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之一,他的名字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家喻户晓。但成吉思汗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将国土扩展至欧洲,成为无可争议的军事天才。然而,他的征战背后,伴随着无数的血腥和死亡,使得他的历史形象更加复杂和多面。
战争往往会带来无尽的破坏和死亡,尤其是当国家灭亡时,这种场面尤为常见。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城市被攻破后,胜利者往往会选择饶命,至少会采取一些办法来收买人心,或者吸纳对方的兵力。然而,成吉思汗在花剌子模的战争中,却做出了最为残酷的选择——屠城。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称为“隔代亲”,即一些帝王对孙子比对儿子还要宠爱。例如康熙皇帝对孙子弘历的喜爱,朱元璋对孙子朱允炆的偏爱,都是这样一种表现。而成吉思汗也有一个特别宠爱的孙子,他就是木阿秃干,察合台的长子。木阿秃干从小聪明机灵,勤奋好学,深受成吉思汗的喜爱。
与其他孙子玩耍时,木阿秃干早已开始拿起弓箭练习射猎。一次,他的几个兄弟在遭遇野狼袭击时,惊慌失措,而只有木阿秃干镇定自若,拉起大弓射杀了所有的野狼。像木阿秃干这样表现出色的人,总是能引起长辈的重视。
随着年岁的增长,木阿秃干变得更加英勇善战,打起仗来总是冲在最前面,且具备很强的战略眼光,能在大帐中运筹帷幄、指挥千军。因此,成吉思汗对他寄予厚望,甚至心里已经打算把自己的江山传给这个孙子。
然而,木阿秃干的命运却非常悲惨。公元1218年,蒙古帝国派出450人组成的商队前往花剌子模进行贸易,但遭到屠杀。成吉思汗派使者要求公道,却遭到羞辱。最终,成吉思汗决定集结30万大军,发起了史称“第一次蒙古西征”的战争。在进攻花剌子模的过程中,木阿秃干表现出色,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在攻打一个叫范延堡的城市时,形势却急转直下。这个城市的守军异常顽强,借助高大的城墙抵抗蒙古军队,使得蒙古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惨重。眼看无法突破,木阿秃干主动请战,要求带兵上前攻城。成吉思汗也认为孙子需要更多的磨砺和功勋,于是同意了木阿秃干的请求。然而,谁也没想到,木阿秃干在攻城时不幸中箭,英勇牺牲。
木阿秃干的死令成吉思汗痛心疾首,他立即调集更多兵力,下令对范延堡发动猛烈进攻,并发布命令,一旦攻破城市,绝不留活口,所有人一律杀光,城市彻底摧毁。为了纪念这次血腥的屠杀,成吉思汗甚至将这座城市命名为“卯危八里”,意为“歹城”。
范延堡的居民无一幸免,所有人都死于这场战争,成为了成吉思汗为了复仇所做出的极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