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姜维控制了蜀汉的大部分军队,他应该可以轻易地杀死宦官黄皓。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虽然是蜀国的大将军,但姜维并没有控制蜀汉的大部分军队。
尽管他的手里掌握着蜀汉大量的士兵,但实际上这些士兵的粮草供给还是要依靠朝廷,也就是说这些军队并不属于他个人,虽然名义上由他掌管,但朝廷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微妙的平衡
姜维和黄皓的矛盾由来已久。
手中掌握大量军队的姜维之所以没有动手杀死黄皓,主要原因就在于平衡。
两人之间的微妙平衡,既是当时的君主刘禅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政治平衡,同时也是一种官场上的利益平衡。
姜维清楚地知道,一旦自己动手除去这个最大的敌人,自己就可能成为下一个被除掉的目标。
尽管两人对彼此厌恶已久,但却不会轻易打破这个平衡。
当然,保持这种平衡的姜维也不仅仅只是为了保全自己。
从刘禅的态度上来说,他确实也不具备去杀死黄皓的资格,因为黄皓作为刘禅的贴身宦官,有着煽风点火、肆意除掉敌人的特权。
而且,从刘禅的表现来看,他对于黄皓的信任度还是非常高。
除非姜维想要通过刺杀的手段杀死这个敌人,否则想要刘禅亲自下令处死黄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据记载,姜维曾经向刘禅上表过黄皓的种种罪行,以此来表达自己想要除掉这个宦官的决心。
可惜在听完他细数种种罪行之后,刘禅并没有因此给黄皓定罪,反而是把这位贴身宦官叫到跟前。然后把姜维说的话尽数说给他听,最后让这黄皓给姜维道歉而已。
实际上,刘禅这样的举动不仅没有让两个人的关系有所缓和,反而是让这两个人彻底成为了对方眼中最想除掉的敌人。
姜维只是命令执行者,黄皓有所不同
有人认为刘禅本人是极具才能的,只是为了能够继续坐在这个位子上,才会选择用一种看似愚蠢的方式去维护自身的权力。
刘禅一再地纵容宦官黄皓,就是为了让黄皓和其他不受控制的大臣互相制衡。
事实上,尽管当时汉中地区由姜维控制,但他手中所掌握的将士数量也只有几万而已。
在当时,姜维并没有足够的身家去供养几万人马,他手中的军队都需要朝廷供给基础物资才能够继续生存。
看似手握实权的姜维实际上就是一个命令执行人而已。
而与他站在对立面的黄皓则有所不同。
虽然黄皓是一个宦官,日常的主要生活却是围绕着刘禅工作,这使他却手握实权。甚至在朝廷内部的人事调动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种种迹象表明,黄皓可以随意把自己并不认可的人发配到巴东郡这类环境恶劣的地区。
很多时候,为了保命也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位,大多数的官员都选择投靠黄皓。
而现实就是,凭借着黄皓在刘禅耳边的种种耳语,这些拼命讨好黄皓的官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晋升和嘉奖。
当然,在一些正直的官员心中,这个黄皓就是祸害国家的一颗毒瘤,等待着他的命运就是被彻底“拔除”。
不过,当时,反对北伐的黄皓在人数上却占有绝对优势。而持相反观点的姜维则不同,他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就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反对北伐。
姜维的口碑
蜀国在刘禅登基之后,最需要的是防守和休养生息,尽快地稳固国家内部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任务。
而姜维却不这么认为。
好大喜功的他认为及时地扩大土地范围,才是重中之重,他非常迫切地想要领兵作战,并带领整个蜀国成为三国之中的最强者。
这致使姜维在朝廷中的口碑并不好,他的名声和黄皓的名声一样糟糕。
如果说,黄皓是因为肆意妄为以及宦官这层身份,使得他招致了众多大臣的厌恶,姜维就属于纯粹的性格问题。
姜维在每一次领兵作战获胜之后,都会奢侈一番,导致朝廷很多文官认为他在劳民伤财,而这样的行为对国家的休养生息之策十分不利。
因此,在姜维与黄皓产生矛盾之时,大多数大臣都选择了冷眼旁观。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很多的大臣内心深处最想要的结果,就是让这两个最大的祸患“同归于尽”,可谓一举两得。
结语
虽然性格上并不讨喜,但是姜维并不是一个鲁莽之人。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现况,为了不成为政治牺牲品,尽管他与黄皓之间已经结下了仇怨,但他还是选择躲避,而不是与这位敌人展开正面交锋。
也正是因为这样,姜维才会率领着几万军队去屯田。
实际上,自从诸葛亮去世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同时统领军事和政治两大实权的人物,军队的实际控制权一直掌握在刘禅的手中,而政治方面则委派了另外两位大臣进行管理。
正是因为政治以及军事权力的分散,导致了领兵的姜维不敢轻易与宦官黄皓为敌,从而给后世之人造成了一种姜维害怕黄皓的假象。
两人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并没有谁怕谁,不轻易正面对抗也只是怕出现两败俱伤甚至双双“阵亡”的惨状。