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时期,紫禁城的深宫大院里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且大部分都涉及到太监,有时甚至搞得宫里鸡犬不宁。比如,慈禧太后曾经赐给左宗棠一副眼镜,这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没想到一个小太监居然借此机会向左宗棠索要十万两银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左宗棠给了他钱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左宗棠是晚清时期的名将、政治家,也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家。他不仅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还在许多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左宗棠出生在湖南湘阴县,年少时多次考试失败,最终决定放弃科举,转而投身军事。后来,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左宗棠因成功抵御太平军的进攻而获得朝廷赏识,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多次战斗中,他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西域平叛的过程中,成功收复了伊犁,巩固了国家的疆域。公元1879年(光绪二年),左宗棠从肃州出兵,一直到1881年(光绪七年),他成功击退了俄国人,签署了《伊犁条约》,最终收复了伊犁,捍卫了国土主权的完整,因此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嘉奖。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太后对左宗棠收复伊犁的功劳深感欣慰,并考虑到他年事已高,于是决定将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军机大臣,还封他为二等恪靖侯。左宗棠当然欣然接受,但他心里也有些许担忧,毕竟他长期在外为官,一下子进入宫里,怕自己不适应。结果证明,左宗棠的担忧并非多余,因为宫中那些不起眼的太监们经常给他找麻烦,甚至在背后设障碍。
三个月后,左宗棠风尘仆仆地从西北赶到了京城,慈禧太后命人在金銮殿召见他。慈禧太后见到左宗棠后,首先热情地夸奖了他一番,令左宗棠受宠若惊,他立刻跪下谢恩。随后,左宗棠就开始向慈禧太后汇报西北边疆的情况。不料,左宗棠在讲话时突然开始用袖子擦眼泪,场面一度有些尴尬。慈禧太后见状不禁问道:“你怎么哭哭啼啼的?”左宗棠一愣,连忙跪地谢罪,解释说自己并没有哭,而是眼睛不舒服。
听了左宗棠的解释,慈禧太后便询问了详细情况。原来,左宗棠在新疆期间,由于长时间早起晚睡,休息不好,再加上当地的气候条件恶劣,风沙天气导致眼睛常常发红肿,甚至流脓流血,久而久之,左宗棠就患上了“迎风泪”的毛病,也就是说,风一吹,或者阳光强烈,他的眼睛就会不停流泪。慈禧太后了解情况后,立即命令太医给左宗棠治疗。
左宗棠还告诉慈禧太后,他看过不少医生,吃过西药,但都没有效果,唯一的办法就是戴上洋人的墨镜来遮光挡风。听到这里,慈禧太后便命令给他戴上一副墨镜。可谁知,左宗棠在掏出墨镜时手一抖,眼镜片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左宗棠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慈禧太后立即召来李莲英,吩咐道:“把先皇狩猎时戴的眼镜拿来给左大人戴上!”不一会儿,李莲英捧着一个木匣子走进来,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取出了一副墨镜。
左宗棠接过眼镜,跪谢慈禧太后的恩赐,然后小心地戴上了这副眼镜。慈禧太后问道:“戴上合适吗?现在感觉好些了吗?”左宗棠回答:“完全合适,臣现在感觉好多了。”最终,慈禧太后将这副眼镜赏赐给了他。然而,左宗棠万万没想到,这副眼镜却带来了麻烦。几天后,左宗棠戴着这副墨镜出宫,结果遇到了一个小太监。由于左宗棠戴墨镜,小太监认出了他,于是对他说:“恭喜左大人,不仅升了官,还得到了先皇的眼镜。”左宗棠听后觉得有些不对劲,他并没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接着,小太监继续说:“左大人,给我十万两银子吧。”
听到“十万两”这几个字,左宗棠顿时火冒三丈,怒斥道:“没有。”小太监得不到银子后,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这一幕恰好被恭王看到,最后恭王帮左宗棠给了500两银子才算解决。左宗棠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小太监会来找他要钱?直到恭王解释后,他才明白,这原来是宫廷中的一种潜规则。也就是说,大臣们得到好处后,必须给小太监们一些“甜头”,否则这些太监可能会在背后捣乱,给你找麻烦。
在清朝的宫廷里,给太监赏钱几乎成了一种陋习。即使慈禧太后知道这种情况,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她希望得到太监们的忠心。而一些大臣为了在宫里混得开,有时也不得不与太监们搞好关系,否则就可能遭遇麻烦,甚至可能遭到打压,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