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的失败,几乎可以说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的第一张牌一样。
这一战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许多方面,比如关羽个性中的固执,东吴的背信弃义,糜芳和傅士仁的叛变,刘封和孟达的不援等因素。那么,这一切是否能够避免呢?答案是肯定的,蜀汉完全可以避免这场灾难,而唯一的办法就是不从汉中撤退。
公元219年,刘备终于从曹操手中夺得了汉中,这也是他第一次在与曹操的对抗中取得了完胜。在夺得汉中后,刘备让荆州的孟达北上,而刘封则沿着汉水向东进军,占领了上庸、房陵和西城等地,这就是著名的东三郡。
刘备为何急于夺取这三个郡呢?其实,这是他夺取汉中的战略延续。东三郡位于汉中郡的东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们不仅是汉中郡的一部分,而且地理上与荆州、益州的联系极为紧密。刘备占领这些地区,目的就是通过完成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把荆州和益州连接起来,进而为日后统一天下铺平道路。
刘备夺得汉中后,他在沔阳称汉中王,并将汉中交给魏延镇守,然后自己率领主力回到了成都,时间是在七月。紧接着,八月,关羽就发动了襄樊之战。
那么,如果刘备当时不从汉中撤军,会发生什么呢?假如刘备留守汉中,曹操就不敢轻易从关中撤兵。当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刘备只要摆出进攻陇右地区的姿态,就能够有效牵制曹军。关中平原是曹魏的命脉,曹操害怕刘备趁机进攻关中,因此,他必须将更多的兵力驻守关中,不敢轻易分兵去援救襄樊。
如果曹操无法增兵,关羽的前线压力自然大大减轻,那么关羽就不会急于从荆州调兵支援。此时,只要荆州拥有足够的兵力,吕蒙和陆逊就不会敢轻举妄动。
如果刘备一直驻守汉中,他不仅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前线战况的变化,还能通过不同的方法为关羽提供支援,增强关羽的信心。关羽在危急时刻求救,但刘封和孟达没有援助他,部分原因是东三郡刚刚获得,局势尚不稳定,另一个原因是东三郡并不直接隶属于关羽。虽然关羽手握假节的权利,但他的求救信还是让刘封和孟达感到两难。
如果刘备仍然在汉中,刘封只需要向他请示,行动速度会比直接前往成都快得多。而且,留守荆州的糜芳和傅士仁若知道刘备仍在汉中指挥,他们是否还会背叛呢?恐怕不会。毕竟,几十年的交情并非轻易可以割舍。
如果局势发展成这样,东吴的局面就会变得复杂。虽然吕蒙急于夺取荆州,但完全撕破脸与蜀汉决裂并不明智,孙权也没有准备好充分的后备力量。这个时期,法正也在刘备身边,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将会防止襄樊之战演变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即使关羽最后仍然失败,或许荆州会丢失,但结局不会那么惨烈,至少关羽的军队不会全军覆没,他自己也不至于落得个被杀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