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把高考类比成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蠢哥还是要替高考说几句话的,至少如今的高考要比科举考试公平太多了,最重要的原因,就出在这皇帝身上,因为有太多因为皇帝个人喜好而更改状元的情况,有时候因为某人字写的好看当上状元,要不因为长得太丑丢了状元,或者是因名字取得好而当上状元,各种奇葩事层出不穷,这次蠢哥要聊的就是一个因为奇葩原因丢了状元之位的人,这人明明考了第一,而司礼太监却说:“他不能当状元。”结果他这第一名直接被换成了第五名,有人肯定要骂这太监坏事了,其实真怪不了太监,只能怪这哥们自己。
那是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又是一年科举,殿试结束之后,就该挑这状元人选了,有一位名为祁顺的秀才,不仅长得不错,文采也是一流,再说说他这名字吧,也颇有几分吉祥的寓意,从各方面来看,他都应该是当年的第一名,他的卷子也被放在了第一位。但是司礼太监却毁了他的状元梦,这太监说:“他不能当状元,这名字犯了御诲。”当时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名字里有个“祁”,祁顺作为一个老百姓,自然是需要避讳的。其实往严重了说,你和皇帝的名字一个读音都不行,更何况根本就是同一个字呢!
大家还真别怪这太监,他完全是秉公办事,考官们听司礼太监这么一分析,也的确有道理,于是便决定让后面的人顶上这第一名,当时的二到四名的名字分别是李永通、郑环、吴英,都显得过于平庸了,第五名叫王一夔,他们觉得这名字好,“夔”与“魁”同音,说他就应该是状元,结果这第五名成了状元,本该是第一名当状元的祁顺就成了第五名。
其实解释这么多,肯定还是有人要说这是这太监多事,这不是封建制度害人吗?那完全是胡搅蛮缠,不明事理的说法。原因很简单。皇家的字辈早就已经昭告天下了,当时明朝皇族辈分“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早已定下,不论当皇帝的是不是朱祁镇,名字里肯定都会有个“祁”字,祁顺作为一个读书人,难道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吗?那他的书恐怕是白读了!你也别说“避讳”这件事不合理,古代皇帝就是绝对的权威,而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又是为皇室服务的,你连游戏规则都不遵守,又怎么谈最终夺魁呢?所以在蠢哥看来,祁顺之所以丢了状元,完全是他自己的错,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