,紫禁城的深宫大院里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且大部分都涉及到太监,有时甚至搞得宫里鸡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